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夜来香个人简历,夜来香背后的故事与承诺:陈海燕追述与黎锦光的忘年交

夜来香个人简历,夜来香背后的故事与承诺:陈海燕追述与黎锦光的忘年交1983年相识之后,她与77岁的黎锦光老人,还有同样高龄的昔日上海百代男歌手代表人物、周璇前夫严华,每个周末都在严华位于华亭路的家里聚会。严华弹琴,黎锦光指点,严华的太太做点心给大家吃,他们欢乐地唱着昔日里风行上海流行东南亚的时代曲。从《采槟榔》唱到《闹五更》;从《四季相思》唱到《花月良宵》。周末歌聚可叹是一首歌真有一首歌的命运!《夜来香》写好后,百代的歌后们大多来试唱过,然而黎锦光写歌时尽情挥洒去了,没有考虑到音域问题。小调细嗓的歌手无法挑战这首神来之笔。找不到合适歌手,一度他也放弃这首歌了,将稿纸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清洁大姐不知情,以为是误扔,又将它拾起,抚平,无意中拯救了这首歌。后来,伪满洲来的李香兰到百代,看黎锦光的创作,拿起这首《夜来香》,随意唱起来。一下震惊四座,也将她自己惊了个满怀,这歌太好听!其中的高音,非学习过歌剧、擅长花腔女高音的李香兰来唱不可。李香兰唱了这首《夜来香》

夜来香个人简历,夜来香背后的故事与承诺:陈海燕追述与黎锦光的忘年交(1)

两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得主,因《江姐》、《芳草心》等歌剧享誉沪上的歌唱家陈海燕,即将带着她最新出版的唱片《子燕海上——承诺(黎锦光作品集)》现身上海书展举办签售活动。歌剧歌唱家出爵士流行翻唱专辑,是跨界?是玩票?非也,这背后有一个关于“承诺”的动人故事。

夜来奇香

那是1984年的一天,陈海燕和黎锦光坐在徐家汇公园小红楼(昔日英商百代唱片办公楼)大厅的一隅。聊着往事与音乐,临近夜晚,空气中忽而传来阵阵奇香。陈海燕被这股香气袭倒,问黎锦光:“这就是你歌里写到的夜来香吗?”77岁的黎锦光老人笑笑说:“这是晚香玉,也被叫作夜来香。”然后,他与她讲起了尘封近半个世纪的往事,那首传遍了世界的《夜来香》究竟如何而来。

——30年代,上海是世界五大繁华都市,是远东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电影与流行乐的发源地。当时英商百代率先在上海开办公司,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时代曲风行沪上,辐射东南亚,也捧出周璇、姚莉、龚秋霞、白虹、李香兰等一系列时代曲歌后。陈歌辛、姚敏、黎锦光等则构成了百代幕后强大的创作班底。那年,也是一个夏夜,风华正茂的黎锦光在小红楼一楼工作,晚风里吹来一阵异香,正是晚香玉,而他面前的桌子上,不知是哪个有情调的同仁,将一支夜来香插在了咳嗽药水瓶里。香味与画面顿时触发了创作灵感,他在口中哼起“啦啦啦啦”的旋律,怕给忘了,赶紧记下。没有纸张在身边,他打开一包香烟,将包装锡纸摊开速写。《夜来香》曲谱的雏形,这样诞生。

可叹是一首歌真有一首歌的命运!《夜来香》写好后,百代的歌后们大多来试唱过,然而黎锦光写歌时尽情挥洒去了,没有考虑到音域问题。小调细嗓的歌手无法挑战这首神来之笔。找不到合适歌手,一度他也放弃这首歌了,将稿纸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清洁大姐不知情,以为是误扔,又将它拾起,抚平,无意中拯救了这首歌。后来,伪满洲来的李香兰到百代,看黎锦光的创作,拿起这首《夜来香》,随意唱起来。一下震惊四座,也将她自己惊了个满怀,这歌太好听!其中的高音,非学习过歌剧、擅长花腔女高音的李香兰来唱不可。李香兰唱了这首《夜来香》,《夜来香》也成了李香兰毕生的代表作……

“所以,这首歌才不是后来的人说我为了讨好日本人写的!”80年代,桑田沧海之后,黎锦光老人忿忿地对陈海燕说。新中国诞生后,他没有像很多旧时艺文界的人那样南下香港,而是留在上海投身新社会建设。但世事弄人,后来的各种斗争里,他竟因为昔日的歌曲创作吃尽了苦。

而陈海燕与黎锦光又是怎样机缘巧合相识相知?从小学习京剧,十几岁改攻歌剧的陈海燕, 80年代在流行歌曲开始复苏的大环境下,试唱流行曲,因为在一次演出中演唱了黎锦光的三首创作,得到了黎锦光的欣赏和喜爱,他们结为了忘年之交。

周末歌聚

1983年相识之后,她与77岁的黎锦光老人,还有同样高龄的昔日上海百代男歌手代表人物、周璇前夫严华,每个周末都在严华位于华亭路的家里聚会。严华弹琴,黎锦光指点,严华的太太做点心给大家吃,他们欢乐地唱着昔日里风行上海流行东南亚的时代曲。从《采槟榔》唱到《闹五更》;从《四季相思》唱到《花月良宵》。

陈海燕难忘黎锦光对她的点拨。“时代曲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相貌,一个年代的文化,市井文化。”老艺术家经历沧桑,艺术气质与文化风骨不改。严华呢则几十年如一日老克勒做派,干净体面,头发虽然稀疏了,总要用钻石牌发蜡做头型,还经常“批评”黎锦光不那么讲究。

陈海燕天真地和严华老人八卦:“听说你当年打周璇啊?”严华倒也不恼,反问她:“周璇是我的妻子,半夜十点给人约了出去,我是不是要陪着?大半夜不回来,我是不是要催,说话重了点,动作大了点,传出去就说我打她。这些小报的捕风捉影,能相信吗?”陈海燕连忙摇头,温雅如玉的严华,怎么可能是个家暴者呢?

他们在门户紧闭的家里唱着当年周璇唱过的歌,而因为与黎锦光、严华的相识、合作,催生陈海燕录制了《香格里拉》、《好时代》两张翻唱专辑。在当时,创下了高达数十万的销售数字,也惊动了东南亚。新马港台的华人对时代曲、对黎锦光严华那一代的老上海音乐人本就念念不忘。透过这些老歌新唱,外界知晓了黎锦光的近况。新加坡的媒体来到上海对黎锦光和陈海燕进行采访,他们的合影一起登上了《联合早报》。远在日本的李香兰联系上了久违的老友黎锦光,带他去日本举办了《夜来香》歌迷见面会。这些,给在文革里吃了不少苦的黎锦光带来了最后的安慰。

实现承诺

让人遗憾的是,当年社会风气毕竟保守,文革虽然结束,遗风仍在。陈海燕与黎锦光、严华的周末时代曲歌友聚会,很快引起外界的议论纷纷,靡靡之音、有伤风化,说什么的都有。如今的年轻一代难以想象,走过那个时代的人才懂,严华家被居委会造访,说影响了周边环境,陈海燕的家庭也受到了一定压力。不得已,他们每周末的欢聚终止了,与两位时代曲老人的交集,渐渐散了。

上海人后来了解陈海燕,因她是上海歌剧院的台柱子,是两届白玉兰奖得主,是《江姐》、《芳草心》主演。那一段80年代与黎锦光、严华有关忘年交的往事,随着时代列车,轰隆隆开走了。

几年前,陈海燕退休了。暂别了奉献光阴数十年的歌剧舞台,渐又重拾起青年时代的爱好,她唱起了当年就喜欢的歌。带着《夜来香》、《龙华的桃花》这些经典旋律,她跟着老上海乐队去香港演出,在上海音乐厅做专场音乐会,又将时代曲欢唱起来;只可惜当年还一起欢唱的黎锦光、严华,不敌岁月,已经离开人世。

今年,陈海燕的新唱片《子燕海上——承诺(黎锦光作品集)》问世,是重拾一份美好,也像是实现当初对黎锦光的承诺。陈海燕永远忘不了黎锦光老人对她的寄语:“希望你原词原味、原腔原调再在上海将它们唱出来。不要去拔高撑大,就像是与人说话一样地歌唱,这些时代曲是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相貌,一个年代的文化,市井文化,人们会喜欢的。”

陈海燕将携《子燕海上——承诺(黎锦光作品集)》于8月21日9:30在上海展览中心西阳光篷活动区签售)

源自《上海电视》周刊记者/甘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