杨绛先生的一日作息(在杨绛先生逝世纪念日)
杨绛先生的一日作息(在杨绛先生逝世纪念日)当知真正的杨绛语录,更有情更有味》《见字如面,不过,你读过的杨绛语录中,到底有多少的的确确出自先生之笔呢?关于杨绛最大的误会,可能恰是她的“语录”:或以她名冠之的一堆心灵鸡汤,或被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名言短句。有的,甚至形成了一种亵渎与冒犯。大抵,稍有涉猎原作的读者,都不会、也不愿相信这些句子是先生写就的。有人说,当我们缅怀杨绛先生时,我们缅怀的其实是逝去的爱情、才华和修养。对待这样一方世间不可多得的精神桃花源,当以礼敬之,以爱呵护之,使其纯正流传之。如此,也算还了先生一个清净。
若是真心
敬重她,喜爱她,缅怀她,
不要再编造、误传她的语录了。
今日是杨绛先生去世6周年纪念日,“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自不必说,大家对先生的推崇度,见其语录的流传度便知晓了。
不过,你读过的杨绛语录中,到底有多少的的确确出自先生之笔呢?
关于杨绛最大的误会,可能恰是她的“语录”:或以她名冠之的一堆心灵鸡汤,或被张冠李戴、移花接木的名言短句。有的,甚至形成了一种亵渎与冒犯。大抵,稍有涉猎原作的读者,都不会、也不愿相信这些句子是先生写就的。
有人说,当我们缅怀杨绛先生时,我们缅怀的其实是逝去的爱情、才华和修养。对待这样一方世间不可多得的精神桃花源,当以礼敬之,以爱呵护之,使其纯正流传之。如此,也算还了先生一个清净。
《见字如面,
当知真正的杨绛语录,更有情更有味》
01
谈“围城”
《围城》是钱锺书所作,可这段经典的“围城论”确是出自杨绛之笔:
诗人辛笛说钱锺书有“誉妻癖”,锺书的确欣赏我,不论是生活操劳或是翻译写作,对我的鼓励很大,也是爱情的基础。同样,我对钱锺书的作品也很关心、熟悉,一九八九年黄蜀芹要把他的《围城》搬上银幕,来我家讨论如何突出主题,我觉得应表达《围城》的主要内涵,立即写了两句话给她,那就是: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
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意思是“围城”的含义,不仅指方鸿渐的婚姻,更泛指人性中某些可悲的因素,就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钱锺书很赞同我的概括和解析,觉得这个关键词“实获我心”。
02
谈“婚恋”
网上流传的各种版本的爱情见解,快把先生打造成一位“情感开解大师”了,实际上,哪有那么多“漂亮话”。
在记者代大家问,“您可有什么良言给备受困扰的现代婚姻”时,杨绛只是谦逊而真挚地言说,“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
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
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03
谈“告别”
下面这首小诗流传甚广,是英国诗人兰多(也称“兰德”)的《生与死》,为杨绛所翻译、引用,而并非她所作。与世无争,潜心向学,不问名利,淡然处之,正是先生所欣赏的。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04
谈“世态人情”
没有什么“看开—放下”之语,不曾教你如何曲意逢迎,比起消极避退抑或积极卷入,杨绛更像一个人世间的旁观者,她说,“真正的人情一定要在实际生活里才体察得到。一切学问都如此。”世态人情,要品,要读,要看。
我们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锺书曾说:“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他是引用桐城先辈语“子弟二十不狂没出息,三十犹狂没出息”;也是“夫子自道”。
胜利后我们接触到各式各等的人。每次宴会归来,我们总有许多讲究,种种探索。我们把所见所闻,剖析琢磨,“读通”许多人、许多事,长了不少学问。
世态人情,比明月清风更饶有滋味;可作书读,可当戏看。书上的描摹,戏里的扮演,即使栩栩如生,究竟只是文艺作品;人情世态,都是天真自然的流露,往往超出情理之外,新奇得令人震惊,令人骇怪,给人以更深刻的效益,更奇妙的娱乐。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
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05
谈“容忍与自由”
轻浮的伪名言反倒伤了她的广沛与气度,她给的感悟是百年人世里淘洗来的,苦难长夜中淬炼出的:
细细想来,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绝不还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
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辩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06
谈“快乐”
与离、别、生、死逐一照面,快乐之于杨绛,是小而确幸的“我们仨”,也是曾经拥有的“我们仨”。这快乐,拆穿童话,或许比你想象的更为忧伤;直指生活,可能比你理解的还要厚重。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07
谈“修身”
先生没说过“你要悄悄努力,吞下委屈,喂大格局,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她倒说过,人生实苦。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人皆可以为尧舜,也可以成为恶劣的刁徒或卑鄙的小人。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08
谈“百岁感言”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和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这段“杨绛百岁感言”,恐怕是散布最甚的伪作,早在杨绛生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曾辟谣。快十年了,依旧被误传着。关于人生的“终曲”,百岁杨绛如是说: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边缘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过好每一天,准备回家。
【写 在 最 后】
她是先生,
身上有着一代学人的风骨与清雅;
她是典范,
身前走过的路,
昭示一位女性所能到达的诗与远方;
她是良药,
身后辟出一方心灵桃花源供我们栖息。
当伪名言被肆意转发时,
请容我们说一声:
缅怀杨绛,手下留情。
敬重她,喜爱她,缅怀她,
不妨亲自去读杨绛的作品集,
那里才有纯正的“杨绛”,一手的“杨绛”,
还有,你自个儿寻觅来的独一无二的“杨绛”。
杨绛照片丨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内容丨央视新闻摘编自杨绛作品集
商务印书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配图丨视觉中国
留言分享你最喜欢的杨绛语录
别怕!大胆写!一起来“排毒打假”
监制丨徐冰
编辑丨王若璐 校对丨高少卓
扫描下图二维码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