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范县最早属于山东哪里:一脚踏两县一街跨两省
河南范县最早属于山东哪里:一脚踏两县一街跨两省1995年,范县开始在金堤河以南四公里处建设县城新区,但是樱桃园镇政府依然繁华如初,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这几年,“飞地”独特的风景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有人建议建设樱桃园镇“范县飞地”景区,在范县县城四个路口树立省界碑,突出“飞地”特色;在县城中心树立城区平面图,让前来观光的游人能直观地欣赏樱桃园镇和范县相互交会的特殊景象;开辟突出地方特色的小吃一条街来吸引游客。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就在这条街上,因为隶属身份不同,两省居民的办事方式、待人接物也有差异。“一座飞地,两种风情”,让樱桃园镇中的“范县”成了中原地区“民风村”的样板村。为什么会形成“全国一大怪 县城设在省界外”?这要从范县的历史说起。作为千年古县 范县历史悠久 自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06年)置县。因为地理原因 范县县城从古至今有过四个县址。置县之初是在今范县张庄乡旧城村;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黄河泛滥 范
飞地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人文地理现象 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划管辖却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比如位于聊城市莘县南部的樱桃园镇 就属于“一脚踩着两个省”的河南飞地。
细心的读者查看山东省地图时 会发现在聊城市莘县南部的樱桃园镇驻地东北部 有一个狭长的红圈标志 红圈内标注着“河南省”字样 这就是号称“全国一大怪 县城设在省界外”的河南范县老城区。这块大约二三平方公里的土地 周边被山东省的土地包围 是一块名符其实的河南飞地。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则顺口溜:“山东省有个河南县(范县) 河南县有个山东镇(樱桃园镇) 山东镇有个河南村(金村) 河南村住着山东人。”这话形象地描述了这一地理现象。
范县县城和樱桃园镇党政机关、企业单位、商店门面、居民区虽然在同一条街上,却是两省辖区。街道上山东、河南的店铺民居肩并肩、户对户,比深圳的中英街还要特殊。十字路口处 只见东北角是山东省的樱桃园供销社大楼 西北角是河南省范县百货大楼,莘县眼科医院和范县县政府仅一墙之隔,樱桃园有两个长途汽车站比肩而立 一个是属于山东省的樱桃园汽车站 有发往北京、济南、聊城等地的长途汽车;一个是属于河南省的范县汽车站 有发往濮阳及各乡镇的汽车。大街上 遍地豫J牌照的汽车 一家家河南烩面馆 让人真实感受到来到了异省他乡。广告栏上都印有两个电话区号 一个是河南濮阳的区号0391 一个是山东聊城的区号0635。两省通讯同城异网却同价,虽加拨区号却按市话收费 相邻的两省居民拨打手机是不收漫游费的。
还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莘县樱桃园镇邮电局和范县邮电局相邻 过去 邮件就由两个邮局直接交换。上世纪80年代后 范县的邮件不能直接交给樱桃园了 而是要经濮阳、郑州、济南、聊城、莘县这条路线。相距几十米的距离 一封书信却要绕个大弯 历时好几天 还不如自己跑着送去方便。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就在这条街上,因为隶属身份不同,两省居民的办事方式、待人接物也有差异。“一座飞地,两种风情”,让樱桃园镇中的“范县”成了中原地区“民风村”的样板村。
为什么会形成“全国一大怪 县城设在省界外”?
这要从范县的历史说起。作为千年古县 范县历史悠久 自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06年)置县。因为地理原因 范县县城从古至今有过四个县址。置县之初是在今范县张庄乡旧城村;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黄河泛滥 范县县城被迫迁往今山东莘县东南部的古城镇;后因河南、山东两省用水纠纷 1956年 再由古城镇迁往今位于樱桃园的范县老城。历史上 范县一直属于山东聊城。1963年,金堤河流域连降暴雨,雨水从上游河南汹涌而来,山东范县、寿张两县水深近两米,农田被淹。为此,山东、河南两省因水而纠纷不断。1964年2月,国务院以“特急国水[1964]86号文”决定,采取区划调剂的方法处理两省之间的水事纠纷,将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省,撤销山东省寿张县,将寿张金堤以南五个区并入范县,范县金堤以北五个区划归莘县,寿、范两县的金堤河南部归并成范县,划归河南省。为便于防汛,将范县县城留在山东,县城附近的金村、张扶村划归范县。而范县城关(樱桃园)区仍归山东。从此,范县县城在樱桃园镇的“包围”下成为一块独特的“飞地”。
1995年,范县开始在金堤河以南四公里处建设县城新区,但是樱桃园镇政府依然繁华如初,店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这几年,“飞地”独特的风景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有人建议建设樱桃园镇“范县飞地”景区,在范县县城四个路口树立省界碑,突出“飞地”特色;在县城中心树立城区平面图,让前来观光的游人能直观地欣赏樱桃园镇和范县相互交会的特殊景象;开辟突出地方特色的小吃一条街来吸引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