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碑刻文化:碑刻的书丹源于先秦
东汉碑刻文化:碑刻的书丹源于先秦由此可见,古人之所以使用朱墨在石板上写字,就是为了让刻工更容易看清楚字形。这些朱墨的颜色,其实也没有什么绝对标准,大致就是颜色比较鲜艳,偏红、偏黄或橙色也都是可以的。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用颜色比较鲜明的颜料或墨汁来书写字迹,早在先秦时代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比如一些出土的甲骨片上,就有用朱墨书写的字样或图案。只是先秦时代,此类朱墨书写的书法材料,数量上并不是很多。最迟从汉代起,人们在书写墓碑或其他石碑内容时,如果这些石板的底色偏暗偏黑,就会有意使用红颜色的墨来完成书写。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让刻工在镌刻这些字迹时,能够将字样看得更清楚。
文/杨中涛
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
01“书丹”是一个很常见的书法学习术语。更准确地说,书丹与书法学习中的碑刻有着直接关系。那么书丹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会有书丹这个名称?
简而言之,书丹即“书丹(墨于石)”的意思,也就是用毛笔蘸上红颜色的墨,直接在石板或其他较为厚硬的材料上面书写字迹。
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
用颜色比较鲜明的颜料或墨汁来书写字迹,早在先秦时代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比如一些出土的甲骨片上,就有用朱墨书写的字样或图案。只是先秦时代,此类朱墨书写的书法材料,数量上并不是很多。
最迟从汉代起,人们在书写墓碑或其他石碑内容时,如果这些石板的底色偏暗偏黑,就会有意使用红颜色的墨来完成书写。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让刻工在镌刻这些字迹时,能够将字样看得更清楚。
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
02由此可见,古人之所以使用朱墨在石板上写字,就是为了让刻工更容易看清楚字形。这些朱墨的颜色,其实也没有什么绝对标准,大致就是颜色比较鲜艳,偏红、偏黄或橙色也都是可以的。
如果使用的石板底色本来就比较偏灰甚至偏白,此时用黑色墨汁来书写,对于刻工完成镌刻工作,其实也没有什么影响。但毕竟使用朱墨在石板上写字,无疑更为“保险”一些。
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
久而久之,从汉代一直到明清,人们将在石板上进行的正式书写活动,无论是否使用朱墨,都统称为“书丹”。此时书丹就成为了一个碑刻书写及书法学习的一个专门术语。
得益于各种考古学的碑刻资料,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大量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书丹材料。这些书丹资料,多数是埋于地下的墓砖或石质墓志铭。
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
03按照常规,这些墓砖或墓志铭在书写完毕后,首先应该由刻工完成镌刻工作,然后才能与墓主棺椁一起埋入墓穴当中。然而凡事都有例外。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墓砖或墓志铭在书写完毕后,尚来不及镌刻或者只镌刻了一部分字迹,就匆忙与墓主棺椁一起埋入墓穴当中了。
这些当时本应该镌刻,却没有完成镌刻的墓砖或墓志铭,因考古活动而重见天日后,我们就看到了古代书丹的最真实样子。这些未完成镌刻的“幸存性”书丹材料,无疑也可称为“石质墨迹”。
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
在这些南北朝、隋、唐时期的书丹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不少是使用较鲜艳颜色的墨汁书写,但也有直接使用黑墨来书写的例子。这种用墨颜色的多样性,恰恰正说明了古代书丹材料的丰富性,以及古代书丹活动的频繁性。
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
04由于书丹是直接在石板上写字,所以从两汉、南北朝、隋、唐时代,无论你是多么有名的书法家,你都必须亲自到石板前去书写。
大概从南宋开始,书法家就不再亲自趴到石板上去“书丹”,而只是在书房中写上一份纸质的字样,然后由刻工代为上石再进行镌刻。比如南宋张即之楷书《李衎墓志铭》就是一份纸质墨迹。
张即之楷书墨迹《李衎墓志铭》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最晚从张即之(1186-1263年)生活的年代开始,很多书法家就已经不再亲自到石板上完成书丹活动了。书法家不再进行真正的书丹活动,应该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北宋以来刻帖活动兴盛(以《淳代阁帖》和《大观帖》为代表),人们对于如何将纸质墨迹上石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有了这种经验积累,普通刻工就能将书法家书写的纸质字样,近乎完美地移植到石板上面。
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
其次,北宋以来书法家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在名人效应的推动下,如果需要书写的石碑离自己很远(甚至数千里之外),书家亲临石碑现场确实存在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书法家只需完成纸质墨迹书写,然后以书信方式寄走,再由刻工完成上石和镌刻,无疑是一种非常靠谱的解决方案。
书而未刻的书丹材料
05基于上面的两个原因,再加上一定的过渡时间,至迟从元代开始,书法家尤其是著名书法家亲自去到石板前书丹的行为,应该就比较少见了。
比如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大量赵孟頫楷书资料,绝大多数是墨迹本,说明他在书写这些本应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时,并没有亲自到石板前去“书丹”,而是在家中书房中以纸张形式完成书写。
黄庭坚《王长者墓志铭稿》
换句话说,虽然书丹的意思仍然指为石碑书写文字且一直沿袭到今天,但“用朱墨在石板上书写”的书丹这个名称本来意思,最迟从元代开始,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2022.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