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为171的海口舰,海口舰梦想之舰
型号为171的海口舰,海口舰梦想之舰砺剑深蓝——海口舰曾参加多国联演和30多次重大演习演练,被海军授予“护航先锋舰”荣誉称号,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护航深蓝——自首批亚丁湾护航以来,海口舰至今已3次圆满完成护航任务,被国际海事组织授予“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除了自豪,曾经驾驭过多型国产军舰的胡伟华,胸中更澎湃着一股旁人不易察觉的底气:我们终于有了一柄可以叱咤深蓝的利剑!当年和胡伟华一起去接海口舰的,还有反潜作战长樊继功。如今,他已是海口舰舰长。在这位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的海军上校眼中,海口舰是一艘“梦想之舰”,见证着中国海军的深蓝梦想:挺进深蓝——入列以来,海口舰足迹遍布美洲、非洲、亚洲,跨越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累计航行34万海里、近3万个小时;
多年以后,胡伟华仍记得那年夏天驾驶着海口舰,从长江口驶向大海的每一个细节。
那是2005年夏日的一天,长江口外海,风平浪静。伴随着一声长鸣,一艘全新的驱逐舰缓缓驶出江南造船厂,奔向一望无际的大海。
站在高高的驾驶室里,海口舰首任舰长胡伟华,从内心深处升腾起无比的自豪。
这是一艘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驱逐舰,集聚了我国最新的科学技术和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装备。为此,广大军迷给了海口舰一个非常长志气的美称:中华神盾。
除了自豪,曾经驾驭过多型国产军舰的胡伟华,胸中更澎湃着一股旁人不易察觉的底气:我们终于有了一柄可以叱咤深蓝的利剑!
当年和胡伟华一起去接海口舰的,还有反潜作战长樊继功。如今,他已是海口舰舰长。在这位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的海军上校眼中,海口舰是一艘“梦想之舰”,见证着中国海军的深蓝梦想:
挺进深蓝——入列以来,海口舰足迹遍布美洲、非洲、亚洲,跨越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累计航行34万海里、近3万个小时;
护航深蓝——自首批亚丁湾护航以来,海口舰至今已3次圆满完成护航任务,被国际海事组织授予“航运和人类特别服务奖”;
砺剑深蓝——海口舰曾参加多国联演和30多次重大演习演练,被海军授予“护航先锋舰”荣誉称号,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
瞩望世界地图,细数这艘“明星舰”的耀眼履历,樊继功也连连感慨自己梦想成真:“赶上了最好的时代,驾驭着我军最先进的战舰,驰骋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航道上。”
这是一张靓丽名片
——凝聚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海口舰——这是海口舰官兵的共同感受。
刘奇兴是海口舰的雷达技师,谈到舰上的先进武器装备,如数家珍。他说:“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快速发展的科技水平,我们就不可能这么快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2018年5月16日,海口舰入列以来首次“回家”:靠泊海口港,举行军舰开放日。一时间,海口舰成了海口市最为靓丽的名片,参观热度“爆棚”——原计划接纳5000名市民参观,后来不得不增加到1.7万名。参观者中不乏从大老远特地坐飞机赶过来的。
在海口舰开放参观的两天中,两条微信刷屏。一条是——我要亲手摸一摸价值几十亿的军舰,零距离接触改革开放的精华;另一条是——一位带孩子参观海口舰的母亲说,人太多,怕孩子在军舰上挤丢了。有人马上告诉她:没事,那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从海口舰这张名片中,市民们不仅能触摸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还能体验到满满的“安全”获得感。
望着络绎不绝洋溢着自豪感的参观人群,舰长樊继功回想起海口舰入列时,首任舰长胡伟华那句掷地有声的话: 我们不能躺在凝聚着改革开放丰硕成果的名片上享清福,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形成战斗力!
面对官兵,胡伟华瞪大眼睛吼道:没有什么不可能,没有什么做不到,海口舰就是用来创造奇迹的!
奇迹是如何创造的?有着“指控快手”之称的海口舰指控技师周文明,回想起当年那段艰难的“转身”经历,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海口舰都堪称一型跨代驱逐舰。它所装备的先进武器装备,对于周文明等首批舰员来说,不要说没摸过,“见都没见过”。
在老式护卫舰上,周文明操控的是导航雷达。当他加入到海口舰这个集体时,没想到首任舰长胡伟华竟要他改行操控指控系统。
在某科研所看到指控系统装满一个大大的房间时,周文明的脑袋一下子懵了。他对胡伟华说:舰长,这活我干不了,还是让我干老本行吧。
胡伟华眼睛一瞪:你给我老老实实在这里待着,给你3个月,学会它!
周文明被舰长死死地摁在了某科研所,3个月后实现了“质的飞跃”,完成了艰难的转身。和周文明一样,许许多多的官兵,都通过理论培训、技术培训和技能培训,完成了艰难的转身,以胜任的身姿站在了自己的战位上。
回想那段“蜕变”的岁月,首任舰长胡伟华说,我始终相信,改革开放的大潮能给我们送来最新型的战舰,吸吮着改革开放成果成长的年轻官兵,同样能把一张靓丽的名片打造成为一张战力最强的“王牌”。
入列不到半年,海口舰就通过全训考核,完成了一艘军舰成为战舰的“成人礼”。
时至今日,海口舰舰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始终在践行着这样一个信条:我们享受着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成果。这个成果就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本领,能为祖国和人民提供一种“公共安全产品”——岁月静好。
这是一方流动国土
——承载着共和国的尊严和荣誉
“机枪拦阻射击!”时任海口舰舰长的邹福全,果断下达了这一可以载入共和国史册的战令。
这是中国海军向海盗打响的第一枪。一连串火光从重型机枪内喷射而出,划过海面落到海盗小艇前方,在亚丁湾的海面上溅起朵朵浪花。
海盗小艇不甘心就此撤退,在不远处与军舰对峙,还想伺机冲进被护航的商船编队。
“打!继续射击。”随着机枪子弹逐渐靠近海盗小艇艇身,溅起的浪花离海盗船越来越近、越来越密集,他们只好掉转船头,灰溜溜离开。
这是第一次赴亚丁湾护航时,海口舰首次与海盗面对面的交锋。3次赴亚丁湾护航的海口舰轮机工程师刘应虎,每每说起这惊心动魄的一幕都会感慨:护佑和平,有时候必须靠枪杆子。
2008年的亚丁湾,海盗猖獗,众多商船遭遇劫难。一时间,这片国际海域变得风声鹤唳。这年的12月26日,海口舰在世人关注的目光中,以20余节的速度高速奔赴亚丁湾,拉开了“我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我军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我海军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的大幕。
“我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在海口舰这片流动的国土上,在亚丁湾护航的日子里,官兵对这句话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
那一天,海口舰护送的17万吨商船“河北翱翔”号船员,在它巨大的红色甲板上写下“祖国万岁”4个大字。当这4个大字跃入官兵的眼帘时,每一个人都被感动了。
“当时感觉身上的血一下子都涌到脑袋上来,胸口像有一团火。”舱段区队长邹雷回想起当年的场景,依然激动万分:在如此危险的海域,保护祖国同胞不受侵害,是一名军人最自豪的事情。
“天裕8号,欢迎你回家!”
海口舰向被海盗劫持了80多天的“天裕8号”渔船发出呼喊时,渔船上发出了兴奋的欢呼声。对于漂泊在汪洋大海中的渔民来说,中国军舰成了他们唯一可以依靠的日思夜想的家与国。
这天是元宵节,海口舰要给即将返回祖国的“天裕8号”靠帮补给。渔船就像是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见到海口舰就像见到了久违的亲人。
当一根缆绳把军舰和渔船紧紧地连在一起,渔船上的船员已经泪流满面。见到赤足、长发、脸黑、肌瘦的渔民,官兵也泪眼婆娑。前者是劫后余生见到祖国亲人激动的泪水,后者是被人民需要感动的泪水。
“无数次,我们在课堂里,反复朗诵着‘荣誉、使命、责任’,但到了亚丁湾,才发现它们是那么具体、那么生动,几乎是触手可及。”时任海口舰机电部门教导员的唐亚鹏,在他的护航日记中这样写道——
从“河北翱翔”号的“祖国万岁”到“振华13号”的“向人民子弟兵致敬”,从“中基2号”的“我们爱你,祖国!感谢中国海军护航”到“天裕8号”的“感谢祖国,祖国万岁”,这一条条激动人心的标语,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心声,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富强、军队的强大,跟自己的命运是那样息息相关。
海口舰所在支队的老前辈、南沙海战英雄王正利曾回支队讲传统。他这样叮嘱大家:敢战不怯战、能战不轻战、善战不好战!
保护人民的安全,维护国家的权益,面对的不仅仅是海盗。身处海上维权斗争第一线,海口舰经常要面对不怀好意的外军舰机近距离的挑衅。那年,某国大型舰艇编队进入南海,海口舰奉命前出跟踪监视。面对强敌,官兵毫不畏惧,与对方斗智斗勇,全程保持高度戒备,依法对其进行查证识别和警告驱离,坚决守卫祖国的寸土寸海。
“无论中国怎样,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这是一位学者送给北大学子的箴言,现任海口舰政委邹琰对此感同身受。回顾这么多年海口舰搏击在深蓝大洋的日日夜夜,他深情地说,海口舰承载着共和国的尊严和荣誉,官兵也在海口舰上找到了自己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这是一柄深蓝利剑
——肩负着强军兴军的神圣使命
进入2017年,海口舰有了一个比“中华神盾”更为响亮的美称:“航母带刀侍卫”。
2017年初,海军组织辽宁舰编队出岛链训练。消息一出,迅速“霸占”了各大媒体的头条。照片中,随航母一起“刷屏”的,还有网友们熟悉的海口舰。
茫茫大海上,海口舰在辽宁舰左前方紧紧伴随,其余数艘驱护舰分列辽宁舰四周,钢铁巨阵犁波踏浪,蔚为壮观。震撼之余,人们不禁要问,“航母带刀侍卫”的“刀锋”有多快?“刀法”有多狠?“刀术”有多精?
面对记者的提问,海口舰舰空导弹区队长李卫华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拿出一块巴掌大小的破片,向记者骄傲地说:“这是我压箱底的宝贝。”
仔细端详这块不起眼的破片,上面写有“20××年××月××日,抗击××导弹”黑色字样,记者看不出其中的“珍贵”之处。
李卫华说,这是海口舰舰空导弹发射时散落在甲板上的碎片,之所以视之为“宝贝”并收藏,就是为了纪念那次“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那年,海军组织水面舰艇抗击某新型导弹演练,海口舰担负拦截任务。李卫华执掌着海口舰区域防空的“利刃”,没有谁比他更渴望胜利。
然而,该型导弹速度极快、突防能力强,不少人说,这可能是一次“赢不了”的战斗,就连一些科研院所的专家也不看好。海口舰能赢吗?这个问号始终压在海口舰官兵心头。
“海口舰必须赢!”李卫华横下一条心,顶着压力跑到舰长面前,立下军令状。他不仅要打下导弹,还要打碎一切对海口舰战斗力的怀疑。
为了让舰空导弹系统达到最佳状态,李卫华事无巨细,与战友们一起逐个部位、逐个环节检查,夜以继日进行着战前准备。
备战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悄然推进,李卫华对胜利的信心越来越足。整个舰空导弹系统就像一支被精心保养过的猎枪,李卫华端着它,等待着那只凶猛的“猎物”到来。
决战的那一天终于来了。海口舰进入了战斗航向,舰空导弹发射控制室内,突然陷入了不同寻常的寂静,厂家、院所的工程师和上级领导都屏住了呼吸,紧张地期盼着“中华神盾”利刃出鞘。
此时,李卫华戴着耳机坐在战位上,已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眼中、心中只有那枚快速抵近的导弹。目标进入舰空导弹射程后,李卫华果断按下发射按钮。导弹从发射井内弹射而出,在空中顺利点火,直插云天而去……
“靶弹与导弹相会!”消息传来,海口舰上每个人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此时,李卫华忽然觉得背后一阵冰凉,他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一直紧绷着,汗水早已浸透了衣服。
在海口舰上,很容易听到“不可能”的故事,听到很多有关创造纪录的“第一次”。“敢于趟新路、敢于打头阵、敢啃硬骨头”成了海口舰官兵练兵打仗的座右铭。
李明是海口舰主炮班长兼技师,他手中的那柄“利刃”也写下了破纪录的“第一次”:在某次演习中改写海军某型舰炮射击纪录。
实弹演习那天,舰长樊继功不放心,跑过来问李明:“能不能把靶船击沉?”
李明拍着胸脯说:“没问题!”
舰长离开后,一旁的战友嘀咕了一句:事还没干,就把牛皮吹了出去。李明瞪了一眼,没说话。没有底气的打包票才叫吹牛,有把握的承诺是自信。
李明对自己的“老伙计”——主炮太了解了,可以说,主炮的每一个零件长啥样、脾气如何,都深深地烙在了他的脑海里。他改造主炮供电系统,使主炮攻击时间大大缩短;在一次远洋实弹射击中,主炮系统一个扭簧断裂,紧急关头,他居然用几条皮筋将故障排除……
在舰长的指挥下,李明掌控的主炮连续发射将靶船击沉。望着缓缓下沉的靶船,海口舰一片欢腾。
这不仅意味着一项纪录的诞生,更见证了海口舰官兵向极限要战斗力的本领。
这些年,南海海域变得很不平静。一天下午,海口舰在我南海某海域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官兵正在甲板组织体能训练,某国军机不断靠近,准备对我南沙岛礁实施抵近侦察。
战斗警报骤然响起,官兵迅速进入战位。他们按照作战预案和流程,开展针对性对抗训练,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对峙,对方被迫悻悻离去。
还有一次,海口舰执行某专项任务,面对外军舰机和潜艇长时间的跟踪监视,他们全程保持高强度的应对。最终,对手觉得无隙可寻,悄然退出了纠缠……
记者向舰长樊继功索要胜战的“密钥”。他笑而不答,指了指营区主干道边那排醒目的红色大字:不怕狂风恶浪,不怕流血牺牲,不怕任何敌人!
在某驱逐舰支队的军史馆,樊继功与记者一同重温了这支部队的战史。这个驱逐舰支队的前身——海军某护卫舰大队,战功赫赫,英雄辈出,声名远播……
站在记载着这支部队辉煌战史的展板前,樊继功告诉记者,去年3月15日,支队举行了“深蓝之剑”授剑仪式,每一名全训合格舰长都从支队领导手中接过了用花纹钢打造的“深蓝之剑”。
“深蓝之剑”寓意深远:剑长80厘米,时刻提醒持剑者牢记支队担负的8项使命任务;柄长12.26厘米,意为支队成立日是12月26日,这也是海口舰代表中国海军首批赴亚丁湾护航出征的日子……这些数字提醒官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那天,樊继功用右手将“深蓝之剑”举于胸前。这位舰长不仅掂量出了这柄有形之剑的分量,更掂量出了这柄利剑所承载的精神和传统。
那一刻,樊继功面向军旗,庄重地宣读了海口舰誓言:聚气凝魂,忠烈断金,练胆砺性,势必打赢,剑指深蓝,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