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吸血鬼中的鼻祖:吸血鬼的隐喻

吸血鬼中的鼻祖:吸血鬼的隐喻1725年,62岁的塞尔维亚农夫彼得·布拉戈耶维奇(Petar Blagojeviê)在拉姆郡基辛诺娃村(Kisilova)去世。彼得死后一周时间里,村庄里接连死了9人。彼得的妻子随即也搬离了村庄,她称彼得死后来找过她,问她自己的鞋子去哪儿了。彼得还曾去找自己的儿子讨要食物,儿子在拒绝了彼得后的第二天被发现失血死在家中。村民决定对彼得开棺验尸,出于害怕,向奥地利政府求援,政府官员与当地的牧师一同参与了整个掘棺过程。根据政府官员后来撰写的案件报告,彼得闭目静躺于棺内,尸体不但没有腐烂,头发和胡须还在继续生长,嘴里留有鲜血。村民将木桩打入彼得体内,直刺心脏,大量新血从尸体嘴巴流出。随后,彼得的尸体被焚烧了,这件事才得以平息。不管怎么说,这些只是神话和传说,然而接下来的事,叫作社会新闻。嗜血传说人类对血液的崇拜由来已久,四川毛血旺、湖南血鸭、藏族牦牛血干、西班牙血肠、英国“黑布丁”……食物之处,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32期,原文标题《吸血鬼的隐喻》,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

被浪漫化的吸血鬼逐渐变为背负可怕诅咒的“人”。当人得到永生之时,会选择让什么来陪伴这无休止的生命,是爱情、是人性,还是更复杂的感情?

文/张星云

吸血鬼中的鼻祖:吸血鬼的隐喻(1)

1931年电影版《德古拉》剧照,这是德古拉即将袭击露西的场景

嗜血传说

人类对血液的崇拜由来已久,四川毛血旺、湖南血鸭、藏族牦牛血干、西班牙血肠、英国“黑布丁”……食物之处,古希腊人相信吸食鲜血可以治病,古罗马斗兽场中角斗士喝下败者的血液以获得更多的勇气和力量。各国传说中的吸血鬼是人类嗜血崇拜的集合体,它们长着獠牙,以吸食人类鲜血为生,血液使它们变得年轻、强壮,能帮助愈合伤口,甚至还能获得永生。

吸血鬼传说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起源之初。据说当年亚当和夏娃的长子该隐,因嫉妒而杀死自己的亲弟弟亚伯之后,被放逐到世界边缘,罚以耕不得果,只能靠鲜血为生。该隐称自己这样必死无疑,上帝于是赐予他不死之身。之后,该隐在流浪中与父亲亚当的前妻莉莉斯相识,在后者的帮助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吸血鬼。

不管怎么说,这些只是神话和传说,然而接下来的事,叫作社会新闻。

1725年,62岁的塞尔维亚农夫彼得·布拉戈耶维奇(Petar Blagojeviê)在拉姆郡基辛诺娃村(Kisilova)去世。彼得死后一周时间里,村庄里接连死了9人。彼得的妻子随即也搬离了村庄,她称彼得死后来找过她,问她自己的鞋子去哪儿了。彼得还曾去找自己的儿子讨要食物,儿子在拒绝了彼得后的第二天被发现失血死在家中。村民决定对彼得开棺验尸,出于害怕,向奥地利政府求援,政府官员与当地的牧师一同参与了整个掘棺过程。根据政府官员后来撰写的案件报告,彼得闭目静躺于棺内,尸体不但没有腐烂,头发和胡须还在继续生长,嘴里留有鲜血。村民将木桩打入彼得体内,直刺心脏,大量新血从尸体嘴巴流出。随后,彼得的尸体被焚烧了,这件事才得以平息。

同年,塞尔维亚另一个村庄的退伍军人阿诺德·保尔(Arnold Paole)去世后,人们声称被他攻击,不久接二连三去世。阿诺德被开棺后同样满嘴鲜血,当人们用木桩刺入他心脏的瞬间,他发出了可怕的尖叫。

这两起事件记录齐全,经政府官员撰写案例报告,现存于维也纳档案馆,相关书籍均有出版,是18世纪东欧吸血鬼事件的典型案例,正是彼得一案将“吸血鬼”(vampire)一词首次引入欧洲。当时,奥地利女皇玛丽·特丽萨(Marie Theresa)曾派遣她的私人医生前去调查,调查结束后告知天下吸血鬼不存在,并通过法律禁止掘坟和亵渎尸体,以此来完结这次吸血鬼浪潮,并斥其为“迷信和欺诈”。

其实从14世纪起,欧洲教会就曾出版了大量专著和学术论文探讨吸血鬼是否存在,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掘墓行动,并推断是某些当时尚未认知的传染病的病源。1597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五世撰写题为《守护者》(Daemonologie)的巫术论文,称“恶魔可以同时具备生与死两种状态,它们可以借助尸体重生”。1645年,梵蒂冈图书馆希腊学者里奥·奥拉提乌斯(Leo Allatius)第一次用方法论阐述了巴尔干地区的吸血鬼信仰。

在近现代犯罪历史中,也能找到一些吸血鬼的端倪。20世纪初的德国连环杀手彼得·库尔滕(Peter Kürten),曾经从受害者的身上直接吸食血液,被称为“杜塞尔多夫吸血鬼”。1980年自杀在监狱中的理查德·特伦顿·蔡斯(Richard Trenton Chase),则是从25岁起杀人饮血。

后来现代医学更合理地解释了吸血鬼现象:体内积攒的气体会压迫血液从嘴中流出,看上去就像是刚吸了血;木桩刺入心脏时,原先积聚在尸体肠胃食道中的气体在外界压力之下冲击声带,所以尸体会发出尖叫。此外18世纪东欧地区大规模疫情暴发,为避免传染,人们往往不仔细辨别便将病人掩埋,部分未死去者在坟墓中苦苦挣扎企图逃生。1985年,生物化学家戴维·多芬(David Dolphin)提出了罕见的血液病——卟啉症和吸血鬼民俗之间的联系。卟啉症是体内缺乏大量的血红素所致,导致合成血红蛋白障碍,患者最明显的病症是贫血和畏光,在没有输血技术的年代里,饮用鲜血成了主要治疗手段。

不过这些血淋淋的历史和科学研究并没有阻碍吸血鬼成为西方文学灵感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吸血鬼中的鼻祖:吸血鬼的隐喻(2)

爱尔兰作家布拉姆· 斯托克

与光为敌

文学领域的吸血鬼诞生于一场火山爆发。

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发,导致北半球一整年陷入寒冷,当年因此被称为“无夏之年”。这场“小冰河期”不仅令农作物失收,各地陷入饥荒,还侧面影响了科学、文学、艺术、宗教等诸多领域。

1816年7月,英国诗人拜伦邀请朋友们到瑞士莱芒湖畔的别墅度假,却遭遇到了连日降雨和反常低温,大家被迫待在室内。为了排遣时间,拜伦决定举行一场比赛,让大家写出最恐怖的故事,这也就是后来极为著名的“迪奥达蒂庄怪谈”事件。结果在这场比赛中,拜伦的私人医生约翰·波里杜利(John Polidori)构思了一个迷人、冷血的吸血鬼形象——鲁斯凡爵士,而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则创造了一个冷漠、古怪的怪物,取名弗兰肯斯坦。就这样,在那栋别墅里,现代吸血鬼小说的开山之作《吸血鬼》和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科学怪人》相继出现。

不久波里杜利与拜伦闹翻,他回到英国后将小说写完,鲁斯凡爵士这一角色也被解读为波里杜利对拜伦的记恨。实际上拜伦和雪莱都是著名的肺结核患者,而肺结核的主要症状之一正是咯血,与吸血鬼形象不谋而合。1819年,这部吸血鬼小说在《新月刊》上发表,颇为轰动,多次再版,又被译成法文,次年即被改编成戏剧,30年后,大仲马还改编过这部小说。小说引起了持久的吸血鬼风潮,柯勒律治写下《克里斯特贝尔》,济慈写了《无情的美人》,波德莱尔则有《吸血鬼的化身》。

随着吸血鬼文学形象的逐渐兴盛,1897年,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Bram Stoker)笔下诞生了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吸血鬼——德古拉伯爵。据说德古拉伯爵的历史原型是15世纪瓦拉几亚公国大公弗拉德三世·采佩什,他为罗马尼亚人抵御入侵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两次大败敌军,最后战死沙场。他生性残忍,每每抓获俘虏,都要以削尖的木桩立于土中,将敌人刺挂尖端,使之流血而亡,因此又名“穿刺大公”。

不过在斯托克写就的小说《德古拉》(又译《德拉库拉》)中,吸血鬼来到了现代社会。英国律师乔纳森前往罗马尼亚的一所阴森古堡为德古拉伯爵办理房产买卖,不料他返回英国后却把德古拉引到了伦敦,后者显形吸血鬼,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杀害数人后,被吸血鬼猎人范海辛教授等人联合消灭。

剧情如今看来平淡无奇,本书对吸血鬼文学的重要,在于书中开创的吸血鬼形象和习性沿袭至今:它们穿着黑色晚礼服和天鹅绒斗篷,寄居于黑暗之中,长生不死,畏惧光明,坐拥古堡,家财显赫,忧郁又自恋;它们吸食人类鲜血,被其吸食过的人也会变为吸血鬼;它们害怕大蒜、十字架、野玫瑰花束和银器,唯有木锥刺破心脏可以将其杀死。

斯托克的哥哥是当时爱尔兰最知名的医生,对于血液学研究不浅,斯托克从他这里获得专业知识的帮助,使得这部作品读起来不像凭空编造,而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斯托克为了写这本小说,亲自到欧洲各地去收集有关吸血鬼的故事和传说。在小说中,还有大量有关吸血的理论,其中涉及医学、生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光是书后注释就有几百条,包括引用的拉丁语、法语资料,以及各地传说、圣经故事、神话、诗歌、戏剧。

更广泛的影响是,人们以此书证明吸血鬼不是中世纪“特产”,而是一个完全属于现代社会的产物,有着强烈的现代性。

吸血鬼中的鼻祖:吸血鬼的隐喻(3)

奥地利女皇玛丽· 特丽萨

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吸血”行为本身就可以理解为一种性隐喻,英语“penetration”一词的双关恰恰可以体现这一点,它既指尖牙刺破皮肤,也有着明显的性行为暗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分析,这正对应着欧洲大众社会初期和资产阶级文明的困境,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吸血鬼形象表现出资产阶级对于过去的迷恋和怀旧,面对“君权神授”贵族的嫉妒和自卑,以及资产阶级男性对自己妻子贞洁的担忧。当不死吸血鬼带着男性恐惧和天然合法性来到人间,顿时激起资产阶级对现代社会外来者的抵触,吸血鬼也就必然成为故事中被杀死、被放逐的对象,人们一次又一次拿起越来越现代的武器,将它们消灭。

1922年,《德古拉》被德国导演改编为黑白默片《诺斯费拉图》。原著小说里德古拉只会被日照削弱能量而非致命,导演则让律师妻子艾伦自我献祭,使吸血鬼忘记鸡鸣从而在阳光下烟消魄散。影片在同归于尽的悲剧中收尾,从而建立起吸血鬼文化中见光死的设定。电影中还有一个非凡时刻:吸血鬼诺斯费拉图伯爵爬向了楼梯另一头律师妻子艾伦的房间,然而它并没有出现在画面中,通过墙上的影子,观众辨认出了它。正是借助影子,观众将更为骇人的恐怖形象投射到了它身上。这部电影又名《恐惧的象征》,由此,“影子”成就了德国表现主义,也成就了恐惧的视觉象征。

虽然电影上映后大获成功,但该片实际并没有获得改编版权,原作者斯托克的遗孀一纸诉状让制片公司赔到破产,电影拷贝全部被撤回销毁,今日得见全凭无法追回的国外发行版本。就像吸血鬼一样,在黑暗中崛起,在阳光中消失,这段传奇终于进入了大众文化。“夜访吸血鬼”系列出现了。

吸血鬼中的鼻祖:吸血鬼的隐喻(4)

2010年,安妮·赖斯在家中

抛弃上帝

安妮·赖斯(Anne Rice)1941年生于美国新奥尔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从记事起就被家人带着每天去装潢极其华丽的教堂里做弥撒领圣餐,彩色玻璃窗、拉丁语弥撒、对善恶的复杂问答,这些都深深地印在了她的灵魂里。

不过在18岁那年,她成了一名无神论者。“那是一种绝望感,我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受到禁止,作为一名天主教徒,我极度渴望自由。我会想,如果我读了存在主义、垮掉一代,如果我读了金斯堡的诗、听了现代爵士,如果我读了萨特和加缪,或者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我就需要是自由的。”她渴望成为一名作家。

一切并不顺利,虽然她与诗人斯坦·赖斯生下一子一女,但女儿因白血病死于6岁生日前。她感觉自己被上帝抛弃了。在丈夫的鼓励下,赖斯怀着巨大的悲痛待在家里写作,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夜访吸血鬼》。

故事里路易是一名年轻的法裔美国青年,在失去了亲爱的弟弟之后,于自责和绝望中产生寻死的念头,吸血鬼莱斯特在那时出现,一头卷曲的金色长发,高大而强壮的身躯,美貌动人。他选中路易作为伙伴,将路易变成了吸血鬼,但善良的路易仍未失去人性,不肯杀人或吸人血。两人来到新奥尔良后,看见一位遭父亲遗弃、母亲得黑死病死去的小女孩,莱斯特于是将年仅5岁的小姑娘也变为吸血鬼,取名克劳迪娅,迫使路易为了照顾克劳迪娅而杀人吸血。克劳迪娅逐渐长大,爱上了路易,但内心成熟的她却有着无法成长的外貌,她的外表仍然是个小女孩……后面的故事,就是吸血鬼世界的爱与生死别离。

正是从这本小说开始,赖斯在文学史上颠覆了吸血鬼恶魔般的传统形象,描写了一个拥有倾世容颜,又游走于优雅与残忍间的吸血鬼莱斯特。上一秒他可能还优雅地穿着亚麻衬衫和绣着金边的鞋子,站在水晶灯下拉着小提琴。那琴声悠扬,他闭着眼睛,扇动着长长的淡金色睫毛,安静得像一个天使。下一秒,他就会露出尖牙,发出魔鬼般狰狞的笑,把你按在墙壁上,舔舐着嘴角的血珠,狠狠地扭断你的脖子。

全本书都充满了极优美的、带着强烈怀旧情调的字句。赖斯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给了吸血鬼话语权,让它们有机会阐述自己的故事,被浪漫化的吸血鬼逐渐变为背负可怕诅咒的“人”,往往要承受与爱人生死别离的百年孤寂。赖斯实际探讨的内容很明显:当人得到永生之时,会选择让什么来陪伴这无休止的生命,是爱情、是人性,还是更复杂的感情?

1976年,《夜访吸血鬼》出版后大卖。在接下来的25年里,赖斯接连创作了《吸血鬼莱斯特》《被诅咒的女王》《偷尸贼的故事》《恶魔迈诺克》《潘朵拉》《吸血鬼阿曼德》《吸血鬼维多利奥》《梅瑞克》《血和黄金》《布莱克伍德庄园》《血之颂歌》,吸血鬼们在小说中跨越千年,从18世纪末的新奥尔良到法国大革命到中世纪再到古罗马时代和古埃及王朝,上至远古,下至20世纪末,因此在后来被称为“吸血鬼编年史”系列。

1994年,《夜访吸血鬼》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请来两大帅哥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分别饰演莱斯特和路易,当年仅12岁的克里斯滕·邓斯特演小姑娘克劳迪娅并自此走红。影片不仅收获高票房,还在电影工业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吸血鬼题材就此脱离了只能拍恐怖类B级片的定位,进入到A级制作、豪华阵容、一线影星的时代。

电影在大众层面进一步普及了小说里莱斯特和路易之间同性恋情的隐喻,他们共同抚养克劳迪娅的情节,则被视为标准的同性家庭故事。学者安德鲁·绍普认为,从本质上来讲,吸血鬼是社会中的“他者”,吸血鬼形象中承载了许多人类社会的禁忌和欲望,同时,他们的超能力又保证了他们可以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安妮·赖斯从不避讳“吸血鬼编年史”系列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耽美小说。

赖斯开启了美国大众文化脉络中“吸血鬼女巫团”的传统,此后美国女作家们纷纷撰写吸血鬼系列小说,吸血鬼以俊男美女形象现身,充满鲜血与死亡,还有禁忌的跨种族爱恋,《暮光之城》以及《真爱如血》《吸血鬼日记》等系列小说和影视剧,都在此脉络之下。

写就《暮光之城》的家庭主妇斯蒂芬妮·梅尔(Stephanie Meyer)被誉为“下一代J.K.罗琳”,她将吸血鬼放入校园青春故事里,打造出了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吸血鬼形象——永生、青春不老、有着超人力量和速度,甚至不再惧怕阳光。吸血鬼成为少女迷恋的大众情人。

就在斯蒂芬妮·梅尔动笔写《暮光之城》第一卷前后,安妮·赖斯正在写“吸血鬼编年史”系列的最后一部《血颂》,此时赖斯的丈夫斯坦躺在病床上,被诊断得了晚期脑癌。绝望的情绪让她改变了整个故事的走向,她重新拾起了自己曾经质疑的天主教。她让以丈夫为原型的莱斯特在最后成了狂热虔诚的基督徒,成了圣人。“重回天主教信仰改变了一切。我不用再在吸血鬼的世界里创作了。吸血鬼对我,是一个有关被驱逐者的寓言故事,而我重新回到了上帝的怀抱。”赖斯就此停止吸血鬼写作,开始专心写有关耶稣事迹的小说。

几年后,随着儿子克里斯托弗出柜,以及赖斯本人支持同性恋和人工流产的主张,导致她又宣布远离天主教会。2014年,她重启了“吸血鬼编年史”系列,《莱斯特王子》和《莱斯特王子与亚特兰提斯王国》相继诞生。“地狱是存在的,无论我们去哪儿,都在地狱中。”赖斯说。

吸血鬼中的鼻祖:吸血鬼的隐喻(5)

《夜访吸血鬼》 作者:[美]安妮·赖斯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译者:姜秋霞、魏向清、张沂昀 出版年:2013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