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石让与宫崎骏音乐会乐器(宫崎骏御用配乐大师)
久石让与宫崎骏音乐会乐器(宫崎骏御用配乐大师)他五岁时开始接触小提琴,随着音乐生涯的稳步上升,他迷上了大受欢迎的日本电子合成乐团——黄色魔术交响乐团(Yellow Magic Orchestra),作曲家阪本龙一为该乐团的成员之一。久石让,本名“藤泽守”,出世于日本长野县。在久石让到访意大利期间,他受到了通常只有摇滚巨星才能享受的礼遇。对于这位音乐创作职业生涯已逾30年的大师而言,他认为自己的音乐得以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应归因于音乐与电影这两种语言超越了文化界限。“这很少见,”他一边说,一边端详着乌迪内斯铺满鹅卵石的街道。不过,不管你去往世界的任意角落,人们都会分享音乐与电影,并将二者联系起来。 “
“音乐与电影之间存在一种共通性,这种共通性只在这二者之间存在”,久石让如是说。
这位64岁的日本音乐大师在意大利北部小城乌迪内斯座无虚席的新剧院里的表演已然结束,他指挥斯洛维尼亚国家广播交响乐团的80多名成员共同演奏。
在表演自己制作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电影精选配乐曲目时,他也会时不时地用钢琴为乐团伴奏,其中包括奥斯卡金像奖获奖作品「千与千寻」。
久石让的音乐在全球众多国家深入人心,而对于意大利,此般的待遇是少有的:这是久石让首次在意大利举办音乐会,同时也是乌迪内斯远东电影节上难得的开幕方式,之前的电影节开幕式均放映了最受欧洲观众欢迎的优秀影片。
在久石让到访意大利期间,他受到了通常只有摇滚巨星才能享受的礼遇。
对于这位音乐创作职业生涯已逾30年的大师而言,他认为自己的音乐得以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应归因于音乐与电影这两种语言超越了文化界限。
“这很少见,”他一边说,一边端详着乌迪内斯铺满鹅卵石的街道。不过,不管你去往世界的任意角落,人们都会分享音乐与电影,并将二者联系起来。 “
久石让,本名“藤泽守”,出世于日本长野县。
他五岁时开始接触小提琴,随着音乐生涯的稳步上升,他迷上了大受欢迎的日本电子合成乐团——黄色魔术交响乐团(Yellow Magic Orchestra),作曲家阪本龙一为该乐团的成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久石让形成了极简主义抽象派艺术风格,间杂试验音乐。
被友人引荐给吉卜力工作室的宫崎骏时,久石让的曲风已扩展至管弦乐。
彼时,宫崎骏正在为电影「风之谷」( Nausicaä of the Valley of the Wind )寻找配乐师。
久石让发现宫崎骏构造的奇幻世界与自己空灵的曲风完美契合,堪称黄金搭档。
自1984年起,久石让参与制作了宫崎骏导演的每一部影片,直到宫崎骏73岁时宣布退出动画事业。
其中部分影片更是成为历来最受欢迎的动画电影,它们包括:「龙猫」、「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移动城堡」、「悬崖上的波儿」以及「起风了」。
对于两人共同构建的世界,久石让表示他们常常就如何表现飞行的感觉进行讨论。
显然,飞行是宫崎骏作品的共性。
“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飞行的场景,而飞行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久石让说道。
“所以,抱着这样的希望,我尝试贴近这些场景的内涵。音乐较为舒缓,通过音乐,观众可以感受到画面之间的所要表达的东西。”
久石让表示,宫崎骏的退休为自己生命中的一个篇章画下了句点。
不过,他已经从每一位合作过的导演身上学到了重要的经验,他们包括:北野武(花火)、姜文(太阳照常升起)。
还有久石让自己导演的「四重奏」,讲述了一群年轻音乐家奋力图存的故事。
“这些经历使我了解到做导演并非易事。现在,我不仅仅会从音乐的角度去观看一部电影,也会从导演的角度去审视一部影片。我不想与只重视配乐音效的导演合作。我希望我的合作方是能够充分尊重音乐价值的人。”
据久石让介绍,他与电影人的合作始于剧本朗读。
“我需要对剧本内容与情节有十分清晰的了解,”他说道。
“后来,我与导演碰面,了解了他的想法、了解他想要在哪些场景中加入情绪。接下来,我想看看角色是如何走位。我需要考虑音乐节拍,例如有人进入房间,慢慢坐下,或是有人急急忙忙地进入房间,匆忙坐下。这就是音乐节拍制作中与场景的配合。”
谈到录制电影原声时,久石让称当一首新乐曲诞生时,自己会一直待在录音室。
这就好比他喜欢在音乐会举办前夕亲自参与交响乐准备的每一个环节:驱车前往意大利举办音乐会之前,他一直待在斯洛维尼亚。
“我向来亲自参与这些事情,因为我想向管弦乐队解释音乐的微妙之处。所以我会亲临现场。我想让大家理解他们必须完成的任务以及他们需要演奏的曲目。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他承认:“事实上,我并不喜欢演奏钢琴,也不喜欢指挥管弦乐队。总会有精力的调整,并不平衡。这是一个人与80个人的对阵。”
之前,久石让就已抵达欧洲,花了两天时间与从未合作过的管弦乐团进行排练,之后便用完美无暇的演奏陪伴观众度过了一个夜晚。
演奏曲目既有著名影片的电影配乐,也有作曲家本人的精选独奏曲目。影片「礼仪师之奏鸣曲」讲述了一位失败大提琴手的生平,是乌迪内影展的一大亮点。
影片的配乐亦为本次表演的曲目之一。 “在台上,我会全神贯注,”他说道。
“我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不会想,只有音乐。当乐声结束时,我才会觉得放松。”
音乐会结束的第二天,接受媒体采访的久石让看上去的确放松了不少。
对于一位如此多产的艺术家而言,乐曲的创作过程极其痛苦。此语一出,大家都大吃一 惊。
“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谱曲,因为有的时候,头脑空空如也,毫无思绪。创作过程极为艰辛。有时得不到任何结果,但我不得不上床睡觉,然后我会感到有什么东西正在头脑中孕育。所以最终,一支曲子或许就这样诞生,但是过程往往也是最痛苦的。”
技术革新使得每一台笔记本电脑都变成了潜在的音乐工作室。尽管这位作曲家已经适应了这样的技术手段,但是传统的创作手法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抛弃。
“创作的初始阶段总是一样的——用钢琴谱曲,”他说道。
“我使用技术手段,但不会产生依赖。我认为技术可以用在创作过程中,但不会全程使用。”
在乌迪内斯,电影节组委会向久石让颁发终生成就奖杯,以表彰他对亚洲电影音乐的贡献。
久石让表示他几乎从未考虑过自己的音乐作品在历史上将得到怎样的评价。他关注的是眼下。
“我觉得这个奖项是我个人和我作品的双重奖赏。此外,我别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