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为什么从五弦进化成四弦?琵琶是横抱还是竖抱
琵琶为什么从五弦进化成四弦?琵琶是横抱还是竖抱那么琵琶究竟是横抱还是竖抱、是用拨片还是用手指弹呢?或许我们从古画中可以找到更明确的答案。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琵琶行》前面还有这么一句:“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这说明琵琶声停了后这个姑娘才在“千呼万唤”之下出来,并且因为含羞“半遮面”,跟演奏姿势无关。之后才开始了表演,“转轴拨弦三两声”。 《陶穀赠词图》(局部)明 唐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梦龙大热剧《梦华录》播出时,很多观众吐槽编剧,宋引章45度横抱琵琶如弹吉他,看着太尴尬。这么说的理由之一是白居易《琵琶行》诗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看起来意思在唐朝是竖着弹琵琶?不然怎么能遮住脸呢?
《调婴图》(局部)中唐 周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宫乐图》(局部)唐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敦煌莫高窟第14窟-北壁(局部) 晚唐
《按乐图》(局部)五代十国 周文矩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歌乐图》(局部) 南宋 佚名 上海博物馆藏
《陶穀赠词图》(局部)明 唐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梦龙
大热剧《梦华录》播出时,很多观众吐槽编剧,宋引章45度横抱琵琶如弹吉他,看着太尴尬。这么说的理由之一是白居易《琵琶行》诗云:“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看起来意思在唐朝是竖着弹琵琶?不然怎么能遮住脸呢?
其实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因为《琵琶行》前面还有这么一句:“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这说明琵琶声停了后这个姑娘才在“千呼万唤”之下出来,并且因为含羞“半遮面”,跟演奏姿势无关。之后才开始了表演,“转轴拨弦三两声”。
那么琵琶究竟是横抱还是竖抱、是用拨片还是用手指弹呢?或许我们从古画中可以找到更明确的答案。
琵琶最早见于史载的是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又称 “批把”。 同音异字,那时候的“批把”是一种马上演奏的乐器,乐师需要骑马用手演奏才可。渐渐地从东汉到三国两晋这段时期,琵琶进一步发展,变成了坐弹琵琶。
琵琶分为直项琵琶和曲项琵琶。直项琵琶就是直柄圆形共鸣箱,最早出现在秦朝时期。到了南北朝时期,曲项琵琶从西域通过丝绸之路流传过来,后文介绍的都指曲项琵琶。曲项琵琶也就是大家在《梦华录》中看到的,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目前在闽南和台湾地区保存很好的南音琵琶也是曲项琵琶的一种。
从各类古画中可以看出,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期,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奏都有琵琶的身影,且多以横抱的方式弹奏。
周昉是中唐时期重要的人物画家,在他的《调婴图》中,乐者持拨片横抱琵琶向下倾斜45度弹奏。《宫乐图》中女乐自左而右,分别持笙、古筝、琵琶和胡笳,正上方乐者横抱琵琶手持拨片侧弹,琵琶角度向下倾斜15度上下,给围坐在长方大桌四周的仕女吹弹乐器助兴。在晚唐时期的莫高窟第14窟,乐者同样手持拨片,向左水平横抱琵琶。在五代十国的《按乐图》中,有女乐五人,吹奏竹笙,弹拨琵琶,女乐抱琴的角度明显开始向上倾斜。
从古画中可以看出,从中唐至晚唐时期,琵琶的弹奏姿势的基本趋势是:斜向下30-45度(中唐时期《调婴图》)→斜向下15-20度(唐《宫乐图》)→水平横抱(晚唐时期-莫高窟第14窟)→斜向上15-20度(五代十国《按乐图》)→斜向上45度(南宋《歌乐图》)→斜向上45-60度(明《陶穀赠词图》)。由此可见,从中唐时期开始,琵琶乐者的抱琴角度开始呈现出向上趋势。
中唐杜佑《通典》记载了一位名叫裴神符的五弦琵琶西域音乐家,说:“旧弹琵琶,皆用木拨弹之。大唐贞观中,始有手弹之法。”可见唐代的琵琶弹奏方式主要用拨片,指弹法在贞观年间才开始出现,属于小众弹奏手法,而目前发现古画中的琵琶弹奏方式以拨片为主,说明指弹法在唐时期出现但并未流传开来。
到宋时期,琵琶弹奏的姿势斜向上的趋势更进一步。有学者指出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竖抱的重心支撑在大腿,解放了原本要支撑部分重量的左手,这样可以使得双手可以有更多的技法表现。
南宋《歌乐图》描绘南宋宫廷歌乐伎演奏、排练的情景。图中男性乐官佩戴朝天幞头,横抱琵琶向上倾斜45度,手持拨片弹奏。此图人物形象和场景都是南宋社会文化的生动写照。到明朝时期,唐寅的《陶穀赠词图》中描绘的仕女绣襦罗巾,斜抱手弹琵琶,此时抱琵琶的姿势角度已经明显向上斜倾45-60度,弹奏方式开始改为指弹。可见明代是琵琶弹奏方式“废拨改指”的关键时期。从古画的演变趋势看,那么自清以来,琵琶以竖抱方式弹奏,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审美和习惯的琵琶演奏方式,将琵琶这种外来乐器转化为本民族的乐器,这种演变过程才是对传统文化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