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北漂真实生活:这个北漂的海南返乡青年
现实中的北漂真实生活:这个北漂的海南返乡青年自己的根和魂离不开那片海他越来越感受到曾经发誓要逃离祖辈闯海捕鱼的生活到大城市圆自己的音乐梦在北京“北漂”数年之后
这是一个有关逃离和回归的故事
故事相当耐人寻味:
生长在渔民世家的
海南琼海潭门镇排港村青年阿忠
曾经发誓要逃离祖辈闯海捕鱼的生活
到大城市圆自己的音乐梦
在北京“北漂”数年之后
他越来越感受到
自己的根和魂离不开那片海
家乡发展迎来新机遇后
他毅然决定返乡
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7月13日
由海南日报新媒体
联合融创中国华南集团
策划拍摄的微电影《闯海》
全网上线
点击下方文字
跳转至微电影页面
↓↓↓
这个“北漂”的海南返乡青年,太有故事了!
“走出村子,到一线城市闯荡去!
闯出一片新天地!”
这曾是“80后”海南琼海青年王振忠
离开千年渔港潭门镇时
心里最坚定的一个想法
可是,最终
这个听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旋律
长大的年轻人
选择返乡了
回故乡的理由千千万万
不回的理由一个就够
这句话用在王振忠再合适不过
王振忠出生于1984年
不折不扣的渔民世家
从小就听着祖辈与海故事长大的年轻人
从小对海就有着别样的情结
他的先祖在
漫长而艰辛的闯海作业历程中
留下了记录航路信息的《更路簿》
其中,王振忠的父亲、爷爷
都是《更路簿》重要的记录者和传承人
囿于篇幅
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有关更路簿的信息
可以欣赏数年前
由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
纪录片《我们的更路簿
——三沙属于中国的历史证据》
如今,随着导航技术的日益完善,海南渔民早已不再依赖《更路簿》出海谋生,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存在的《更路簿》,却被时代赋予了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后人,阿忠如何看待“传家宝”《更路簿》,是继续循着祖辈的足迹闯海捕鱼,还是另辟蹊径?
本片主角原型王振忠在看完剧本后,感慨万千。据他回忆,2017年以前,琼海潭门镇排港村街巷杂乱,200多户人家1100多名村民,大多是世代以捕鱼为生的渔民。自2017年起,琼海市委市政府与知名企业融创合作,历时4年多,前后投入7000多万元,在海南深度参与潭门镇排港村焕新建设,对市政和地下管网、导向牌、商业街外立面及周边配套,实施大规模改造,还共同打造了精品民宿项目——潭门老渡口,以新渔村、新文旅、新发展的领先理念,使得排港村从一处小渔村发展成为“网红村”,成为服务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的“美丽乡村会客厅”之一。
瞩目新时代闯海人的精彩故事
见证排港村的美丽蜕变
微电影《闯海》值得一看
让我们一起致敬这片“祖宗海”
致敬新时代“闯海”精神!
出品人:徐壮志
总策划:陈成智
编剧:王花花
演员表
阿忠:吴海韬
企业代表:吴侨宾
阿忠父亲:杨全勇
阿忠母亲:汪小溪
书记:王钺
工作人员
制片人:徐海建
制片主任:姚知何
导演:李飞
摄影师:李劲松
执行统筹:严兰青 古珍珍 陈嘉博
外联制片:林慧
现场制片:小龙
生活制片:陈洪辉
场记:张巧莉
后期剪辑:关佳宇
剪辑助理:李思琪
化妆师:吴小珍
服装师:刘思华
摄影组:王越 蒋益 李万光
灯光组:老赵 刘全里 付志明 陈有鑫
场务:丁小莉
司机:余伟力
出品单位:海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摄制单位:双旭文化(海南)
音乐版权:王振忠(限本片使用)
特别鸣谢:融创中国华南集团
微信文案:严兰青
值班主任:张杰
值班总监:史雅洁
内容审核:樊学玲
责任编辑:李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