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论语100句,论语青春版18孔子给众弟子的操行评语
孔子的论语100句,论语青春版18孔子给众弟子的操行评语孔子认为子贡是一个有用的人,用珍贵的礼器“瑚琏”来形容他,当然不会是贬义,这是对子贡的肯定。可深一层想,孔子在《为政第二》里的确说过“君子不器”。子贡也的确非常能干。可以说,是他首次将“儒”和“商”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的儒商这个特殊群体,并且达到“亿则屡中(对行情一猜一个准)”“义利双赢”的最高经商境界。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rǔ),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名列“孔门十哲”的子贡,是孔老师班上最能干的学生之一。他一面经商,一面从政,一面跟孔子学习。他能言善道,见多识广,相当于孔老师班的财务委员兼班长兼“言语科”的课代表。有一天,子贡问老师孔子:“老师,在您看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你呀,好比是一种器皿。”子贡又问:“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你就像是宗庙里贵重而华丽的瑚琏。”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把一个人比作“
撰文 | 王来宁 责编 | 廖玥
大家好,我是来宁老师。今天我们来解读《论语·公冶长第五》第4、7、11、12四则,孔子给众弟子的操行评语。
《公冶长第五》里,孔子对很多学生进行了评价。这一集我们先来看看孔子和子贡、子路的一些评价。他们师生互动日常比较有趣。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rǔ),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名列“孔门十哲”的子贡,是孔老师班上最能干的学生之一。他一面经商,一面从政,一面跟孔子学习。他能言善道,见多识广,相当于孔老师班的财务委员兼班长兼“言语科”的课代表。有一天,子贡问老师孔子:“老师,在您看来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你呀,好比是一种器皿。”子贡又问:“是什么器皿呢?”孔子说:“你就像是宗庙里贵重而华丽的瑚琏。”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把一个人比作“瑚琏”,当然是在比喻这个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瑚琏二字常常用作人名,寄托家长厚望。比如,《红楼梦》中的琏二爷贾琏。
子贡也的确非常能干。可以说,是他首次将“儒”和“商”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的儒商这个特殊群体,并且达到“亿则屡中(对行情一猜一个准)”“义利双赢”的最高经商境界。
那就不对了,孔子不是讲过“君子不器”吗?瑚琏再怎么贵重它也是一个“器”啊,说你是东西,即使再高级也不是赞美,我怎么觉得孔老师的这句表扬挺腹黑的呢?孔子认为子贡是一个有用的人,用珍贵的礼器“瑚琏”来形容他,当然不会是贬义,这是对子贡的肯定。可深一层想,孔子在《为政第二》里的确说过“君子不器”。
这里这样说,当然不是讽刺子贡不是个君子,这是不合师生之道的。更好的理解是:孔老师委婉地指点自己的爱徒,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有用的人是不够的。
孔老师这个“瑚琏之器”的评价,既是对子贡的肯定,也是对他的期许。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孔老师的理想当然是恢复“周礼”,改变这个已经“礼坏乐崩”的春秋时代。但同时他也很清楚这个理想并不能在现世实现,所以,孔老师有一天发牢骚,说:“如果我的主张在当今的社会行不通的话,我就乘上木筏子出海去。到时候,能跟随我一起去的,或许只有子路吧!”
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老师终于知道我对他的深情厚谊、不离不弃了。可是看到子路这么欣喜得意,孔老师忍不住又讽刺了他一句:“子路啊,你的勇气超过了我,其他就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了。”
唉,日常怼子路系列啊!
子路很热爱自己的老师,尽管老师从来没有停止对他的批评。当然更加令人赞叹的是孔子的坚持:他从来没想过像后来苏秦、张仪等等纵横家一样,为了求职、为了取得功名富贵而改变自己的主张。他宁可选择被全世界抛弃,也不放弃自己的志向,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更让人敬佩!
孔子说子路“无所取材”,是不是很看不上子路啊?
“无所取材”这个句子,共有三种理解:
一是,认为“材”是木材,说是孔子以为子路真的准备跟自己到海外去,便说,“没地方去找木材”;
二是,认为“材”就是“裁”,说是子路太勇猛了,不知道节制、检点;
三是,认为“材”是语气词“哉”,说是子路除了好勇的优点外一无所取。由,你除了有勇气还有啥。
杨绛回忆说,钱钟书曾问过她:“你觉得吗?孔子最喜欢子路。”孔子最爱重颜渊,却偏宠子路。
孔子对其他弟子总是很有礼,对子路却毫不客气地提着名儿训他:“由,诲汝知之乎?……”子路对夫子也是直来直去。孔子说:“必也正名乎?”他回一句:“甚矣,子之迂也。……”孔子立马毫不客气地怼过去:“野哉!由也。”
由,你只是有点小聪明,没有大学问。
由,就你那境界,也配在我这里弹琴啊。
由,你得了吧!看到我鄙夷的笑容了吗?
可就是这样的师徒二人,相依相伴了三十多年,他们气命相通、志趣相投,其实早已超出了一般的师徒关系。
后来,子路死于卫国的内乱,临死前说,“君子死,冠不免”。老师,您说的,我都记着呢。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孔子和弟子讲道时,忍不住感叹:“我还没见过真正刚强不屈的人!”当弟子们听到孔子的感叹,不约而同地说:“要论刚强,申枨应该是当之无愧!”孔子不以为然,说:“申枨那是欲望多,怎么可以称得上刚强呢?”
申枨,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但对他的评述,除《论语》中这一句外,再无其它。
儒家重视“刚”德。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就是刚德。《子罕章》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就是刚德。
大家都熟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它形象地描述了人的欲望是怎样逐渐膨胀的。有钱的人希望再多些,有权的人总乞求地位再高些,有名的人总渴望名气再大些。人的欲望永无止境,可人一旦沦为欲望的奴隶,就会丧失很多很多。
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但人如果以某些欲望的满足作为人生的目标,这些欲望就会脱离自身意志的节制。更可怕的是,如果仅凭欲望行事,一旦获得权力,会变得既蛮横又残暴。所以有欲望和被欲望牵着鼻子走是两回事。
清代的林则徐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欲”和“刚”好像是完全对立、不能共存的,这似乎和老师您的说法并不一致啊。“无欲则刚”中的“欲”,是指个人的“私欲”,人有七情六欲,也是自然之理。诸如食欲、物欲、名欲、色欲、权欲等,本是天赋。天赋之欲不可绝,亦不可纵。欲望多了、大了,就要生贪心;欲望过多过大,必然欲壑难填。若不懂得节制欲望,那么生命就是一个私欲不断产生和满足、堕落的过程。
孔子重视人性,不可能要求人禁欲、无欲,他希望的是“发而皆中节”,用理智、学问、道德来调节自己的欲望,不要沦为欲望的奴隶。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这是被称为“瑚琏之器”的子贡,和孔老师的另一则对话。
大概是近来子贡在修身方面有所精进,颇有心得,所以就在老师面前进行表达,说:“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的事,我也不会强加在别人身上。”
这句话可以看出,子贡阐释的是“恕”道:别人欺负我,不行;我欺负人,也不行。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将心比心、设身处地。
孔子说:“赐呀,你现在还没达到这样的水平。”
人家子贡恭恭敬敬地来跟老师表达心得,不表扬也就罢了,还非得说“子贡啊,你还没你说的那么牛!”孔老师真是“毒舌”啊!孔老师这话说的可真不见外!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子贡还真不是玻璃心啊!关键是,孔老师说子贡“非尔所及也”,到底子贡在哪方面做的不够呢?
“吾亦欲无加诸人”,我不会强加于别人,这是没问题的。孔子教人,修身反本,反求诸己,重在强调对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对别人的要求。所以相应地,子贡做得还不够的,就是他的前半句,“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我不愿别人强加于我。当然没有人愿意如此,可这样一说,就是在强加于人对不对?因为你不愿意别人就不会这么做了?
在孔子看来,你可以做到自己不强加于人,但你做不到让人家不强加于你。否则岂不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考虑、只顾自己的心念想法吗?这跟孔子说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背道而驰的。
荀子在解释这句话的时候说:“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你看,子贡是不是离这个境界还差一些?
终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
欢迎读者朋友转发分享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本文作者:王来宁
高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任教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自2013年始,面对高一高二学生教授《论语》《孟子》课程。
“《论语》青春版”系列文章,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将古老的论语和互联网时代洋溢的青春对接, 是具有“学生气质”的《论语》解读。
课程大纲
栏目主持人 李山教授
●●●
责编 廖玥
美编 薛宇
投稿信箱taoliguoxueta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