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因水流形酷如“甪”字,故又更名为“甪直”。 视觉中国 图为什么叫做“甪直”?这是许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都会提出的问题。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酷如“甪”字,故又更名为“甪直”。为此,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栏目以“山”、“海”、“古镇”为主题,为读者朋友们制作了三份目的地清单。不想“人从众”,那么不妨去看看这些人少景美的宝藏目的地吧!江苏·甪直古镇尽管与同在苏州的周庄、同里,以及浙江的乌镇、西塘和南浔,被并列称为“江南六大古镇”,甪直这个名字于许多人而言却仍然显得陌生。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

【编者按】前不久刚刚结束的清明小长假送走了第一波旅游热潮后,“史上最热的五一黄金周”已经到来。

据支付宝开放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出游需求或迎来强劲复苏,节前出游相关服务的搜索热度攀升,“酒店预订”、“景区门票”相关搜索量相比去年分别暴涨8倍和15倍。携程旅行网也发布预测报告显示,机票、门票、酒店等预订量已显著超过2019年同期,全国客流量将达2.5亿人次。

“五一”小长假来临,“去哪儿旅行”自然是令人头疼的话题,而如何避开人潮汹涌的客流,独享一片清净和闲淡,更是让人伤透了脑筋。

为此,澎湃新闻私家地理栏目以“山”、“海”、“古镇”为主题,为读者朋友们制作了三份目的地清单。不想“人从众”,那么不妨去看看这些人少景美的宝藏目的地吧!

江苏·甪直古镇

尽管与同在苏州的周庄、同里,以及浙江的乌镇、西塘和南浔,被并列称为“江南六大古镇”,甪直这个名字于许多人而言却仍然显得陌生。

为什么叫做“甪直”?这是许多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都会提出的问题。甪直原名为“甫里”,因镇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后镇东有直港,通向六处,水流形酷如“甪”字,故又更名为“甪直”。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

因水流形酷如“甪”字,故又更名为“甪直”。 视觉中国 图

甪直素以古桥众多而闻名,历来就有“七十二座半”的说法。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盛赞其为“中国桥梁历史博物馆”,至今甪直仍然完好保存着自宋至明清的古桥近40座。因此到这里游玩,一定要欣赏一下这些造型各异的古桥。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

甪直素以古桥众多而闻名,历来就有“七十二座半”的说法。 视觉中国 图

苏州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也在甪直留下众多遗迹。镇内的保圣寺建于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唐会昌五年(845年)因唐武宗灭佛而被毁,于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建。寺内有唐代著名雕塑家杨惠之所塑的九尊泥塑罗汉,虽历经千年苍桑,却仍保存完好。

晚唐著名文学家陆龟蒙曾隐居于甪直,保圣寺之西至今仍存有陆龟蒙的衣冠冢,墓前立有“唐贤甫里先生之墓”的碑石。另外,从1917年春,叶圣陶在甪直生活了四年,这里还有叶圣陶纪念馆,展厅用资料和照片详实记录了叶老生平事迹,收藏了叶老部分遗物,还有叶圣陶墓。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5)

保圣寺建于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距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 视觉中国 图

浙江·皤滩古镇

皤滩古镇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自唐以来这里便是著名的盐商之埠。海盐晒成之后,通过浩浩荡荡的商船逆流而上,直抵皤滩,然后改成身背肩扛,由苍岭古道运往浙西以及内陆省份。久而久之,皤滩遂成浙南重镇。如今虽然已难觅往昔的繁华盛景,但千年历史的沉淀却让皤滩古镇变得更加迷人。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6)

皤滩古镇自唐以来这里便是著名的盐商之埠。 视觉中国 图

古镇主街是一条“龙”形古街,用鹅卵石铺成,自西向东,曲曲折折蜿蜒数里,龙头所对的地方正是重要的水路通道的汇合之处。据说这样的设计是求阴阳调和、人财两旺的意思。

“龙”形古街两旁保存了自唐宋以至明清和近代以来的众多古建,既有普通民宅、商铺,还有赌场、春花院。从这些精美的古代建筑中,可以依稀想象当年的商业之盛。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7)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8)

古镇主街是一条“龙”形古街,用鹅卵石铺成,据说这样的设计是求阴阳调和、人财两旺的意思。 视觉中国 图

距皤滩古街不远,还有一处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学府——桐江书院。南宋大儒朱熹曾为书院题名,并遣子就学,使之名冠江南,号称“江南第一书院”。

书院前还有朱熹当年手植的两棵苦槠树,据说植苦槠树于书院前,暗含《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寓意。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9)

桐江书院。 资料图

皤滩无骨花灯是当地一大特色,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起源于唐代的花灯没有骨架,全由用绣花针剌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制作精美,古朴典雅。

试想一下,在暮春时节的夜晚,漫步于花灯点亮的鹅卵石古街之上,是不是十分浪漫呢?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0)

皤滩无骨花灯。 视觉中国 图

浙江·廿八都古镇

廿八都古镇位于浙西江山市,北宋年间在浙南地区设都四十四,此地排行“第二十八”,故得名“廿八都”,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1)

廿八都古镇

别看古镇藏在深山里,如此低调,这里过去曾是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因为从此地西行不远即入江西,向南不远则又入福建,所以当地人常常形容这里是“一脚踏三省”。

到了清代,这里逐渐成为商旅要道,溯钱塘江而上的船只装载着来自江浙的布匹、日用百货到江山码头,然后转陆路运往闽、赣。从闽、赣来的土特产也要从这里输送到金衢沪杭各地。

廿八都作为交通枢纽,鼎盛时期,商行店铺、饭馆客栈林立,热闹了数百年之久。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2)

这里过去曾是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 资料图

廿八都保存有一条长约2公里的明清古街,有36幢古民居建筑,以及孔庙、大王庙、文昌阁、万寿宫、真武宙、忠义祠、观音阁、老衙门、新兴社等11幢古代公共建筑。古建筑不仅数量多,保存还完好,建筑风格更是融入了浙式、闽式、赣式,甚至还有西洋式风格。

在众多的寺、庙、宫、殿中,以大王庙规模最大,孔庙最雄伟壮观。这座建于清末宣统年间的孔庙占地1500余平方米,共计三进三天井,正殿为两层重檐歇山顶楼阁,四面飞檐出挑,十分高大雄伟。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3)

明清时期古建筑 视觉中国 图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4)

文昌庙 视觉中国 图

廿八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民俗风情奇异独特,至今仍保留着“联刀肉”、“挑担礼”、“风炉仔”等独特的民俗礼仪。另外,廿八都还有“方言王国”和“百姓古镇”之称,镇上有9种方言和130余种姓氏。

(延伸阅读:蒲松龄笔下的妖怪肆虐之城,围棋顶尖高手也前来朝拜)

安徽·查济古村

皖南宣城的查济古村始建于唐初,兴于宋元,至明清而达鼎盛,繁荣时期人口号称十万。如今,这里依然保存着元明清三代的古建筑270余座,是我国目前为止保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5)

查济古村。 视觉中国 图

“德公厅屋”是查济唯一残存的元代建筑,位于村中水郎巷,因历代均有损毁,现仅存100平方米,屋内最为珍贵的是16根非常少见的楠木柱,粗矮浑圆,显示了当时所有者——查氏家族的财富和地位。民居的外形大多是青砖黑瓦,但古雕、砖雕、木雕也随处可见,花鸟、禽兽、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6)

青砖黑瓦白墙。 视觉中国 图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7)

“德公厅屋”是查济唯一残存的元代建筑。 资料图

据了解,查姓家族人才辈出,明清两朝,七品以上的官宦就达一百二十九人,更不乏富商巨贾。当代武侠小说家金庸(查良镛)就是这里查氏家族的后人。

跟许多江南古镇一样,查济古村也具有“推窗见河,开门走桥”的独特风情。据说,村里原有108座桥,虽然现在风采不复从前,却仍存有15座小石桥。其中一座名为“红楼桥”的拱形石桥,据说在明代时,桥上曾建有三层小红楼,文人雅士常常在此饮酒、品茶。如今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也吸引着许多美院学生前来拜访。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8)

据说,村里原有108座桥,虽然现在风采不复从前,却仍存有15座小石桥。 视觉中国 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距离查济十几里路程的桃花潭。天宝十四年,李白游历此处,留下了那首流脍炙人口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因此来查济,不防乘一叶扁舟,追寻一下诗仙的足迹。

(延伸阅读:循着李白的足迹游宣城)

江西·瑶里古镇

说起“瓷都”景德镇,很多人不会陌生。但是如果说起制作瓷器的“高岭土”来源于何处,就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了。这种让中国瓷器大放异彩的矿土实际上就来自于距离景德镇不远的一个古镇——瑶里,因最早在瑶里的高岭村发现而得名。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19)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0)

瑶里古镇。 视觉中国 图

瑶里古镇位于景德镇市浮梁县东部,古名“窑里”,远在唐代中叶这里就有生产陶瓷的手工作坊,因瓷窑出名而得名。直到本世纪初,瓷窑外迁,“窑里”才改名为瑶里。

历经宋元明清,一座座古窑建在山青水秀的河岸边,熊熊的窑火曾映红过山间的夜色。如今虽然瑶里已经不再制瓷,但是古窑址犹存,使人依稀想见当年陶瓷艺人所创造的灿烂文化。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1)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2)

古镇内还保存着古窑址。 视觉中国 图

如今这里还保存着相对完好的古村落,数百幢明清古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瑶河两岸,一律的徽派建筑风格,马头高翘,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其中有一座清代建筑,后来还成为了陈毅故居——据说1937年、1938年,陈毅两次到瑶里指挥红军游击队改编事宜时,就工作生活在这里,后来还在此成立了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

目前,故居中陈列着一些革命遗物,古镇上保存有其他红色遗迹。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3)

梅岭红军桥。 视觉中国 图

福建·塔下村

网络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的卫星在中国福建地区发现有大量类似于“导弹发射井”的建筑,因此大为紧张。后来美国人才搞清楚,原来这些奇特的圆形建筑其实只是福建特有的一种民居——土楼。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4)

塔下村 视觉中国 图

土楼是中国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如果你想要看正宗的土楼,那就一定要到漳州的南靖,而到了南靖就一定要到塔下村。

塔下村构筑于“两山夹水、铁扇关门”山川形胜中,溪流呈“S”形从山间穿过,土楼建筑沿溪流两岸分布,形态丰富、结合溪流形似太极,有着“太极水乡”的美誉。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5)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6)

塔下村形态各异的土楼建筑视觉中国 图

塔下村现在保存有四十多座形态各异的土楼建筑,有常见的方形、圆形土楼,更有围裙形、曲尺形土楼,还有外地水乡常见的吊角楼,高低不一,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溪流两岸。在众多土楼中,犹以有着“东倒西歪楼”之称的裕昌楼最值得一看。

裕昌楼始建于元末明初,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最大的圆楼,它最大的看点就是部分支柱左倾右斜,最大的倾角甚至达到15度,似乎是只要一阵风吹过来,它们就会轰然倒下。但是历经700年的风雨,裕昌楼至今仍安然屹立。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7)

有着“东倒西歪楼”之称的裕昌楼。 视觉中国 图

除了土楼,塔下村另一种让人称奇的景观是在张氏家庙德远堂前竖立的24座石旗杆,这是塔下村的地标。石旗杆是客家人特有的建筑形式,用以旌表族中考取功名的人,并激励后世子弟。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8)

石旗杆 视觉中国 图

广东·赤坎古镇

姜文导演的电影《让子弹飞》已成经典,也让其取景地广东开平的赤坎古镇为人知晓。

赤坎是一座具有350年历史的古镇,珠江的支流潭江横贯全镇,是典型的岭南水乡。与其他地方的古镇建筑不同的是,赤坎现存的街道建筑大多由20世纪初华侨出资兴建,600多座骑楼依水而建,中西风格混合,侨味十足,被誉为“岭南建筑奇葩”。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29)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0)

赤坎古镇

最能彰显赤坎这种建筑特色的当属古镇堤西路的“欧陆风情街”。早年旅美、欧的本地华侨将国外建筑图纸带回家乡,在罗马柱、圆拱形窗、浮雕等西式建筑特征中,融合了本地传统建筑风格,建造出一批中西合璧的楼房。这些沿路建筑充满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味道。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1)

欧陆风情街 视觉中国 图

开平以碉楼著称,而赤坎古镇则有着开平建造年代最早的碉楼——迎龙楼。这座碉楼由赤坎两大家族之一的关氏家族兴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楼顶为传统硬山顶式,风格拙朴,造型简洁,因没有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保存完好。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2)

开平建造年代最早的碉楼——迎龙楼。 资料图

除此之外,赤坎域内还有加拿大村、司徒美堂故居、南楼抗日遗址、邓一飞故居等建筑,相信在这里你能够体验到一种独一无二的古镇风情。

(延伸阅读:去大陆最南端的广东湛江寻找《隐秘的角落》)

贵州·岜沙苗寨

传说4000多年前,苗族的祖先蚩尤在逐鹿中原战败后,部落的一个分支便率部从黄河下游向西辗转迁徙,最后来到贵州大山深处的岜沙(在苗语中是“草木繁多茂盛”之意)定居,世代以狩猎和农耕为生。岜沙苗寨共有4000余户,仅十来户汉人,其余均为苗族,以“滚”为大姓。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3)

岜沙苗寨 视觉中国 图

岜沙男人以尚武为荣,平日里,猎枪从不离身,极擅长爬山打猎,至今仍保留着佩带火枪(岜沙持枪获得公安机关特别批准)、镰刀剃头、祭拜古树等古老的生活习俗。因此岜沙苗寨也被誉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4)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5)

至今仍保留着佩带火枪。 视觉中国 图

寨子里的芦笙堂(其实就是寨子边山腰的一个平坦之处)是岜沙的神圣之地,大凡寨上有重大祭祀活动都在这里举行,也是每年最重要的节日“芦笙节”的活动场地。那一天,岜沙的男女老少都会着盛装来此聚会,吹笙跳舞,庆祝丰收。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6)

芦笙舞 视觉中国 图

自从县里帮助岜沙开发旅游后,如今寨子组织了两支表演队,作为当地重要的创收项目,每日固定表演三场,向游客表演惊险刺激的“镰刀剃头” 、“打枪”和芦笙舞等内容。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在这里品尝到苗族特色饮食,酸汤鱼、烤香猪、羊瘪、牛瘪、香茅草烤鱼、凉拌羊(猪)血、油茶……体验舌尖上的苗族生活。

(延伸阅读:最后的枪手部落,树神信仰和守垴坡的夜)

四川·丹巴藏寨

“甜野男孩”丁真的走红,带火了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理塘。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甘孜还有一处绝美的世外桃源——丹巴。

丹巴位于甘孜东部,大渡河自北向南纵贯丹巴全境,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全县最低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5820米。在冰川雪线之下,散布着诸多藏族村寨,诸如中路、蒲角顶、大寨、甲居、巴底等。成百上千的传统藏式民居从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山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宛在云端。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7)

成百上千的传统藏式民居从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山区,层层叠叠。 视觉中国 图

在众多藏寨中,尤其以甲居藏寨和中路藏寨最为著名。甲居藏寨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是丹巴最具代表性的藏寨。藏寨从大金河谷层层叠叠向上攀援,一直伸延到卡帕玛群峰脚下。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8)

甲居藏寨风景 视觉中国 图

丹巴素有“千碉之国”,在各个藏寨中的散落着大量形态各异的古碉楼,构成了一幅独特的村落景观。石碉楼均为木石结构建筑,现存的石碉楼最早建于汉代。其中位于丹巴县城东南约5公里的梭坡又有着整个丹巴规模最大的古碉群,当黄昏时分金色的霞光洒在山间矗立的数十座碉楼之上,那种气势恢宏的景色一定会让你惊叹不已。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39)

各个藏寨中散落着大量形态各异的古碉楼。 视觉中国 图

四川·桃坪羌寨

桃坪羌寨,羌语称作“契子”,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杂谷脑河畔,距离理县城区40公里。整座羌寨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至今仍有98户人家居住。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0)

桃坪羌寨 视觉中国 图

寨子坐落在高山上,是由碉楼和民居合二为一的建筑群,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逐坡上垒,十分壮观,其间碉堡林立,雄浑挺拔。

两座碉楼均为9层,高约30米,呈四角形堡垒造型,逐渐向上收缩,其材料为片石和黄泥,据说修建时不绘图、不吊线、不用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把握,但建筑无比牢固,屹立两千多年依然不倒。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1)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2)

碉楼和民居合二为一。 视觉中国 图

桃坪羌寨内还拥有错综复杂的甬道,连接着8个放射状的出口,每户人家的相连相通,本寨人进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宫,具有很强的防御外敌的效果。

别看这座古寨如此偏远、封闭,地下还有完善的水网系统,据说流水来自远方雪山上的积雪,四季不断,永不干涸。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3)

穿着传统服饰的村民。视觉中国 图

北京·爨底下村

从北京城区向西90公里,在门头沟斋堂镇的群山环抱之间,隐藏着这样一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村落——爨底下村。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4)

爨底下村 视觉中国 图

“爨”字略显生僻,读作“cuàn”,原是炉灶或生火做饭之意。而爨底村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为去该村西北约一公里处,有一处险峻的山口,远望似灶,人称“爨头”。明代曾在此处的长城设置一座关隘,名叫“爨里口”(又称爨里安口)。爨底下村在此关隘下方,便因此得名。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5)

“爨”字略显生僻,读作“cuàn”,原是炉灶或生火做饭之意。 视觉中国 图

爨底下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古村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呈扇面形展开,从对面山上看恰似一个金元宝。村中保存着500多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所有的院落都是雕梁画柱,但有趣的是,每一户的门廊造型色彩、门钉个数以及门前台阶数都不相同,过去是以此来显示门第的高低。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6)

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 视觉中国 图

爨底下村海拔650米,四面环山,周围苍松翠柏,绿树成荫,犹如“世外桃源”。暮春之际,放下繁忙的工作,远离城市的尘嚣,爨底村的景色一定能让你陶然忘返。

山西·碛口古镇

山西碛口古镇位于晋陕峡谷中部,东依吕梁山,西滨黄河。碛,本意为高于水面的成片砂石。碛口过去原是临县的一个古渡口,湫水河与黄河在此交汇,因黄河水道猛缩导致大量泥沙积淀,无法通航,来往客商只能在碛口停泊转走陆路。

明清至民国年间,凭借黄河水运,碛口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享有“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誉。后来随着多条铁路线的开通,碛口逐渐衰落并被人遗忘,而这却意外保存了这座古镇的风貌。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7)

西滨黄河,碛口过去原是临县的一个古渡口。 视觉中国 图

在古镇上,主街现存不到3公里,由古老的黄河卵石铺成,老店铺、老房子上保留着明清风格的砖雕、木雕、石刻,古色古香。这些建筑完全依地形而建,主街道时曲时折。更有趣的是,古镇后街只有200余米,却转了十八道弯。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8)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49)

据说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碛口还是华北通往延安的主要运输口岸。当时镇内建有军工厂、军衣厂,为繁荣边区经济和解决八路军、解放军的物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东渡黄河夜宿于碛口,后转到西柏坡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现镇内保存有毛泽东东渡黄河纪念碑和路居处等遗址。

五一好消息:五一清单(50)

毛泽东东渡黄河纪念碑 资料图

漫步在这里,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一下走进了历史。

责任编辑:徐颖

校对:施鋆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