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草根英雄背影:草根英雄颂

草根英雄背影:草根英雄颂七.太后官门。高大的八角门洞,坚厚的两扇朱漆铁门敞开着。门上白玉额匾上人“太后宫”三个大字泛着青光。门下八个持刀侍卫林立两旁。李鸿章手里拿着什么,满面春风地从宫里轻步走出。正在和侍卫聊天的秘书见中堂大人出来,满脸堆笑地迎上前问:“老佛爷她……”“恩准了!老佛爷不但答应借用李莲英三个月,而且特许出国代表团成员穿戴四品官员服饰。这下子给我脸上添了光彩呀……”“哦,哦,哦……”秘书高兴得手舞足蹈地乱叫。“嗯!”李中堂瞪了秘书一眼,把手一扬说:“来,快把这些招纳贤士的皇榜四处悬挂起来。“喳!”秘书毕恭毕敬地跪着接过皇榜。六.中堂府后花园。怪石假山垂挂清泉,奇花异草争吐芬芳,亭、楼、阁、榭藏在绿树翠竹丛中,隐隐约约地露出一鳞半爪。李中堂与他们的秘书,慢步行走在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的曲道上。李中堂愁眉苦脸长叹一声:“唉!想不到百万疆土,千万百姓中,竟找不到一个能跑会跳的。看来,国家政策有放松的必

草根英雄(电视电影文学剧本)――根据王福建的《李鸿章参加奥运会》滑稽故事改编

英国式的圆顶、尖顶、方顶……幢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商店。宽阔平展的道路上,五彩样式繁多的汽车来往穿梭,像一条流动的彩河。镜头移向一幢挂有“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大厦”字样招牌的楼房窗口。窗口里传出电报“滴” “滴”的声音。旁白:“一八六七年十月,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决定,第二年一月在英国伦敦举办首届奥运会。项目有篮球、跳高、五百米短跑,并向中国发出电报,邀请大清帝国也派代表参加。与此同时,银幕上出现了一个旋转的地球仪。电报的声波向愈来愈大的“大清帝国”版图里的北京实景画面飞去。接着从四面八方飞来汉体字部件组成的字体,推出片名:草根英雄

一.中堂书房,房间摆设豪华,墙壁四周挂满古董字画,东面靠墙是一个玻璃柜子,里面摆设着碧玉、玛瑙、珊瑚种种玩器,屋中间桌子上放着一杆银质精制鸦片烟枪和一些洋酒、洋钟等许多新奇的玩意儿。中堂大人李鸿章捏着电报,翻过来倒过去看了三四遍,还是看不出个名堂来。便自言自语道:“唉、管它‘奥运会’,还是‘运会奥’,既然别国都参加,我堂堂大清帝国断无缺席之理。”于是转过身子对着门外喊:“有人嘛?”门外人答:“卑职在!”“快去请各位大人,来内阁开会。”

二中堂内阁。天花板上吊着洋烛架,烛架上的白烛明晃晃地燃着亮光。正面壁上悬着“商议阁”的横匾。中堂大人安坐在匾下楠木雕刻的靠背椅上。高矮胖瘦不一的大小官员依次坐在两旁。“各位大人都来齐了吗?”“嗻!”“下面来议一议,猜一猜这张电报里‘奥运会’、‘篮球’、‘短跑’是什么意思。官员们相互对视了一下,没人敢吭声。“各位大人放心,广开言路大胆地说,说错了,我不怪罪大家。”“我看,‘懊’就是懊丧,‘运’就是命运,‘懊运会’就是倒霉会。”“‘篮球’不是蓝色的绣球吗?”“我国把官位升得快,谓之青云直上。可能外国人把小官一下子提升为大官,称之为‘跳高’吧?“‘短袍’,就是洋女人穿的,露着白腿子的那种袍子……”一片叽叽喳喳,闹哄哄的。突然,中堂大人拍案而起:“满嘴荤话,胡说八道!你们这群只知道吃饭的奴才……官员们吓得面面相觑。刚才那几个发表见解的官员,吓得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嘿……起来,起来。依我猜所谓‘奥运会’纯属邮电局翻译错误,应该是‘傲运会’,也就是把玩球玩得好、跳得高、跳得远、跑得快等‘傲’角色,运到伦敦去开会。”  “还是中堂大人高见!”官员们一齐唱彩。李大人微露喜色,看了看手上戴的“西铁城”,时针正指九点。便对官员们说:“传我的令,马上在全国各地找会玩球的,跑得快、跳得高的人。不得有误!”官员们齐声答:“嗻!”

三.叠印画面:吴陵、金陵、钱塘、汴京等地都 可以看到朝廷派下查访的暗探、便衣、特务、捕快等人的踪影。旁白:“朝廷派大量的人员四处寻访,哪晓得自从鸦片输入中国(出现几组镜头:坑上吸着烟枪,流着鼻涕人的画面),百姓的体力日益衰弱,加上朝廷为了防止人民造反起义,一向禁止人民尚武(出现几组练武人,被朝廷人员干涉、抓捕的镜头)。所以,会跑会跳的人如同凤毛麟角一般少见。上上下下忙碌了一个多月,还没有找到所要找的人的影子。”

四.北京天桥附近一家酒楼。几个便衣正在喝着闷酒。突然在天桥方向转来“哦,好,好!阵阵的惊叹和叫好声。一个领头便衣把酒杯往桌上一搁说:“走,咱们去瞧瞧。”

五.天桥。天桥桥面平坦宽敞。同胞五兄弟,正在桥上耍铁球,玩杂技卖艺。只见一个十几斤重光亮的圆铁球,在五兄弟肩上、头顶、背上、胸口上跳来绕去,快时像团团雪花随风狂舞,慢时似一个气球轻悠悠的飘来荡去,令看客眼花缭乱,叫好连天。躲在人群里几个便衣眼都看花了。他们个个露出惊喜的神色,相互点了一下头,亮出朝廷令牌,拿出铁链朝五兄弟身上一套说:“走,中堂大人有请诸位!”

六.中堂府后花园。怪石假山垂挂清泉,奇花异草争吐芬芳,亭、楼、阁、榭藏在绿树翠竹丛中,隐隐约约地露出一鳞半爪。李中堂与他们的秘书,慢步行走在一路朱红栏杆,两边绿柳掩映的曲道上。李中堂愁眉苦脸长叹一声:“唉!想不到百万疆土,千万百姓中,竟找不到一个能跑会跳的。看来,国家政策有放松的必要哇……秘书连忙凑过来,吞吞吐吐地说道:“中堂大人,据卑职所知,会跑会跳的能人倒是有,只恐他们……”李中堂一听,“嗯?我李鸿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敢不听我的调遣?讲!”“喳!”秘书慌忙跪下,“禀中堂大人,(银幕上出现所叙内容的情景),万岁爷的龙袍被人盗去,警卫队全体出动,牵着德国警犬、东洋狗,搜查了三天三夜,才在大殿的屋梁上找到。想屋梁离地面三丈有余,不是会跳的,怎么上得上去?还有,老佛爷身边的李公公李莲英,之所以深得老佛爷喜爱,除诸多原因之外,还因为只要老佛爷开个口,传个信,取个东西,跑起来比洋人的摩托还快。只是这两个人,一个犯有灭门之罪,不敢放出来;一个是老佛爷的贴身太监,怕她老人家,不肯放人。”李鸿章听罢,眉开眼笑:“好!我自有办法,你献计有功,我一定带你出去逛一逛超级市场!”秘书一听,喜乐得跌倒在地:“谢中堂大人!”

七.太后官门。高大的八角门洞,坚厚的两扇朱漆铁门敞开着。门上白玉额匾上人“太后宫”三个大字泛着青光。门下八个持刀侍卫林立两旁。李鸿章手里拿着什么,满面春风地从宫里轻步走出。正在和侍卫聊天的秘书见中堂大人出来,满脸堆笑地迎上前问:“老佛爷她……”“恩准了!老佛爷不但答应借用李莲英三个月,而且特许出国代表团成员穿戴四品官员服饰。这下子给我脸上添了光彩呀……”“哦,哦,哦……”秘书高兴得手舞足蹈地乱叫。“嗯!”李中堂瞪了秘书一眼,把手一扬说:“来,快把这些招纳贤士的皇榜四处悬挂起来。“喳!”秘书毕恭毕敬地跪着接过皇榜。

八.北京城墙门洞边。一堆百姓模样的人围着红墙的皇榜,其中一人大声念道:“八年前有高手能人与万岁爷开玩笑,将龙袍取去(挤在人群里的强盗一听吃了一惊,但是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往下听),放在皇宫大殿的屋梁之上。万岁爷见有如此能人贤士,顿生求贤之心,派人寻访了几年,不知下落。今悬皇榜告之取袍人,如能揭榜与万岁见一面,将有重用和重赏!万岁金口玉言,决不加害取袍壮士,苍天国人,有目共监!”“强盗”听完之后,微笑着心情复杂地分开众人,一伸手把皇榜扯下。

九.北京城外。官道上,浩浩荡荡行走着数十辆,一长串红红绿绿的马拉官道车队伍。李鸿章和秘书坐在打着“大清帝国体育代表团”横幅特制大型官车上。“大人,这次到英国开奥运会,怎么还带着北京城里的第一流戏班子随行啊?”“你不知道我平生喜欢听戏,不带上个戏班子,路上还不无聊寂寞死呀?”“哦,哦……大人想得真周到啊!”秘书连连点头称颂。

十.海上一只洋船在行走。海上飘荡着吹荡着吹吹打打的锣鼓声。船舱里,李鸿章等人正津津乐道地看戏子唱戏。洋船慢慢地驶向大海深处,消失在天际。

十一.英国。(特写)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在播:“请注意,下面播送最新新闻,大清帝国庞大的体育代表团,今天上午八时挺达伦敦……”电视荧光屏上播音员在讲:“……大清帝国中堂大人李鸿章亲身带队……”街头巷尾的报童在喊,“卖报哩,卖报哩,请看特大新……”卖报啰,‘东亚病夫体育代表团达到英国。”

十二.英国公馆。房间宽敞明亮,摆设富丽豪华。电视机立在房子的墙壁中,两对英式沙发放在两旁,靠门边的地方还放有电冰箱、空调机等现代化的电器设备。中堂秘书,正在东摸摸、西瞧瞧地欣赏着房中这些新奇古怪的玩意儿,突然门“吱呀”的一声开了,走入一位二十多岁的混血儿英国人。“您是中堂大人的秘书先生吧?”“啊,是。”秘书很有礼貌地点头对英国人说。“我是伦敦《泰晤士报》的记者,特来拜访您!”“哦,欢迎,欢迎!”与记者谦让落坐。“秘书先生,您是清朝帝国哪里的人士?”“黄金之乡—山东招远县。”“哦。您老叫黄金星吧?”“是呀,你怎么知道的?”秘书满脸惊讶地问。“我说嘛,和我姑妈老表叔说的一模一样。”“你老表叔?……”“与你同乡。”“和我同乡?”“哎呀呀,秘书先生您还不知道?您就是我的亲外舅哇!”“啊?”秘书显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干翻着白眼珠子。“来来来,外舅千里幸相逢,亲人相聚干一杯!”记者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酒和一些蛋糕摆在桌子上。“外舅一路风寒,甚是辛苦,小外甥先敬您老三杯酒!”“当、当、当!”三杯“威士忌落肚,秘书只觉得脸红耳热,头脑发胀。“外舅带来如此庞大的体育代表团,真是了不起!”“嘿…嘿…,你过奖了。”记者连劝带灌,秘书又饮了几杯“威士忌”酒。“外舅,这么多体育健儿,都是从哪儿弄来的?”“呃,呃”,秘书打着酒嗝,醉眼朦胧地说:“外甥反……反正不是外人,我实话对你说了吧……”

十三.第二天秘书爬起床,打了一个呵欠,甩了甩胳膊,一扭头看见桌子上放着一张今天的《泰晤士》报。拿起一看,又放下,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用手揉了揉。揉了揉。捡起报纸轻轻念道:“大清帝国体育代表团——奴才强盗加乞丐。披露中国代表团的底细……‘他念到这儿,吓得手一抖,报纸掉在地上。弯起腰捡起来,准备把报纸塞进床上毯子里面,这时李中堂走了进来。“秘书,你手里拿着什么?”“禀中堂大人,是一张《泰晤士报》。”“给我看看。”“这……”李鸿章一把抓过报纸,翻看了半天,一个字不认得。“这是什么玩意儿,钩钩圈圈的?”“启禀中堂大人,这是英国文字。”“哦。你把这头版的大标题,念给我听听。”“clear tmperor phxsialcaltare deputy youngn……”“是什么意思?”“清帝国体育代表团。”“噢?是说我们的事情,快往后念!”李中堂高兴地催促。“flunkey ob ber……”“快说,说的是什么?”“奴才强盗加……”“什么?”“啊……不……!是说欢迎李中堂大人来英。”“嗯。你看吧,我去听戏去了。”“您老慢行!”秘书在门边侧着耳朵听,只见李中堂的脚步声走远听不见了,便一屁股摊在地上,连连向天作揖说:“皇天保佑,皇天保佑!要不是中堂大人不识英文,不等开赛,我的九斤半被他摘下来当球踢了。”他摇头悔道:“我真傻!被那英国小子给骗了……”

十四.电影银幕画面斜分成大小两半。小半(无声),宾馆内只见,李鸿章等人看《武家坡》戏,在嘻嘻乐。大半(有声),国际奥委会会议室里正在开会。会长说:“中国代表团的底细大家都知道了,是一群乌合之众。现在我决定,安排中国篮球队进行第一场比赛。只要一露出马脚,就取消他们的比赛资格,叫李……”坐在会员当中 的《泰晤士报》记者插嘴说:“叫李鸿章等人夹着尾巴滚蛋!”“对,叫这群‘东亚病夫’滚蛋!”“哈、哈、哈!”会议室里响起一阵开心的狂笑声。

十五.伦敦体育馆边空地上,各式各样的轿车、摩托,放了一排又一排。着各式各样服装的外国人,象一群花花绿绿的鸭子一样朝那体育馆大门涌去。一个二十岁左右英国姑娘挽着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婆走到巨型霓虹灯广告牌前。老太婆眯缝着两眼,指着广告牌说:“孙女,那广告上说什么来着?”“千载难逢的绝妙机会,货真价实的国际玩笑——请看东亚病夫丢丢丑!”姑娘手指广告,一字一句的大声地念。“啥?‘请看东亚屁股’……”“哈哈哈!”姑娘张嘴大笑。“呵,呵,”老太婆瞧着孙女笑,她也想大笑,嘴一张,一副假牙掉在地上。

十六.体育馆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看台上座无虚席,人山人海,走廊边上也站满了人。一幅篮球架,立在体育馆当中。开幕式开始,雄壮的乐曲响起。一队下穿短裤,上穿“领褂”,苕长个大的队员入场。播音员播音:“首先入场的,是国际公认的世界强队——美国篮球队。“看台上的李鸿章一见,不禁哈哈大笑,“哈哈,堂堂美利坚合众国,如此不讲文明,成何体统!且让这些洋人看看我大清帝国的气派。“扭头对坐在身边的秘书说:“马上命令那玩球的五兄弟着补褂朝服,戴四品花翎进场。”“喳!”秘书 打个躬,起身走了。五大三粗的美国队,精神抖搂朝球场中心走。补褂朝服的中国队,一步一扭地向球场中心挪。对比鲜明,观众笑得捶胸顿足,前仰后合。

十七.“滴滴”一声哨响,比赛开始。美国队先声夺人,发球后,你传我接,快速盘带,如入无人之境,一记空切,先得两分。中国队发球。五兄弟挤成一团,麻木的表情,球拿在手中半天不知道怎样发。观众席一名华侨一见便焦急地喊:“喂,朝对面那铁圈子里丢,丢进去就赢!”老大一听,抱起球就朝对面跑。“滴滴”——带球走。满场又起一阵哄笑声。裁判台边大型电子钟的分针还没走五圈,积分显示器显出“中国”与“美国”的比分是“0:30”,中国队远远落后。特写镜头:美国队得意洋洋,中国队垂头丧气。秘书见了,双手拍着腿:“哎哟,我们第一仗就输了!”李鸿章一听就火冒三丈,“怎么,没下令叫他们输就敢输?回去怎么向老佛爷交待?”站起身喊道:“且慢!”“滴滴”,“中国队要求暂停!”英国裁判以为要求暂停,便吹响了哨子。五兄弟战战兢兢来到看台前,李鸿章老着脸把桌了一拍:“你等好大胆!老佛爷没下旨要输,你们竟敢输球给洋人,该当何罪?!”“么事叫赢,么事叫输?”五兄弟瞪着凝惑的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玩这种球,一是不许把球抱着走;二是不但能从对手那里把球抢过来,而且又不准对手把球夺过去;三是只要把球从那对面的圈圈中扔进,便算是得分。千万注意,莫往自己这边的圈子里头丢!”刚才喊话的华侨挤过来,对五兄弟比比画地说。李鸿章恶声恶气地说:“现在,我下令你们只许赢,不许输!如果输了,格杀勿论!”五兄弟一齐跪下:“嗻!”重新走回赛场中。中国队发球。老大将球手到手中,表情凝重地对四兄弟说:“兄弟们,今天这阵势,不是玩球,是玩命。依我之见,不如干脆重操天桥卖艺的老行当,如何?”“好!事到如今,横竖是一个死。”四个兄弟一齐同意大哥的意见。只见五兄弟一齐脱掉补褂朝服,放在球场边。哨声一响,篮球就像糯米团子一般,只在五兄弟身上面画孤打转。他们五个左传右递,头顶肩扛,展转腾挪,满场穿梭。美国队只觉得空中有无数个流萤在上翻飞,左转右旋,眼搞花了,一个劲地摇头眨眼,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美国队发球。球一出,“嘘!”五兄弟肚皮一起一伏运用祖传吸球术,那篮球随着吸气的声响,像是长了眼睛似的 空中划个孤抖个圈,直向五兄弟身边钻。顷刻之间,耳只听得“嗖嗖”球落网之声,眼只见那显示器的中国积分牌上一个劲地变化上升。十分钟不到,比分从零打得三十平。这时,满场洋人都膛目结舌,个个像傻子一般,只有李鸿章等人一个劲地摇头恍脑地拍手叫好。旁边一群花花绿绿衣着的外国人在低声议论:“看来,中国之懦弱,并不是人民无用。”“一但中国人的潜力发扬利用起来,其体能智力都举世无双无与论比!”《泰晤士报》记者,后悔不迭地嘀咕:“妈的!老子被那黄脸秘书舅给戏弄了。唉,为了抢头条新闻,白白当了一回外甥不说,本报的声誉并由此而下降。弄得不好自己的饭碗也给砸了……”只见他蓝眼珠子转了几转,拍了拍脑门子,抛个响指,“嗯,有了……”记者跑到美国队,同美国队味叽哩咕噜地讲了一阵。美国领队连连点头,脸露出无限欣喜的神色。他举起双手要求暂停。对篮球实行遥控(特写镜头:裁判长听后诡秘地笑着),所以美国队失利。因此,美国队要求换球,换一种实心胶球。美国一队员拿来一个标有“六公斤传递训练球”字样硬似的铁的球来了。美国队员在窃笑:“看你中国人头硬,还是我的球硬。”“准把那五兄弟拼个焦头烂额头破血流!”“嘿嘿!”硬橡胶球一出现在球场上,顿时满场的口哨声、笑骂声、叹气声、跺脚声响成一片。“哥,你们看,美国人真够意思,把那又轻又软的棉花团给换了!”最小的老五这一叫,其余四兄弟定眼一看,顿时个个笑眯了眼。比赛开始了。球在空中飞舞,有时撞在美国队员脸上,有时在美国队员头上跳,有时落在美国队员的屁股上,美国队员被弄得个个鼻青脸肿,东倒西歪,嗷嗷叫苦不迭(重复出现以下两组镜头:美国队员狼狈像,五兄弟兴高采烈的面孔;球的落网声,美国队员叫苦声)。“嘟嘟!”终场哨一响,红灯一亮,比赛结束。喇叭里传来:“大清帝国篮球队以三百比三十战胜世界强队美国队,获胜!”中堂秘书乐得,从看台里翻了下来。

十八.奥委会会议室。“真没想到,中国人如此厉害,竟把美国男篮打得个落花流水,爆出了国际篮球史上空前绝后大冷门!”“中国人,从此声威大震。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中国代表团地位问题,要把他们当作第一流劲敌来看待!”“为了使参加比赛的各国尽量避免与中国队交手,免得在东亚病夫面前丢人现显眼,现在我决定:中国队在所有项目中不参加预选赛,直接进入决赛。”

十九.体育馆内短跑场内。广播里传出:“篮球决赛以同分晓,大清帝国的五兄弟夺魁。下面开始的是――五百米短跑赛。李莲英,昂着头,摇摇摆摆地踱着方步,来到了起跑线旁。裁判员举起发令枪:“预备!”其余三名选手蹲了下去。终点线旁的高速摄像机在启动。李莲英望着那几名选手,暗自好笑。旁白:“好一群奴才!铳一举,就跪了下去,软骨头!”他抄起双手,挺着胸昂着脖子,一点儿不作准备。“砰!”那三名运动员如脱弦的箭一样,向终点奔去。李莲英歪着头站在原地无动于衷,心想,旁白:“胆小鬼!朝天放铳,也吓得兔子一般飞跑?我们中国人过节放铳,连穿破裤裆的小孩都不怕!”坐在一旁的李鸿章,望着耀武扬威不动的李莲英,急得大喝一声“李莲英――”“中堂大人,有何吩咐?”李莲英不紧不慢地应。“还不快跑!”“嗻!”他白了裁判一眼。旁白:“么样?我只听我家主子的命令。”只见他把长袍一撩,头一低,腰一弯,一道闪电在观众眼前掠过,李莲英已经与跑得最快的选手齐头并进了。并跑了八九米,又风一般地转了回来:“启禀中堂大人,是抓住那小子还是如何?”李鸿章见别人快跑到终点了,气得把眼睛一翻:“超过他!”“嗻!”又一道闪电掠过,李莲英的长辫子被高速流动的疾风拉得笔直,像是一支疾飞的铁箭。李鸿章抬手瞧了一眼“西铁城”手表,望着李莲英的背影,同秘书说:“嘿,李莲英这个奴才真行!二秒钟不到,又把领头的洋小子,甩到后面了。”“哎哎哎,李公公最先冲过终点线。”秘书直乐得屁股像皮球,在座位上一上一下直跳。场上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赞叹声。李莲英咧着大嘴,左右抛着长辫子,洋洋得意地走到李鸿章面前:“参见中堂大人!”“莲英,好样的!有功!”李鸿章翘起大拇指连连地夸赞。坐在附近的裁判们一看,便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看,这家伙面不改色心跳,脸上一点儿汗珠子都看不到。”“中国人,个个厉害!”“看来,中国选手跳高没有试跳的必要,就让中国选手在所有选手都跳完之后再出场。”裁判长的意见,裁判们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二十.体育馆里跳高场内。横杆横在跳高架上一米八五处。几名选手几次试跳,都没有一个跳越过去的。裁判长报告:“现在横杆是一米八五,再没有人能跳过去了。下面请大清帝国选手上场试跳。”偷皇袍的选手,两眼朝天大摇大摆地进入场内。李鸿章与秘书一见他没有穿四品官服,还是穿紧身短打,着软底布鞋,扎青布包头的强盗打扮,便摇头齐叹道:“真是贼人贱骨,本性难移呀!”裁判员把这位特殊直接参加决赛的选手领到了助跑线上。强盗转着眼球挠着头皮纳闷,旁白:“要我跳竹竿,怎么引我这里来了?”他与裁判指手画脚比画了半天,裁判明白了:“这位选手是不需助跑的。”裁判翘起大拇指,露出钦佩万分的神色,又把他领到横杆下边。电视、电影摄影师们一看这架势,一边急忙对镜头,调焦距,一边欣喜若狂一说:“伙计们,快快快,又有精彩节目!”“难得,难得呀!这比总统遇刺的镜头还要珍贵。”从一名胖摄影师望远镜头看过去,我们的强盗先生就的轻功,指着横杆问:“就这点高?”裁判张着嘴吃惊地问:“先生要跳几高?”“这两边柱子有几高,你就升几高。”横杆被人升到了顶――三米五。全场一片哗然。强盗冲着起哄的人群骂道:“洋奶奶的,少见多怪!想那皇宫大殿的屋梁比这高一倍还不止呢,也罢,既然你们洋人穷,买起长柱子,也只好将就玩一玩吧。”“哈哈哈!”观众听后发出开心的大笑。他朝裁判点点头问:“可以跳了吗?”“请请!”裁判连忙说。“Pay attention!”高个子摄影师向他身旁的同伴打招呼,提醒伙伴们注意。从他的摄影机望远筒里看去,强盗先生来了个金鸡独立,然后只用那只着地的左脚轻轻一点“嗖!”刹那间,他已经翘着二郎腿,轻飘飘地坐在横杆上:“请问裁判长,我是应该往这跳,还是往那边跳?”惊呆了的裁判,听他一问,连忙做手势:“往那边,那边。”强盗先生来了个仙鹤冲天,腾空而起,越过竹竿,象片树叶子一样轻悠悠地落到离泡沬海棉垫五米远的空地之上。跳高架上,那指头粗细的横杆,连颤都没有颤一下,还稳稳地横在高处。这一下,整个伦敦大体育馆的欢呼声如同开了油热油锅,再也难以平息下来。

二十一.领奖台边的柱子上的高音喇叭传出:“经裁判组裁定,这次首届奥运会比赛的‘打’、‘跑’、‘跳’三项冠军全部被大清帝国队囊括,优秀运动员,最优得分手,也全是中国人,李团长先生,也光荣获得了最佳领队称号。”裁判长毕恭毕敬地来到李鸿章的看台前说:“马上要举行发奖仪式了,请李团长提供大清帝国国旗国歌的谱子!”李鸿章一听,傻了眼,旁白:“我只打算来逛逛,压根也没想到带黄龙旗来。况且,我们大清帝国没有国歌哟!”秘书看着中堂大人着急的样子,便凑拢过来道:“中堂大人,国旗国歌都有了。您这袍子不是绣着大蟒么?洋人分不清楚是龙还是蟒,您脱下来将就对付一下。至于国歌,不就是哼哼唱唱么?我们有现成的戏班子。”李鸿章一听,转忧为喜,马上说蟒袍送给裁判长:“给你,国旗。至于国歌么,不麻烦贵国的戏班子了,我们自己有。”裁判长接过蟒袍想,旁白:“都说李中堂是卖国贼,其实不然。你看,他把国旗时时刻刻裹在身上,可见,他还是个‘爱国主义者’哩!”裁判长把蟒袍交给工作人员,把戏班子带到旗竿下边。然后,郑重其事地登上主席台:“全场起立!奏大清帝国国歌,升大清国国旗。”戏班子班主跑到李鸿章跟前往地上跪:“启禀中堂大人,不知洋人要听哪一出?”“来一折《武家坡》。”李鸿章把手一挥说。乐曲奏响,蟒袍在上升。戏子在唱,观众席里的人瞪着好奇的目光。戏曲在响,观众露出不安的神色。戏子在唱,站久了的观众大腿在发颤(反复出现此画面)观众席一观众扬起手表一瞧大叫:“天啦,一个小时了!早知中国的国歌这么长,该带点干粮来。”坐在旁边的华侨对那位外国人说:“哼,今天我们李团长算是开恩,只叫‘来一折’。若是他把手一挥:‘全本《玉宝钏》’,嘿嘿,那凡是今天来看比赛的,都要带半个月的干粮!”那位观众一听,吓得眼一翻,头一歪,腿一软,昏倒在看台上。

尾声李鸿章兴致勃勃地喊:“唱得好!”观众懊丧的面孔和一个个倒地的身影。摄影机在达达地响,摄影师们还在忙碌着。

这时主题音乐奏响主题歌《草根英雄赞》唱起:

好本领出自好儿郎,

造就本领世无双。

风在喊,水流芳,

一代英雄出赛场。

红心热血写忠诚,

敢擒虎豹斗豺狼。

异国他乡何所惧,

华夏男儿逞豪强。

好功夫从小苦磨炼,

炼就一身硬金钢。

花含笑,鸟在唱,

自古英雄出草莽。

男儿有志为国家,

有苦有难敢承当。

激情涌在比武场,

中华民族好脊梁。

男儿是团火,男儿是块钢,

报效祖国争荣光。

草莽英雄显身手,

一招一术铸辉煌 。

草根英雄背影:草根英雄颂(1)

草根英雄背影:草根英雄颂(2)

草根英雄背影:草根英雄颂(3)

草根英雄背影:草根英雄颂(4)

草根英雄背影:草根英雄颂(5)

草根英雄背影:草根英雄颂(6)

歌声中,从他们摄影机的长筒口飞出一个个主要演员的精彩镜头,同时画面叠印出相应的演员名字。幕落灯亮,银屏正中出现一个大“完”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