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冲含冤的白虎堂)
(林冲含冤的白虎堂)高俅一见林冲,便假意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白虎堂”的禁忌,高俅比谁都清楚,因此他陷害林冲才会如此驾轻就熟。当事人林冲,一个芝麻大小的禁军教头,并没有随意出入“白虎堂”的资格,所以,他才会对“白虎堂”知之甚少。在林冲眼里,白虎堂“一周遭都是绿栏杆”,除此之外,“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栏杆加匾额,是古代大堂的标配,此刻却显得格外肃穆、神秘。林冲见了额上四字,才猛然想起:“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可见,白虎堂是商议国家军务军情的重要场所,相当于会议室,旁人不得擅入。
林冲误入白虎堂,是《水浒传》中家喻户晓的经典情节,它将大反派高俅的奸诈嘴脸展现得淋漓尽致。
高俅为搭救害了相思病的高衙内,精心设下毒计,诱骗林冲手持利刃误闯“白虎堂”。老奸巨猾的高俅以此为由,欲置林冲于死地。这个故事精彩生动,广为流传,以至于“误入白虎堂”成为了不白之冤的代名词。
此节中,“白虎堂”作为高俅陷害林冲的主阵地,始终弥漫着一股神秘莫测的气息。那么,“白虎堂”到底是个什么场所?闲人免入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对于“白虎堂”,《水浒传》并未进行过多的正面描写,我们只能从林冲、高俅、滕府尹等人的只言片语中,去一窥全貌。
当事人林冲,一个芝麻大小的禁军教头,并没有随意出入“白虎堂”的资格,所以,他才会对“白虎堂”知之甚少。
在林冲眼里,白虎堂“一周遭都是绿栏杆”,除此之外,“檐前额上有四个青字,写道:‘白虎节堂‘’”。栏杆加匾额,是古代大堂的标配,此刻却显得格外肃穆、神秘。
林冲见了额上四字,才猛然想起:“这节堂是商议军机大事处,如何敢无故辄入?”可见,白虎堂是商议国家军务军情的重要场所,相当于会议室,旁人不得擅入。
“白虎堂”的禁忌,高俅比谁都清楚,因此他陷害林冲才会如此驾轻就熟。
高俅一见林冲,便假意喝道:“林冲,你又无呼唤,安敢辄入白虎节堂?”
作为一处军事禁地,“白虎堂”禁止闲杂人等入内。然而在高俅眼里,它终究还是一个陷害忠良的道具。
那么,擅闯“白虎堂”将受到怎样的法律制裁?开封府滕府尹给出了答案:“手执利刃,故入节堂,这是该死的罪犯。”此时的林冲,已经深陷白虎堂的漩涡,百口莫辩了。
“白虎堂”,正如一张血盆大口,随时准备吞噬已为鱼肉的林冲。
然而,水浒中绝非只有一个“白虎堂”。它的出现,始终伴随着阴谋诡计。
在水浒原著第75回中,朝廷第一次招安梁山失败,太师蔡京“叫请童枢密、高、杨二太尉,都来相府,商议军情重事,无片时,都请到太师府白虎堂内”。
太师府的“白虎堂”,也是一处商议军情重事的要地,性质和高俅府中无异。让梁山最终走向灭亡的“以匪制匪”之计,正是出于白虎堂内四贼的密谋。
那么,高俅府中和蔡京府中,为何都会出现“白虎堂”这一特殊场所呢?
这还得从古代高官开府说起。
开府,是指古代高官在家中建立办公体系的一种行政行为,开府官员可以自行选拔幕僚。一般情况下,只有三公才有开府资格。因此,开府不仅代表一种办公形式,更是一种荣誉象征。
太师蔡京和太尉高俅,都达到了开府的级别。高俅的殿帅府,既是全国禁军的最高司令部,又是高俅的家宅。蔡京的太师府,也是行政院和家宅的混搭。他们不必像现代人一样,大清早赶去单位钉钉打卡、刷脸签到,因为他们的家就是办公室。
高俅府中的“白虎堂”,就等同于禁军司令部里的作战室或会议室。因为存在大量军事机密,平常闲人禁止入内。而林冲居然执刀擅闯,自然是死罪一条了。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怀疑的是,既然“白虎堂”是如此重要的军机要地,史书中不可能没有记载。但小编查阅了相关史料,却并未发现关于它的只言片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国家层面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白虎堂”,它只不过是蔡京、高俅之徒借着开府的幌子,在家中私设的一种秘密会议室。或者从小说的本质上看,“白虎堂”是作者为增加作品精彩程度而进行的一种文学虚构,是一种杜撰想象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