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穿越记(三尖重装穿越简记)
三重穿越记(三尖重装穿越简记)沿公路旁的山路往上便算是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行程,抵达太子尖只需要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这几十分钟已经让很多人感受到了足够的刺激。在云雾缭绕的青山中不断向上爬升,脚踩碎石软泥,大口呼吸,虽谈不上“身在地狱,眼在天堂”的程度,但也差不多能够初觉意境了。 环山公路旁的远山云海。 云海之上的太子尖,孤零零的玛尼堆。 三尖有许多起点和终点,我们本次的起点为太子尖山脚下的环山公路,终点为浮桥村,全程不超过25公里,一共需经过大大小小10来个山头,线路主要在山脊上行走,路况大致为碎石路、普通山路、烂泥路、岩石路、草地和台阶路,虽然离有蚂蟥威胁的清凉峰很近,但是此处并没有蚂蟥的痕迹,线路危险系数较低,途中有几处较长的爬坡和陡下坡,总体海拔爬升并不算大,所经过的最高点为离百丈岭营地仅有40-50分钟路程的“大牛粪”(海拔1598米),山脊上视野开阔,天气好时能看到大片的云海和晚上灿烂的星空银河。 清晨6点半从银
这是个人写的第二篇游记,也是我的第二次重装线路(上一次是这个月初的清凉峰)。本来直至第一天行程结束扎营都以为此次行程无甚内容可写,但是第二天上午小半天行程中的小插曲让我有了些许思绪,于是这篇游记便孕育而生了。
(注:文中的部分图片来源于同队小伙伴的拍摄)
三尖的云海。
三尖位于浙江省临安市西部,它的名字是户外界对这条线路上所经过的三个标志性地点的一个简称,即太子尖(海拔1558米)、百丈岭(海拔1334米)、童公尖(海拔1558米),在户外界被誉为“华东第三虐”(另外两条分别为第一虐的“千八”,第二虐的“七尖”,当然户外界对此排名有许多争议,例如有人说“华东K2”强度和千八相当,甚至比千八更虐,此文就不做讨论了)。
云海之上的太子尖,孤零零的玛尼堆。
三尖有许多起点和终点,我们本次的起点为太子尖山脚下的环山公路,终点为浮桥村,全程不超过25公里,一共需经过大大小小10来个山头,线路主要在山脊上行走,路况大致为碎石路、普通山路、烂泥路、岩石路、草地和台阶路,虽然离有蚂蟥威胁的清凉峰很近,但是此处并没有蚂蟥的痕迹,线路危险系数较低,途中有几处较长的爬坡和陡下坡,总体海拔爬升并不算大,所经过的最高点为离百丈岭营地仅有40-50分钟路程的“大牛粪”(海拔1598米),山脊上视野开阔,天气好时能看到大片的云海和晚上灿烂的星空银河。
清晨6点半从银龙坞出发,乘车只需40分钟左右便能抵达徒步的起点太子尖脚下。蜿蜒的环山公路连绵不断,颇有些318国道天路十八弯的风味,线路还没有开始,窗外的壮观景象已经让人大呼神奇,甚至恨不得立马跳下车去看个过瘾拍个痛快。
环山公路旁的远山云海。
沿公路旁的山路往上便算是正式开始了我们的行程,抵达太子尖只需要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这几十分钟已经让很多人感受到了足够的刺激。在云雾缭绕的青山中不断向上爬升,脚踩碎石软泥,大口呼吸,虽谈不上“身在地狱,眼在天堂”的程度,但也差不多能够初觉意境了。
太子尖前的碎石坡路。
不知不觉中已经身处云海之上了。
太子尖登顶,标志性造型就是驴名“远山”的意义。
太子尖遇到了一队路过的村民,背着大口袋,问后得知是去山里采猕猴桃的,而后不久在一处倒下的天线塔前,杂草丛生的小山丘掩盖了以往的足迹,领队北堂在此带错了路。
问过村民后深信不疑的俩妹子机智地站在正确道路的方向上观望着北堂盯着GPS找路。
而后从新回到主路上开始清晨的山脊行走,清风、朝阳、云雾、绿草,甚至连你我都成为美景的一部分。
穿过山丘后从新变得清晰起来的一段主路。
上马啸岭,矮竹海前正在带头巾的小伙伴赤道。
从这里开始线路上长满了半人到一人高的各种草本植物,即使是将登山杖挡在面前拨开枝叶也只能勉强看到下一脚落脚的地面。
因为昨天刚下过雨,空气土壤潮湿,太阳一升起植物茎叶上便凝结满了冰凉的露水,此刻爬山线路正式宣告转换为溯溪线路。
一段距离之后走在最前面的北堂已经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凉,见我们节奏较快按耐不住,果断不再压我们速度放任我们前去探路(此刻他的内心肯定乐开了花)。不过十来分钟,我的裤腿已经全部湿透,上身好在有皮肤衣挡着,不然凉风一吹可能感冒就是分分钟的事(后来听说好像有人甚至连内裤都湿透了)。
一段平缓的山脊路之后便是几段小爬升,经过马尾松林的时候忘了带帽子的我感受到了来自针叶植物的满满恶意,一路的蜘蛛网一不留神就会糊满一脸,我边走边挠头发,生怕有八只脚的小可爱在我头顶搭了窝。直到下午才想起衣服带有帽子,不过因为没有帽檐,回来之后额头似乎有些轻微晒伤(健忘的我打包时并没有把帽子放进包里,结果第二天出门就给忘了)。
小伙伴在草丛里找到的野山楂,粉色的比枣红色的更甜。
小山坡上的枯木林,不知是人为、病害、还是雷劈。
枯木林之后花石冈(海拔1485米)小憩等后队。
不知不觉已经临近中午,在下马啸岭的小河边吃午饭、唠嗑、打盹、顺便揪掉搭便车的鼻涕虫(我真没有要嘲讽某人的意思)。压队小帅从此处开始渐渐了无音讯,从此成为三尖小强分队的精神领袖(印象中直到我们再次出发他才出现,这也是我直到晚上吃饭前最后一次近距离见到他)。
午饭的小河往前便是三尖的绝望坡,50到70度左右的陡坡,正常25-40分钟能够爬完,这段路让重装的小伙伴们都吃到了苦头(我的背包只有26斤重,心疼那两位背了50斤重的小伙伴5秒钟)。
绝望破登顶,调整呼吸,放松心灵。
山对面的梯田,似乎已经荒废大半。
避风岭垭口,风吹草浪中小憩,与后队的小帅约拉越远,队伍的整体速度已经完全控制不住了。
后面的山路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以至于我相册里的照片直接过渡到了百丈岭营地。快到百丈岭时北堂在路边停了下来等后队,让我们独自前去与营地老板老盛“打招呼”。
顺利抵达百丈岭营地,忽悠悠的风车跟旁边的破木房子格格不入。
正在厨房门口淘米的老盛,说话有很重的口音,以至于“打招呼”了半天互相也没太听懂对方的意思。
傍晚太阳下山后天还没黑,躺在15度温标的棉睡袋中就已经感觉到了丝丝凉意,于是又找老盛租了个睡袋(因为山里潮湿,简陋的木屋不防潮,租来的睡袋有一股霉味)盖在自己的睡袋上面以免到了凌晨温度最低的时候被冻醒。
夕阳西下的百丈岭,小伙伴们陆续抵达。
吃饭就在铁架床房间里,风一样的二爷已经早早地就坐好了准备开饭,他的发型非常犀利,额头两侧剃出的几道白杠显得格外硬朗。(因为没带现金,特意找二爷借了100块买汽水喝,无奈于山里的信号如风一般任性,无服务、1G、2G、3G、4G不断变换,花了好久才通过微信把钱还给他)
领队这边的住宿环境就比较尴尬了,至少能睡8个人的大通铺(据说晚上小帅跟某个汉子相依而睡,画面感喜人)。
站立的卷发为自虐哥,背了个85L的大背包,大约有50斤重,手里还提着装着水果的便利袋(满满野餐郊游的即视感),他的包里塞满了吸不出水的水袋、两斤重的雨衣、全套的急救箱、快4斤重的睡袋(按照常见的黑冰B1000总重1350g来看,这起码得是个温标零下20多度的大家伙)、多功能军dao、罐装啤酒、速食鸡腿、午餐肉等一切你能想到和腐败有关的东西(三盒自虐米饭在路上就已经被遗弃,很浪费啊喂!嗯……我的意思是说,这很不环保啊喂!)。
晚饭的菜式简单但是味道很对我胃口,里面放了有辣味的辣椒。鸡肉惨遭人们的嫌弃,鸡汤几乎是一上桌就被一扫而空,还好鸡汤加量不加价,老盛再给满上。
吃过饭后出来时天已经全黑,这时对面山上传来手电和头灯的灯光,这是另一队人马,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走了夜路。
手机没有信号,只好和隔壁帐的小伙伴聊天聊到睡着。(迷糊间帐篷外面有个妹子一直在“信号区”打电话,寒风中毅力惊人)
早晨醒来,帐篷上结满了水珠,一只蚊子趴在上面,隔着外帐我已经感受到了清晨的那股寒意。
百丈岭营地的日出。
洗漱完毕后的早餐是挂面,里面有西葫芦和一丢丢肉丝,十块一个人管饱,能吃的小伙伴使劲填塞着准备开始对付最后半天的爬升路段。
端着泡面辗转于两间屋子拼命拉仇恨的某妹纸。
营地后方的小树林就是上山起点,此处队伍兵分两路,负伤的、走不动的休息休息后跟着老盛下撤,而其他的人则即刻起包出发。
老盛的家在山下的小镇里,他和妻子只在有队伍走三尖的时候才会上山。他在山下的家里养了些小猫小狗,我们吃过饭后他则默默地用塑料袋将骨头装起来带回去。山下午餐过后大家各自闲聊,我帮老盛收集桌子上的鱼骨,其间他指着桌子底下说:“那里有一个宝贝”,他的眼睛笑得咪成了一条缝,那是一个掉在地上的小鱼脑袋。我常常被这样不经意的小事所打动,但正是因为这些人看淡了人生,满足于生活中的点点小事,所以才能随处充满欢乐。
话题回到主线上来,身体在没有进入状态便开始爬升有些累人,中间有至少三处松林平地可以小憩调整呼吸。几十分钟后便能抵达山顶的开阔平地,此处便是三尖的最高点,海拔1598米的“大牛粪”,之所以这个地方叫大牛粪,是因为村民们喜欢把牛放到这里来吃草,运气好还能踩到新鲜的清新“绿意”。
大牛粪上悠闲的牛群。
一只惨遭围堵的白牛,跟无数小伙伴合照,能凹出各种造型。(拍照的时候不断地想闻我的背包,估计是“原谅色”的防雨罩充满了食欲?)
以下图片可能引起部分人的不适,放大请谨慎。
初生的小牛犊刚刚能够站立,站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喝奶,而母牛则一边吞食着自己的胎盘,一边警惕地盯着靠近的人群。
大牛粪过后就是一段较为平缓的下坡路,路面为草地,松软好走也不容易滑倒,而就在这里,我们发现的远处奇特的云层。
呈现出光环状的云层和远处连绵的山脉。
再经过一段小爬升便能到达第三尖:童公尖,仅仅只是松树林上的一个小平地,中间立着一个小石碑,完全无风景可言。
童公尖过后就是长长的下坡路,大约需要走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坡度很大而且泥路部分很滑,稍不注意就会滑倒,有的小伙伴甚至用上了链式冰爪,队伍在这里再一次被拉开了。(此段路程登山杖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它能保障你在不会摔倒的同时还能保护你的膝盖。据研究表明如果登山杖使用正确,下山时至少能减轻22%施加于腿部和膝盖等肌肉关节的力量。)
林间的下坡路,枯叶林算是最好走的部分。
走出树林视野渐渐变得开阔,半坡上出现的大片山核桃树表明我们离村庄已经不远了。
果不其然,没多久就出现了石板台阶路。
沿着台阶路下到山谷,台阶路开始变成了水泥路。左边是小河,右边是颜色分明的作物。
下到浮桥村向村民买他们自己家种的西瓜,本来跟女主人说好一块一斤,结果男主人从西瓜田摘完西瓜回来后便转口要三块钱一斤,双方交涉失败,最终放弃了吃西瓜庆祝一下的计划。
在村子里找了个晒山核桃的院子坐下等后队汇合,碰巧遇到了准备上山踩点的地质队队员。攀谈一会后他们便拿出等高线地形图寻找我们经过的山头,可是找了半天完全没有找到,估计是不在他们这次携带的两块地图范围内。
等了一个小时后队还没来,大家睡觉的睡觉,玩手机的玩手机,发呆的发呆,刷的鞋和洗的衣服都晒干了。
又等了快半小时,后队还没来,北堂让我们先走去马路上找接我们的大巴车,可是我们迷糊着走错了路,虽然在一位老太太的指引下走到了马路上,却找不到大巴,于是又走了一段路才最终与电站前大巴里的后队汇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只和腐败两个字有关,我就不再赘述了,此行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