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当妈之前吃什么好(35岁后我最大的收获)

当妈之前吃什么好(35岁后我最大的收获)我会时不时问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试一试?”以前我也有过一些时刻,很想做的事最后放弃了。但放弃之后,心理上并不会轻松很多。今天借两位妈妈的具体困扰谈一谈我的观点,有些话可能有点直接,但或许能帮助解决问题。糕妈说: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人生哲学是“生命在于折腾”。如果这件事放到我自己身上,肯定会选择去拼一拼的。

当妈之前吃什么好(35岁后我最大的收获)(1)

最近不少妈妈都在留言里谈到自己的困扰,说人到中年,事业不上不下,社交越来越少。

作为 36 岁二胎妈,太能感同身受了。老妈子的时间和精力,真是每天都靠挤的。

但对于这些烦恼,是不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呢?

我觉得不是。

今天借两位妈妈的具体困扰谈一谈我的观点,有些话可能有点直接,但或许能帮助解决问题。

当妈之前吃什么好(35岁后我最大的收获)(2)

当妈之前吃什么好(35岁后我最大的收获)(3)

糕妈说: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人生哲学是“生命在于折腾”。如果这件事放到我自己身上,肯定会选择去拼一拼的。

以前我也有过一些时刻,很想做的事最后放弃了。但放弃之后,心理上并不会轻松很多。

我会时不时问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试一试?”

后来我发现,是我们中年人给自己的心理包袱太重,担心一把年纪不成功有点丢脸。

转念想想,路还长着呢!

就算 50 岁人生也才过半啊,我们这代人,想退休没那么容易。

退一万步,就算不成功又能怎么样呢?不试,倒是失去了很多可能。

再回头看看你的实际情况,要拼也确实有难度。

两个孩子归你一个人管,长辈和老公没法帮忙。考博和写论文,考验记忆力,记忆力不行就得靠时间和精力来硬耗。

但恰恰你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和精力。

实际一点的建议,是找个钟点工阿姨,把琐碎家务承担掉。然后见缝插针,高效利用零碎时间来学习。

其实妈妈们未必要把所有时间都花在陪伴孩子上,适当从家务中解脱出来还是很需要的。

不过,也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么需要付出一些代价。

比如要支付阿姨的工资、阿姨也不一定合你的心意、还要求你非常自律、适应新的生活节奏……

把这些都权衡一遍,如果你的“野心”还依旧在,那我支持你。

如果以上的建议你都觉得不太妥,维持现状也是 ok 的。不如就放平心态,着眼于自身,接纳当下。

中年人生嘛,每个选择都是取舍的过程。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你心里的小火苗很可贵。也许不要急着掐灭它,先解除焦虑,才能听到内心真实的声音。

当妈之前吃什么好(35岁后我最大的收获)(4)

当妈之前吃什么好(35岁后我最大的收获)(5)

糕妈说:

这个问题,不少妈妈都在留言中提到过,尤其是二胎和全职的妈妈。

为了养育孩子,长时间跟社会脱节,再想回归,发现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试图做一些努力,比如找以前的朋友,又发现生活方式不同,彼此都不适应。

但,没有了社交,真的是孩子的原因吗?也许不全是。

你说自己本身性格就比较内向。能坚持 10 年不社交,会不会,你本身也没那么喜欢社交?

你问这样的心理是不是叫“社恐”。其实没有人这么评判你,是你给自己贴的标签。

社恐它在我看来,既不是贬义词,也不是性格缺陷,只是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和用来推辞社交的借口)。

先解除掉这个误解吧,真的不想社交,就坦然一点,像你老公他就很自在。

如果想试着走出去,也有不少马上就可以采取的行动:

比如帮老师做一些家校互通的工作;

加一些妈妈群,约着一起遛娃;

发展业余爱好,结识投缘的新朋友;

去做一些擅长的全职或兼职工作,结识同事;

……

这些事情,可以带孩子一起去做,也可以不带。

我身边很多朋友就经常“以交流育儿心得”为名,撇开孩子聚一起。

老公不是很宅吗?把娃丢家让他照顾一下,不仅安全,还给了他跟孩子增进感情的机会。

(真没必要拉老公一起,那是你的需求,不是他的,硬逼和争吵反而消耗感情。)

你看,改变的方式有很多,就看你有多“想要”了。说到底,阻碍你行动的不是老公和孩子,是你敢不敢离开自己的“舒适区”。

当妈之前吃什么好(35岁后我最大的收获)(6)

最后,分享我常读的书《被讨厌的勇气》中的一段话,也是我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非常大的感触:

当妈之前吃什么好(35岁后我最大的收获)(7)

很现实、很直白、很扎心。

这就是阿德勒的“勇气心理学”——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够“幸福”,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只不过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