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ip影视化之路:我眼中的IP发展史
网文ip影视化之路:我眼中的IP发展史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节点,网络文学开始进入“专业化”的孵化道路。由专业的网站、书库、编辑、讨论版来运维这个初生的行业,让它不会轻易夭折。此时,网络文学正式进入两种模式。一为bbs论坛更文式,大家均可在贴中进行互动讨论;二为书城模式,将内容与讨论进行分割。除了今何在,榕树下的知名作者包括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蔡骏、沧月……等等大神级人物。90后一代,看过网络小说的人想必都曾看过其中一位或数位作者的书。作为区别与传统出版文学的另类,那时的网络文学还只是以兴趣、话题为主,是一片放飞自我的天空。其实,最初在bbs上看文很不方便,而起点正是在这个时“应需成立”,并创立了专属的网文书库模式,正式确立了未来网文网站的模型——一个以网络文学发布为主营业务的网站,以虚拟书籍书库为阅读模式的模型。
要说到IP,如今的人们肯定会认为是papi酱、罗胖这些个人形象。实际上,最初的IP仅仅是表示知识财产,而非人物。我在上一篇 还没找到机会?互联网加持下,IP创业可能相对更“容易” 中有进行解释,今天来说说IP的历史。
01。2000年,那是网络文学刚生萌芽的年代年仅23岁的今何在,在新浪的金庸客栈连载了一本长篇小说,名字叫做《悟空传》,从此引起了一波网文写作潮。(也就是今年上映的那部彭于晏主演电影原著)
也是那个时候,个人网站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以下简称榕树下)发掘商机,更替为公司化运作,并且举办了数次网络原创文学大展。余秋雨、余华、苏童、王安忆、王朔、阿城、陈村等都曾出任过大赛评委。《悟空传》便在其中获得了第二届比赛的“最佳小说奖”和“最佳人气小说奖”两个奖项。
榕树下
除了今何在,榕树下的知名作者包括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蔡骏、沧月……等等大神级人物。90后一代,看过网络小说的人想必都曾看过其中一位或数位作者的书。
作为区别与传统出版文学的另类,那时的网络文学还只是以兴趣、话题为主,是一片放飞自我的天空。
02。2002年,起点创立,书库模式成为网络文学的模型其实,最初在bbs上看文很不方便,而起点正是在这个时“应需成立”,并创立了专属的网文书库模式,正式确立了未来网文网站的模型——一个以网络文学发布为主营业务的网站,以虚拟书籍书库为阅读模式的模型。
此时,网络文学正式进入两种模式。一为bbs论坛更文式,大家均可在贴中进行互动讨论;二为书城模式,将内容与讨论进行分割。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节点,网络文学开始进入“专业化”的孵化道路。由专业的网站、书库、编辑、讨论版来运维这个初生的行业,让它不会轻易夭折。
如今的起点依旧是书库模式,只是做了部分改动
03。2003年,起点推出VIP并发放稿费,从此网络文学踏入可持续的商业运作模式此时,专业化网文写作与传统的严肃文学开始走上不同的道路,也标志着此后写作的不同道路。
严肃文学通常以短篇的式样或连载,会追求一定的写作质量,通常会投稿给一些的媒体杂志进行刊登。
中长篇的连载小说,也就是初期的网文。以白话、口水话模式为主,内容简单易懂,思想天马行空,主要发布在专业的网文网站(例如起点)。
也就在一年后,在网文界堪称“无冕之王”的唐家三少带着创作的小说《光之子》签约起点,后开始创作《狂神》、《善良的死神》并成为起点的签约作家。不容否认,我也是在2015年读了他的《光之子》,陷入的网文世界。
此时,起点也成功登顶成为网络文学类网站榜首,并推出作家福利机制。该机制成为网络文学持续化生产的重要契因——只要持续不断的写作,便能够养活自己,保障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像传统的撰稿投稿,若未投上,不仅没了稿费,还需要耽搁审稿时间。
04。网络文学进入争议期,内部开始分派别相对传统严肃文学,网络文学上大红大紫的作家也呈两极分化:
-
一类是例如沧月等追求内容质量的作者,会花较长的时间来撰稿,更新频率较低。通常连载在个人blog、对应期刊中(后期也有此类作者上网站平台),收益依靠稿费加后期的出版。
-
一类是例如唐家三少等典型网络文学作者,小说内容简单易读,但文笔相对较差,而且需要保持连续不断的更新,并且对字数通常也有限制。收益主要围绕者读者的充值投票、打赏、订阅。
沧月blog的阅读数据
例:沧月blog上更新的《羽》系列,我们节选了部分文章的更新时间、阅读数、评论数。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沧月每篇小说博文的阅读在4万左右,评论在150左右,而更新周期基本稳定在4-7天/次。
前者虽然也会分发在相关的网络平台,但主要收入依旧围绕着实体出版,实际上依旧可以归属于传统的文学作品当中,只不过借助了网络这种新的载体来进行传播。从阅读、评论以及更新频率上来看都较为恒定。
以上仅仅列举部分作者
对于后者,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实际上是不敢“这么任性”的。大部分作者根本不敢3-7天更新一章,更不用说大胆到抛弃平台的扶持,从而独立出来更新在不能盈利的博客上。
网络文学界的榜样——唐家三少更是据说十年没有断更一天,每天固定一万字的更新速度更是折服无数新人大神,不过字数惊人的背后,也代表着文笔足够小白,这也是造成“网络文学”在那个时候饱受争议,被称之为“快餐文学”的原因。
05。不同的“网文作家”,终于走向不同的道路从起点开始打造白金作家品牌开始,也预告着网文作家正式分道扬镳。而江南、今何在等人创办九州杂志,也可以视为此类作家联合起来的一种变现模式。
不过两者相比起来,传统的严肃文学受限过多:
-
长度:每本报刊杂志都有固定的承载量,所以一般投稿也会有字数限制,对于长篇小说尤其不利
-
质量:有专业编辑审稿,质量不高的稿件会影响整体销售,所以对稿件质量要求较高
-
渠道:一般报刊杂志都有固定的发刊周期与售卖区域,无法形成全国普及
-
时效:时效限定严重,若非整本出书仅为连载,过发行时效则会被撤下,一般读者难通读上下文
-
沟通:受众及互动模式单向,无法形成有影响力的粉丝经济
-
收益:由于用稿频率不确定,无法带来稳定收益,出版的最终销量也难以确定,最终受益无法预计
有无数喜好写作的人,都被这些门槛给拦在外面,即使有人坚持不懈的在写作,在投稿,也会被现实所打趴下。大多能够持续坚持的人,都是以写作为副业,极少数人能够以此养活自己。
而网络文学,相对来说拥有一片更适合普通作家生存的土壤:
-
长度:一篇10000字的稿,在A5大小的《奇幻》上会占据20页以上,而一本杂志通常只能放7-10篇,无疑极其有限。而在互联网上,想写多少就能写多少,不受长度限制。
-
质量:由于发布空间近乎无限,自然对稿件质量也极少有限制。以至于《异天途》、《网游之少爷天下》、《封笔神书》、《极品重生计划》这些神书都能造就一时的阅读“潮”。
-
渠道:网站会向外推广,好的书籍会上榜推荐(例如三江等等),并且不受限某地区,只要有网络都能够阅读
-
时效:因为存储量近乎无限,小说从序到完结都能够持续保存,再也不会造成读者读了一章后无法联系上下部分内容的尴尬情况,也增强了故事的连贯性
-
沟通:读者能够与作者及时在评论区互动,甚至后期组建群、书友会等,增强粉丝粘性
-
收益:只要写作就能发布,而且有稳定的保障制度解决基本生活,最重要的是可以预计后续的收益。读者多少?阅读多少?有付费意愿多少?这些都能够作为预期收益的数据
阅文集团在前不久在香港IPO,想要打造内容生态。上市当日股价暴涨86%,根据其发布的数据显示:其接近2亿的活跃用户、接近1000万部作品储备量,都可以说明如今的网文已经是相对成熟的行业了。
1000万部作品中,又有多少部“小白”作品呢?简单来说,在网文界,即使你写的书只是小白水准,即使那时候所有出版社、编辑都不看好你,你依旧可以依靠写书赚到大钱。
06。纯粹的网络文学发展进入快车道,吸纳更多新人入行我记得08年的时候,我刚接触网文两年。两年间我也看过了不少的“小白文”,那时候火爆的辰东、唐三、心梦无痕等等作者的书都看过一遍。也是从这时起,网络文学开始从中年人向更低的年龄段延伸。
随着起点推出wap版网站、电子书的兴起,在我们读书那个年代,没有iPad与智能手机,不过基本每个男生都会揣着手机、电子辞典、MP4等电子产品,而用途高度保持一致——看电子书。
某国产品牌MP4的电子书界面
年轻人更容易被虚拟世界所吸引。而身边小伙伴甚至沉迷追书到晚上不睡觉,躲在被窝里通宵看小说。中小学生,大多不喜欢看枯燥难懂的传统文学,反而会被通俗易懂的“快餐网文”建立的虚拟世界所吸引。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中学时期,正遇上《七界传说》大火,学校给宿管下了没收课外读物的要求,光宿管一周能够没收的七界实体书就近百本,堆起来比桌子还要高。网文的火热,更是带动了一波学生写作潮:身边30%的男生都有过写作小说的经历,而在其中共计有8个人投过稿。其中给传统报刊杂志投稿的仅1位,而在BBS、小说网站上更新的大约有7位,可见当时网文的影响之深。
07。网文作家与盗版读者成了对立面,互相“水火不容”网文作家,可谓最早一批“人物IP”,用他们的作品积累了粉丝,并自发的为其进行付费、订阅、充值打榜……不过在最初的时代,他们并未发觉到这样的道路,或者说环境不允许。
最初的商业模式中,网文作家的地位是极低的。因为他们的收益依托于读者充值后的订阅,以及“求票、求打赏”的方式,为了迎合读者喜好,甚至需要倾听读者的辱骂并笑颜相对。为了保证读者阅读习惯,即使生病、生日、逢年过节都不敢断更,也一度让网文作家在赚钱的同时,丢失了尊严。
最初的那个时候,不要看他们的作品受人欢迎,实际上作家的地位尤其低下。编辑可以随意决定一个作家的生涯,读者也可以。你写的剧情让读者不爽,读者骂你不给你订阅,你写的剧情很爽,也不一定会让非付费用户进行付费。
小说的贴吧
除此之外,盗版横行也是让作者放弃写作的一大原因。而自书城做大、作者更多后,维权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除了一些“品牌签约作家”,小作者本就低廉的订阅被盗版这么一弄,更是失去了让人付费的意愿,收入本就低的小作家更是没有了写作的动力。
一些发布盗版文章的贴吧保持与正版网站“同步更新”,让很多不愿付费的读者转战地区。一面在贴吧阅读着盗版,一面在书城下的评论区谩骂,无数网文作者因此伤破了头,脾气暴躁的作者更是连发声明,辱骂者一律删帖并回击。这也让一些作者与读者彻底走到了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