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工厂化养殖黑鱼:黑鱼控温养殖园区建设技术

工厂化养殖黑鱼:黑鱼控温养殖园区建设技术1.4 供电 园区能有380V供电线路通达。1.3 交通 园区周边能有连接国道或省道的宽度≥5m的乡村道路通达。1. 选址1.1 水源 园区附近≤50m内有通江三级河以上支流水源,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周边无影响养殖用水水质的污染源。1.2 水质 应符合 GB11067 和NY5051的规定,其中水体透明度30-40cm,pH 值 7.0-8.5,溶 氧 ≥3mg/L。河流水、地下水均可。地下水需要经过曝气处理后使用。

黑鱼控温养殖园区建设技术

_顾勇

本文就黑鱼控温养殖园区(基地)建设的环境条件、养殖池塘的建设、养殖温棚建造、进排水系统、相关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养殖尾水净化处理技术等提出了技术方案和要求。该技术方案适用于长江以北温寒地区,引进产于我国广东的温热带杂交鳢(为原产于香港的斑鳢(Channa macula‐ta (Lacepede)作母本,用山东潍坊的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 Can‐tor)作父本,通过人工杂交繁殖的子一代(f1)后代)在池塘中进行控温养殖。

江苏省如皋市黑鱼养殖被列为当地农业特色主导产业规划发展,2019年黑鱼产业经济总量达到15亿元以上,其中养殖园区(基地)面积达到千亩以上。为了规范养殖园区建设,确保基地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笔者根据当地黑鱼控温养殖基地建设的实际情况,结合目前国家关于水产健康养殖的要求,提出黑鱼控温养殖园区建设技术方案,仅供参考。

工厂化养殖黑鱼:黑鱼控温养殖园区建设技术(1)

1. 选址

1.1 水源 园区附近≤50m内有通江三级河以上支流水源,水质清新,排灌方便,周边无影响养殖用水水质的污染源。

1.2 水质 应符合 GB11067 和NY5051的规定,其中水体透明度30-40cm,pH 值 7.0-8.5,溶 氧 ≥3mg/L。河流水、地下水均可。地下水需要经过曝气处理后使用。

1.3 交通 园区周边能有连接国道或省道的宽度≥5m的乡村道路通达。

1.4 供电 园区能有380V供电线路通达。

1.5 土质 选择粘土或粘壤土地质地块建造池塘。

2.面积

2.1 园区总面积≥15hm 2 。

2.2养殖池塘面积≥10hm 2 。

2.3 尾水净化处理池面积≥1hm 2 (占 养 殖 水 面 积 的 比 例 ≥10%)。

3.池塘

3.1池塘口面面积2500-3000㎡。

3.2池塘走向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宜,长宽比5:3或6:4。

3.3池塘深度2.8±0.1m,水深2±0.1m。池底淤泥厚度≤20cm,池埂面宽5±0.1 m。埂面高≥最高水位线50cm。坡比1:2-2.5。

3.4池坡种草护坡。

3.5 池 塘 间 的 主 干 道 宽 度10±0.2m。

4.进排水系统

4.1采用独立供水水系,日最大供水能力≥15000m 3 。

4.2 供水管道铺设至每个塘口,设置阴井闸涵控制。管道规格为 Φ 300mm的PV管。

4.3进排水分开,池塘两端或对角布设。进水管位于池底以上2.5m,排水管平池底。

4.4进排水管均采用管壁钻孔进出水防逃工艺。防逃段管长1.3-1.5 m,孔径1.5±0.1cm。

5.温棚

5.1 结构布局

整体结构采取中心立柱钢架、钢丝绳相向牵拉网格布设塑料保温薄膜建造工艺。相邻的2口池塘合造1个棚。

5.2 温棚建造

5.2.1 温棚坐向随池塘方向。棚高(棚中心最大高度)在埂面以上 3.2±0.1m。棚门 2 个,位于棚中心线相向而开。门宽 2.5m 高3m。

5.2.2 中心立柱钢架梁用钢丝绳连接四周钢管打桩固定,成网格状棚架,双层聚乙烯绳网铺设覆盖塑料薄膜。钢丝网格间距:纵向(东西向)1m 横向(南北向)0.5m。聚乙烯网目15 × 15cm。主立柱线位于相邻池塘池埂中心线偏背阳面 1m。柱间距 4m。立柱垂直设置,立柱打入地下深度2.2m;周围固定为两道钢管埋入地下打桩向外倾斜固定,倾斜水平夹角35±1°,下桩时内道桩线位于塘边线外1.5m 一线(钢丝绳)一桩,外道四线一桩,内外道桩线间距1m,打桩深度2.0 m。

5.3材料

5.3.1 立 柱 、主 梁 6m × Φ110mm镀锌钢管。

5.3.2 固定桩 3m ×Φ 48mm 镀锌钢管。桩管的顶端打一过壁小孔,孔径 Φ 6mm,用来牵拉钢丝。

5.3.3聚乙烯绳 Φ 3.6mm。

5.3.4塑料薄膜选择加强型耐用聚乙烯三层复合长寿流滴膜,厚度10丝(0.1mm)。

5.4 安装

5.4.1 打桩 按设计要求逐一打桩。

5.4.2 主梁固定 用扣件、螺丝等将主梁固定在立柱上。

5.4.3 拉钢丝铺设聚乙烯绳网及覆盖薄膜。先横向拉丝固定在周边桩上。铺设第一层聚乙烯绳网,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再铺设第二层聚乙烯绳网,最后纵向拉丝固定。池的南北两底端各留出10m塑料薄膜不用钢丝固定,以方便在需要的时候揭开塑料薄膜对池塘温度进行调控。

6.养殖机械

6.1每口池塘配备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和 1.5 千瓦水车式增氧机各1台。

6.2每口池塘配备2千瓦投饵机1台。

7.其它配套设施

7.1饵料台(可配投饵机)

7.1.1 规格宽2m,长4m,面积8m 2 。水中高度2.5m。

7.1.2 架设 使用 Φ 48mm 的镀锌不锈钢管链接成架,其上铺设4cm厚度的木板或1cm不锈钢板而成。

7.1.3位置。在池塘纵向中心线池塘边设置。

7.2安全防护设施

7.2.1护栏。用钢丝网加立柱固定建造园区外围护栏,高度≥2m。

7.2.2监控设施。配置全天候全视角互联网安全监控系统。

7.3 按需要建造道路、停车场。

7.4 按需要配套建设活动式简易仓储、检验(测)等生产生活办公用房。

8.养殖尾水净化处理

8.1净化处理面积≥养殖面积的10%。

8.2养殖尾水净化处理采用国家农业农村部2019农业主推技术之淡水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化综合治理技术 — —“三坝四池”湿地生态净化处理技术。

8.3 养殖尾水达到SC/T9101-2007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或循环使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