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如何与独立型小学生相处,还在饱受家校群的

如何与独立型小学生相处,还在饱受家校群的被吐槽的微信群神马?觉得内容长?拉到底部直接留言说出你的烦恼,小来陪你聊聊!老师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在解决的过程中,家长又是怎样配合的呢?跟随小来一同学习一下吧!

如何与独立型小学生相处,还在饱受家校群的(1)

关注来说口才,成为小小领袖

现在,“家校微信群”已经成为每个班级不可缺少的互动平台。

在方便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同时,“家校微信群”也给家长、老师的生活带来不少烦恼。

那么究竟有那些烦恼呢?

老师们又是怎样解决的呢?

在解决的过程中,家长又是怎样配合的呢?

跟随小来一同学习一下吧!

神马?觉得内容长?拉到底部直接留言说出你的烦恼,小来陪你聊聊!

被吐槽的微信群

家长:“刷屏”、“攀比”成风

@清风拂晓:总有妈妈把孩子的照片拍好多放上去,还不停地聊天刷屏,老师发的重要消息都被刷没了,要看通知还得一条条往上翻,而且上班时也总想看看,弄得心不在焉的。

@米粒妈妈:最怕个别家长不顾别人感受乱发炫耀贴,尤其是到了节假日,带着孩子满世界飞的感想、照片充斥群里,还有的会时不时贴出自己的孩子又考了什么级、又拿到了什么获奖证书,无形中攀比感觉就上来了。

老师:打扰工作、管理繁琐...

@COCO老师:我们有个班级群,平时很多家长老是发微信问:“老师,我孩子现在干什么呢?”“老师,我孩子睡了吗?”“老师,我孩子喝了多少水?”等等问题。有些还要求拍照发上去。

这样真的很打扰老师的工作。如果每个家长都要老师这么回复自己家孩子的问题,全班那么多孩子,老师简直不要工作了。

@南岸曾老师:我曾考虑关闭班级微信群,有的家庭不仅爸爸妈妈,连爷爷奶奶都加进来,一个班40个学生,平均一个学生加3位家长,群里就超过100人,组织机构庞大,管理起来很繁琐。

@David Zhang:本来工作8小时内,需要上课、改作业、开会、做教研,就像打仗一样,班级微信群建立后就不得不花下班时间去维护。

@黄三疯:今年接手一年级新生,家委会组建了班级群,我也加入其中。

可是每次我在微信群里说一句话,就有大批家长回应: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太棒了!谢谢老师!即使提醒不用回复,也有人视而不见,让人实在哭笑不得。

好老师管群有方

化被动为主动

不管家长还是老师,对家校微信群的建立,大多觉得是有必要的,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瑕疵”,可以一步步修正、完善。

下面就是一些优秀老师的微信群管理经验:

1.群主一定要是班主任

一位资深班主任说,家校群的群主,一定要是班主任。不要把组建工作推给家长朋友。因为只有群主才可以“@所有人”,这样班主任的通知发出后,家长手机才会有信息提醒。

而为了避免过多的信息造成的理解偏差,群中每个人的对话,要注明“@XXX”。

2.明确交流时间段

广州荔湾区某小学的一位班主任表示,最好要与家长明确家校群的互动时间,为自己划出私人空间。

“我会告诉家长,晚上8:30以后就别在群里发消息了,以免打扰大家休息。如果遇到特别重大的事情,可以发短信问我。”

该班主任还表示,自己每次在发完通知后,都会加上“不必回复,以免刷屏”的字样,久而久之家长们就形成好习惯了。

3.关怀全体的同时捕捉个体

有老师说,在群里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所公布的内容要面向全体,比如作业标准、校运会安排等所有关于学生的事情,可通过群尽快地让所有家长知悉。

其次,天气温馨提示等内容,也非常适合在群里发布。

同时,老师也可以发挥社交媒体传播快速的特点,满足学生家长关注自己孩子的愿望。

比如,校运会时,老师可以多捕捉每位同学的精彩瞬间,传到群里,这样每位家长都可以看到自家孩子,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

4.互动内容划清底线

永康一所幼儿园家长们发放了一张“班级微信群公约”。在公约里,罗列了十四条规定。

公约里提倡的内容:交流亲子活动内容、为班级活动献计献策、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教育理念和方法、推荐优质教育资源或好文、报道班级的正能量新闻等。

公约里禁止的内容:如不发不文明的语言和图片以及网络游戏链接、不发涉及影响班级团队氛围的内容、不发聊天争吵内容、不发涉及人身攻击的内容。

5.做好隐私保护

有老师做出了这样的温馨提示:微信群管理中,要注意保护学生、家长及老师自己的隐私。

比如在修改家长在群中的昵称时,最好不要要求家长申明与孩子的关系,要保护不同家庭结构中孩子的隐私。

6.不在微信群中布置作业

一位老师这样说,开学初,我们就明确跟家长交代,不要在班级微信群帮孩子问作业,老师也不会在群中发布作业。

有些孩子课堂上布置作业时,不抄也不记,回到家以后才吵着让爸爸妈妈通过班级微信群问同学,久而久之,会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依赖于微信群问作业的不良习惯。

因此作业要由学生自己记录(即便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让孩子从小明白自己要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7.及时发现家长的诉求

老师发现,当孩子在学校和其他孩子产生矛盾时,个别家长为了引起教师的关注,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会在微信群里发布一些言论和相关图片,给教师施加压力。

每当这时,老师就应该主动和双方家长私底下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真实情况,及时处理,化解矛盾。

8.QQ建群,为微信群“减负”

佛山顺峰小学一年级某新班建立了两个不同功能的群,一个是QQ群,一个是微信群。

班主任老师明确QQ群用于老师发布作业和通知,并存放资料、照片;微信群可用于家长沟通交流。

对此,该班级班主任吴老师表示,如果没有一个平台让家长交流,班集体也会缺失活力和凝集力。

但是,在同一平台让家长交流,老师又发通知、家长又交流,那就老师累,某些不喜欢热闹或工作忙的家长也累,建立两个不同功能的群就可以将此问题迎刃而解。

9.敏感信息慎公布

微信群在方便家校沟通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公开性。最好不要在群里公布学生成绩、排名等敏感信息,这可能会伤害一些孩子的自尊心,同时让家长感到不舒服。

如果有学生出现违规违纪现象,不要通过班级微信群发表批评或教育言论,应一对一单独沟通。

10.保证其他沟通渠道的畅通

微信群对群里的家长们也带来一些“骚扰”。

如果有家长拒绝或不会使用微信,老师会采用可行的方式与有关家长单独交流,确保不让任何孩子和家长“掉队”。

老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家长摆正观念,微信群等网络工具只是承担部分家校沟通的功能,它有优势,也有弊端,遇到微信群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方式能够沟通,不必在群内引起舆论恐慌,这样家长对微信群的依赖度也会有所降低。

创新玩法“反客为主”

除了便捷的沟通功能,家校微信群一旦运用得当,就能成为班级管理的“神器”。

跟小来看看这几位老师的班级群创新玩法吧!

11.来,我们“看图说话”

遇到学生没有完成值日工作时,你会怎么办?来,我们看看这位老师的“妙招”——

“我发现有一天,因为值日组长的家长急着带孩子回家做饭,导致孩子没有完成自己的工作。如果,我在家长群中指名道姓地指出某某家长不好,家长的面子肯定挂不住。”

于是,我就晒了一张带有文字的图到群里:

家长群收到众多回复:

“沈老师说得对,小孩子就该锻炼”

“一定配合!”

“我们家孩子值日的时候,我一定督促到位……”

第二天,我在群中反馈,附言:想想昨晚的一幕,不禁要感叹孩子的潜力无穷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都用同样的方式记录下孩子们的值日工作,并在群中做反馈,同时在班会课与学生做评价。

学生看到这样鲜明的对比图,对于什么样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家长看到这样的评价图,更有兴趣与我配合完成孩子的引导工作。

12.微信播报促华章

除了晒图片,这位老师开始玩起来“语音播报”——

要让家长们的心放下来,让他们信任学校,信任新的班主任,就得让他们在班级中有参与感、存在感。

微信有一分钟语音传播功能,于是,我灵机一动,建立了班级“每日八点钟新闻播报”政策。

每天晚上八点钟,由三名孩子——一名班委和两名同学,各进行一分钟微播报,全面总结介绍班级的各种情况。邀请家长定时聆听,鼓励家长评论。

一分钟播报,其实对学生的考验是很大的。不信你试试,一分钟,要把话说好,要有主题,要有层次,要内容丰富得体,还要表现自己的风格特色,很难。

既是口语训练,也微作文训练;既是思维训练,又是情感训练。短短的一分钟,家长既能了解聆听,孩子又能得到锻炼。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13.让班级朋友圈“活”起来

如何使家长能利用空余时间轻松了解孩子们的在校生活?这位老师利用班级微信朋友圈巧妙化解这个问题——

我在班级朋友圈建立了“班级快讯”栏目,可以随手拍下学生活动的视频和照片上传微信圈,配上说明文字发出去,让家长在方便时打开我的微信,可以浏览、下载和保存和孩子相关的照片等。

班级有的同学的父亲在国外工作,他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看到儿子在国内的学校生活。

为了全面展示班级同学的面貌,推出了"看见·每一个"栏目,默默无闻的尽责组长王俊清,背诵能手王炫程,昆虫大王邱伟霖,小发明家黄梓洋,小科学家田皓祯……

这些既能让家长认识到班级各方面优秀的学生,也能让家长、孩子们对班级更有信心,让集体更有凝聚力!

嘿!

你有没有认真看完呀,还是直接留言你的烦恼来了?

无论哪种,小来都欢迎。么么哒!

感谢你的关注和认真学习,如果能看到你的留言就再好不过了!

文章部分内容有删减,来源 | 星教师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排版 | 小来

(文章部分内容出自重庆巴蜀小学田冰冰、深圳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鼎太小学陶红霞老师等)

来说口才

努力满足你想看的

慢慢倾听你想说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