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复再相恋(再难还好有爱)
难复再相恋(再难还好有爱)一般孩子能享受到的天伦之乐,对于小静,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非但如此,稍不如意,父亲就拳脚相加、恶语相向。1982年,小静不幸出生在东北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因为是女孩,她遭到了爸爸和爷爷的嫌弃和厌憎,甚至把家族的没落都归罪于她的出生。他们的追求与梦想、背负的伤痛和压力、对生命和成长的思考……,这一切,都值得被看到、被理解、被鼓励。 父母都爱孩子吗?“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这个人人都以为的天经地义,在小静身上完全被颠覆了。
亦舒曾在《生活志》中写到:“做成年人,压力长年累月存在…英雄好汉有时都会跪地求饶,叹声生活逼人。”
生活不易,优秀、优越如师太,有时也难免发出如此喟叹,何况普通人?
芸芸众生中,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命运对他们的暴击似乎更猛烈一些,他们挣扎着、也煎熬着,最终把自己从现实的泥沼中拔了出来。
这群年轻人,就是纪实文学《依然热爱生活》中的主角。作为B站上广受好评的节目--《凉子访谈录》的文字再现,这本书质朴地记录了20位普通却又独特的生命个体。
他们的追求与梦想、背负的伤痛和压力、对生命和成长的思考……,这一切,都值得被看到、被理解、被鼓励。
父母都爱孩子吗?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这个人人都以为的天经地义,在小静身上完全被颠覆了。
1982年,小静不幸出生在东北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因为是女孩,她遭到了爸爸和爷爷的嫌弃和厌憎,甚至把家族的没落都归罪于她的出生。
一般孩子能享受到的天伦之乐,对于小静,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非但如此,稍不如意,父亲就拳脚相加、恶语相向。
母亲是指望不上的,她在父亲面前就是一个百依百顺、任其摆布的仆人,她从不为自己抗争,当然也从不会保护小静。
没有父母可以依傍,小静在学校也只会用忍气吞声应对同学的欺凌。她只盼着自己快点长大。2003年,好不容易,小静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终于在经济上和这个家庭剥离了。
22岁生日那天,面对一点小事就对她大发雷霆的父亲,小静第一次和他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这次小静没有妥协,她搬出了从未给过她温暖的家,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之后,虽然逃离了那个家,但小静还和那个家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通过爷爷的瘫痪,她更看清了父亲的虚伪、自私与无情。
小静的故事,隔着文字都让人心疼。值得庆幸的是,遇到这样不配为人父母的父母,小静还是守护住了心里那点对生活的热爱:年近四十,她选择了原谅,余生要用来好好爱自己。
小静的前半生无疑是令人悲哀的,但她无疑也是宽容大度的,没有被怨恨吞噬的心灵,必将容纳更多的美好和希望。
趟过那条最暗的河
2001年,随着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播出,触目惊心的家暴第一次以电视剧的方式,从婚姻生活的黑暗角落里走到了大众面前。
家暴男安嘉和的扮演者冯远征,因为演技太好,很多年后都还遭到观众的唾骂。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至今回忆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令人心痛的是,家暴并没有因为一部影视作品的曝光就销声匿迹,它的存在,成了那些受害者婚姻生活中的梦魇,比如这本书中的她。
21岁时,她和丈夫初到深圳,那时他们还有爱情,虽然租住在一间农房里,但对未来,还是充满了期许。
27岁时,她生了女儿,日子并没有太大的起色:一家人住在没有窗户、没有厨房、只有30平米的出租屋里。这些她都能忍受,她拼命工作,只为补贴家用、赡养父母。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她与婆婆的一次冲突,竟成了丈夫大打出手的借口:因为她生的是女儿,一直心怀不满的丈夫露出了她从没见过的狰狞面目。
他虐暴她的过程,整整持续了2个多小时,为了不吓到女儿,她一直默默忍受着,书里的描述看得让人愤怒、胆寒。
事后,她整整一个星期吃不了饭,她彻底绝望也彻底清醒了。没多久她辞了职,揣着三万块、抱着女儿离开了这个地狱一般的家,去了武汉。
在武汉,为了赚钱,她摆过地摊、录过短视频;女儿生过病、受过伤,日子过得很不容易。然而,就算疫情期间最难的时候,只要能和女儿在一起,她就觉得是那样幸福、安宁。
她曾经想过自杀,是女儿给了她活下来的勇气和动力;她的坚强,为女儿撑起了一片爱的天堂。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没有屈服于它,它就会屈服于你。
他和他的选择
在《围城》里,结了婚的方鸿渐渐渐发现:原来可以分庭抗礼的好朋友赵辛楣,自己如今要开始仰攀了。不是赵辛楣看不上他,而是方鸿渐自觉不如人了。
朋友就是这样,如果不能齐头并进,再好的关系慢慢也就走散了,就好像《依然热爱生活》中,大龙和照二的友谊。
大三以前,大龙和照二是最好的寝室密友,两人身高、体重都差不多,是一起混日子的好搭档:他们睡懒觉、吃饭、抽烟、翘课、谈恋爱…,都拥有同一个梦想:成为一名老师。
大二结束,照二去当了消防兵,大龙继续完成学业,两个好得像双胞胎一样的兄弟,从此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是他们自己都未曾预料到的。
当照二在新兵连被迫叠被子、站军姿、练体能时,大龙变本加厉地堕落:更爱睡懒觉、更不愿与人交往、更无心学习。离开了照二,他好像落单的鸟儿,迷失了生活的方向。
当照二下到连队,在训练、出警、比武的艰苦磨砺中脱胎换骨时,大龙挂科了五门功课,那个做老师的梦,他都心虚地不敢细想。
当照二受邀回校参加毕业典礼时,大龙因为挂科,被校方勒令退学了。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大龙,选择留在南方打拼,可没有大学文凭也没有能力的他,工作越换越差,最后不得不靠举债度日。
欠债总是要还的,走投无路的他,只得向照二发信息求救。照二如约而至,大龙到了约定地点却逃走了,因为在今非昔比的照二面前,大龙的羞愧已无处遁形。
原本那么相似、活成彼此的两个人,一个选择了坚持,一个选择了逃避,此后的境遇竟有如云泥之别,不禁令人唏嘘,也发人深思。
写在最后
书里还有很多人的故事:路见不平、挺身而出的苑铎;考上清华、父亲离世的秦望;信守承诺、替父还债的杨乐……他们各种领受着生活中不同的痛。
然而,最终,这群年轻人就如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活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精彩,活成了自己的英雄。
这就是作者把这本书取名为《依然热爱生活》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