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对乔丹说的话:张伯伦曾提醒乔丹
张伯伦对乔丹说的话:张伯伦曾提醒乔丹为了进一步限制张伯伦的得分能力,联盟规定球在离开篮网上方之前,进攻球员不能触碰篮球。这点和FIBA规则的不同,这点就让刷分狂人的张伯伦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在空中直接抓住队友的投球完成“空接”暴扣。相较于张伯伦的全能,他的罚球却是出奇的烂。大帅尝试了各种方法,甚至是三分线出手,但是效果都不好。后来大帅找到了解决办法——直接在罚球线起跳扣篮来罚球。这可怎么玩?于是联盟规定禁止在罚球时扣篮。三角进攻创始人泰克斯-温特就说过,如果不这样限制张伯伦,我们就都完了。在大帅进入NBA之前,NCAA规则修改协会把“罚球时,在皮球触及篮圈或者篮板之前,任何人不能将脚提前踩在罚球线内”,改为“罚球时,在皮球触及篮圈或者篮板之前,任何人不能将脚提前伸进罚球线内”。这样的规则改变就是为了针对张伯伦小助跑直接扣篮的bug罚球。后来这条规则也跟着他被带入了NBA。
在“篮球之神”乔丹拿到第一个三连冠,觉得没有挑战萌生退役之时,“篮球皇帝”张伯伦身为前辈曾这样提醒自己的小兄弟:“联盟为发展篮球限制了我,但联盟为了发展篮球却帮助了你。”也许很多朋友会觉得大帅的这句话有些倚老卖老的意味,但事实上,他的这番话确实所言非虚,那么联盟为了限制他究竟做了哪些规则上的改变呢?
由于张大帅在小禁区内无与伦比的统治力,联盟不得不把三秒区的大小从乔治-麦肯时期的12英尺扩大到16英尺,以求稍微削弱上古神兽的内线统治力。
这是三秒区区域的第二次扩大,从最初的6英尺到12英尺再到16英尺,从一定程度上限制内线巨人们的身高优势,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于是乎,张伯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被针对最惨的那一个。为了让他的得分变得困难,联盟也是费尽心机,不过三秒区的扩张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
不允许罚球时直接扣篮相较于张伯伦的全能,他的罚球却是出奇的烂。大帅尝试了各种方法,甚至是三分线出手,但是效果都不好。后来大帅找到了解决办法——直接在罚球线起跳扣篮来罚球。这可怎么玩?于是联盟规定禁止在罚球时扣篮。三角进攻创始人泰克斯-温特就说过,如果不这样限制张伯伦,我们就都完了。
在大帅进入NBA之前,NCAA规则修改协会把“罚球时,在皮球触及篮圈或者篮板之前,任何人不能将脚提前踩在罚球线内”,改为“罚球时,在皮球触及篮圈或者篮板之前,任何人不能将脚提前伸进罚球线内”。这样的规则改变就是为了针对张伯伦小助跑直接扣篮的bug罚球。后来这条规则也跟着他被带入了NBA。
引入进攻干扰球的概念为了进一步限制张伯伦的得分能力,联盟规定球在离开篮网上方之前,进攻球员不能触碰篮球。这点和FIBA规则的不同,这点就让刷分狂人的张伯伦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在空中直接抓住队友的投球完成“空接”暴扣。
而对于乔丹,联盟为了保护他免受活塞坏孩子军团“乔丹法则”的非篮球动作犯规,出台修订了严格的恶意犯规惩罚机制,所有不是必要性的非篮球动作都会遭受一罚一掷乃至两罚一掷的严厉惩罚。从而根本性地改变了篮球场上的对抗尺度。
同时,在97-98赛季联盟开始推行对外线球员有利的no handcheck规则。让进攻方的小个球员可以在面对防守球员时占尽优势,而 no handcheck的衍生产物联防合法化也进一步压榨着内线球员们的生存空间。
所以,难怪张伯伦会对乔丹说出前文所说的那句话——联盟为了发展对待他们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当然,结合大帅对帮主说出这句话的背景,更像是一个老大哥对晚辈的激励和鼓励。对于张伯伦的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你是否认可伊塞亚-托马斯的观点,张伯伦比乔丹更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