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宋史·欧阳修传翻译: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注释

宋史·欧阳修传翻译: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注释3. 乡里:犹言郡县。献贤:献举人才。先德行:以德行为先。列爵:分颁爵位。宋初的考试制度,大致承袭唐代,由州府举荐考生,入京应试,由礼部主持其事。此诗即以一员考官的身份写出他的见闻与感受。2. 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喻人人肃静。下笔,笔在纸上沙沙作响。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注释:1.紫案,紫色的桌子。焚香,点燃檀香等香料,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暖吹:暖风,指春风。

练习四:2017全国卷一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宋史·欧阳修传翻译: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注释(1)

注释:1.紫案,紫色的桌子。焚香,点燃檀香等香料,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暖吹:暖风,指春风。

2. 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喻人人肃静。下笔,笔在纸上沙沙作响。

3. 乡里:犹言郡县。献贤:献举人才。先德行:以德行为先。列爵:分颁爵位。宋初的考试制度,大致承袭唐代,由州府举荐考生,入京应试,由礼部主持其事。此诗即以一员考官的身份写出他的见闻与感受。

4. 赖:幸亏。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识鉴: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一作“鉴裁”,又作“择鉴”。嘱托同僚,作为选拔人才的考官,应当具有慧眼认真鉴别。诗中说自己老病,精神不济。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仁,那是谦逊之辞。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宋史·欧阳修传翻译: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注释(2)

翻译:

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

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以后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d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答:

宋史·欧阳修传翻译: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注释(3)

BE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曹操《观沧海》中“ , 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2)杜牧在《阿房宫赋》的结尾处感叹道,如果六国爱护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紧接着说:“ , ,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宋史·欧阳修传翻译:欧阳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注释(4)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