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埭文化礼堂:让书香洒满庭院
许家埭文化礼堂:让书香洒满庭院在彭书杨那一辈人记忆中,贫苦和饿肚子是成长期刻骨铭心的愁苦。然而,即便如此,拿着柴刀上山砍柴时,相当一部分伙伴裤腰带拴上一本书,或诗或对联或连环画。“买田何须近郭,作屋却要依山。青松共我始终,白鸟随人往还。”少年时,彭书杨就会背诵祖先彭汝砺的诗。彭书杨一生有两大爱好,写字和喝酒。不要以为他是个学术派人物,这么多年,他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即便在王英镇政府上班,在无特殊情况时,他依然喜欢回到家里——彭仕堂住。今年56岁的彭书杨笑称,喝酒,父亲是他的师父,而写字(写诗),他永远得向祖宗彭汝砺学习。
东楚晚报记者 贺介飞
“潜心立志上天台,瞥见嫦娥把桂栽。今朝遂得凌云志,誓将明月抱回来。”公元1065年秋,殿试中,面对皇帝宋英宗的“月桂”题诗,24岁的彭汝砺(今江西鄱阳县人)略一思索,挥笔写下这首诗。顿时,龙颜大悦,连夸奇才,在随后的策论中,英宗钦点彭为状元。
900多年后的今天,位于阳新县王英镇彭堍村的彭仕堂彭姓后人,仍以祖先彭汝砺为荣。在历经战乱、时代变迁后,彭姓子民仍谨记祖先耕读传家的遗训。至今,这个400余人的彭氏分支已经出过大学生4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9人,彭仕堂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书香湾”。
状元祖先开耕读先河
彭书杨一生有两大爱好,写字和喝酒。
不要以为他是个学术派人物,这么多年,他出生在农村,生活在农村,即便在王英镇政府上班,在无特殊情况时,他依然喜欢回到家里——彭仕堂住。
今年56岁的彭书杨笑称,喝酒,父亲是他的师父,而写字(写诗),他永远得向祖宗彭汝砺学习。
“买田何须近郭,作屋却要依山。青松共我始终,白鸟随人往还。”少年时,彭书杨就会背诵祖先彭汝砺的诗。
在彭书杨那一辈人记忆中,贫苦和饿肚子是成长期刻骨铭心的愁苦。然而,即便如此,拿着柴刀上山砍柴时,相当一部分伙伴裤腰带拴上一本书,或诗或对联或连环画。
读书是彭姓人的传统,别的地方不好说,在彭仕堂这里,一家若没个读书人必定会被其他人看不起。
“这多亏是老祖宗留下了好规矩(传统)啊!”4月28日中午,站在彭仕堂文化礼堂“彭汝砺尚书纪念馆”前,阳光暖暖的从头顶透明的玻璃泄下,几个孩童围着一根石柱疯玩,彭书杨眨巴眨巴眼睛,心中无限感慨。
话说900多年前,彭汝砺年轻时过目不忘,博闻强识,才华横溢。13岁时考中秀才,十六岁中举,英宗治平二年,进士及第第一名。中状元后,擢太子中允、迁吏部左侍郎,先后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
在为官期间,彭汝砺屡有建树,即便因政事被贬谪江西江州任知府时,其一面勤于政事,一面不忘读书写诗。
去世前,彭汝砺叮嘱后人万贯家财终会散,千卷诗书藏心中,让后人以读书为荣。
筚路蓝缕仍诗书不离
彭汝砺去世后,明朝永历年间,其后人讳栗迁徙到今彭仕堂。
“我们都是从江西那边迁移过来的,太公(祖先)到这里至今已经近500年。”72岁的彭易忠喜欢给外来客人讲这段历史,相比其他一些从江西迁移过来的他姓,彭易忠觉得在这里落业早是一件光荣的事。
彭易忠是彭堍文化礼堂的管理员,准确说是义务管理员。“给本家人做事,守着祖宗哪还能收钱!”如果你问他一个月多少工资,老人准会“将你一军”。
彭仕堂后背山叫“燕子扑梁”,湾子形似一个蜂巢,一条小溪从山间汩汩流下。当时,彭氏先祖在这里住茅草棚、围山造田、开垦山地,春雨冬雪,筚路蓝缕。
“年纪稍大的就教小的,搬家什么都可以不顾,但书是不能丢的!”彭易忠自豪的指着文化礼堂阁楼上的阅览室,记者循着其手指方向,赫然发现,那里至少藏书几千本。
彭书杨说,年轻时他也写点诗词楹联来着,那时,凡有点文化,都招姑娘喜欢。他们那时看上邻村姑娘,写诗是常用的“招数”。
43岁的彭书桃被誉为“报痴”,别人家家具多,他家最多的两样东西是书和报纸。也许是自己多年的读报习惯,这么多年,彭书家的书房几乎被报纸占据“半壁江山”。
彭书桃是阳新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同时兼着新闻科科长。搞新闻工作,彭书桃被誉为“报痴”也就不为过了。
这个从彭仕堂走出去的小伙一路沿袭先人的遗训,读书考试,跳出农门。“小的时候,我们上山干活,那时没书看,就偷偷把哥哥的书拿一本揣在腰间,劳作休息的时候翻几页。”彭书桃谈及小时读书情景,眼睛清如山泉。
谁家没出大学生会被看不起
彭书杨兄弟四个,名字依次为杨、柳、槐、桃,是村里一个老先生给取的。彭书杨高中毕业后当过教师、后于1983年参加阳新县“农转干”考试,走上行政岗位。如今,56岁的他是王英镇工会主席。
彭书柳爱好写诗,中专毕业后一直坚持写现代诗,多篇作品被各级诗刊选登。彭书槐是阳新县实验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彭书桃是老四,写新闻、搞报道是其拿手活。
“三几年的时候,日本鬼子打到我们湾,全湾屋子烧光了,就剩下一个厕所,厕所里有几本书,父亲一直收藏着,后来给了我哥,我哥又传给我们看。”彭书桃说,父亲含辛茹苦上山砍柴卖,供他们兄弟四人上学,虽然大家现在也非富非贵,但因读书求学,都改变了命运。
三年前,90岁的父亲去世,分享儿时父亲鼓励他们读书学知识的经历,彭书桃眼中泪花涌现。尽管,父亲几乎没上过学,但因袭祖训,“不能丢书”始终没忘记。
好的传统是有基因的。时至今日,彭仕堂这个人口400余人的自然湾大学生不断涌现。
“别的村比房子盖的高,我们这里,比谁家大学生多!”嫁到这里的骆大妈说,在彭仕堂,如果谁家没出大学生会被大家看不起。
就拿彭书杨一家来说,彭书杨的儿子去年从武汉理工大学毕业便签了北京中关村一家IT公司。彭书杨的女儿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现在津巴布韦当翻译。彭书槐的女儿去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彭书桃的女儿在湖北理工学院就读。
“大学生40多个,本科生29个,硕士博士生9个。”彭堍文化礼堂理事彭书斌说,这里读书成风,家风亦好。
文化礼堂里的“文化讲堂”
如今的彭堍文化礼堂是去年新建的。其前身是彭仕堂下门古祖堂,500多年前就有了。
彭书杨一直想把家族的故事、人物、趣事分门别类纳入文化礼堂中。为了追寻先人的迁徙史迹,他曾自费去武汉大学查阅,复印资料。
为极大保留原有的样貌,彭堍文化礼堂正门牌匾为“十策遗范”(警世之言),五百多年的石柱被重新竖起。
“锵锵锵!”2015年腊月22日,彭堍文化礼堂落成典礼,和图书阅览室挨在一起的阁楼戏台上,大戏唱起,鼓乐齐鸣,台下的彭姓全族“山呼海啸”。
一进四重的格局虽然不大,但“功德榜”“文化讲堂”“图书阅览室”“彭汝砺纪念馆及其塑像”排列得井然有序。
2008年的一个夏天,在老祠堂里,彭仕堂一个念大二的女大学生弄来一块木黑板,将湾子过暑假的孩子们聚拢,义务给他们上课。后来,虽然免费给本湾上课的大学生轮换不断,但黑板、粉笔和几张方桌组成的“文化讲堂”保留了下来。
“弘扬传统文化,重建精神家园。”4月28日上午,东楚晚报记者走进文化礼堂时,看到一旁的“文化讲堂”黑板上,用粉笔写着这样12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