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抵挡过多少次洪水:三峡大坝为何只修185米高
三峡大坝抵挡过多少次洪水:三峡大坝为何只修185米高其实 当初工程师们在设计三峡大坝工程时提出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是160米的低坝;第二种方案是185米的中坝;第三种方案是200米的高坝。❷每年的6月下旬到7月上旬,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整个长江水域的蓄水量进入高峰,缓慢的水速很容易使河流离开河道,引发洪水淹没周围地势较低的地区。这也就是说长江中下游地区之所以洪灾频发,是天然地理环境造成的,无法人为避免。我们能做的是当洪涝灾害发生时,减少洪涝灾害。而我国从1994年12月14日开始,花费近12年时间,投资954.6亿人民币修建了长3335m、高185米的三峡大坝,正常蓄水位175米。
每年的夏季是洪水爆发的高峰期,2021年9月6日14时,三峡入库流量涨至54000立方米每秒,引发了“2021年长江第1号洪水”。
于是又有网友们指责三峡大坝防洪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人提议:将三峡大坝加高10米,以此来提高它的防洪能力。那么这种做法究竟可不可取?
❶
长江流域发生洪灾的起因是什么?全长为6300多公里的长江,整体落差高达6600多米,但其中有6200米的落差是由宜宾的上游产生的,而长江中下游的整体落差不足400米,这导致中下游的水速极其缓慢。
每年的6月下旬到7月上旬,受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整个长江水域的蓄水量进入高峰,缓慢的水速很容易使河流离开河道,引发洪水淹没周围地势较低的地区。
这也就是说长江中下游地区之所以洪灾频发,是天然地理环境造成的,无法人为避免。我们能做的是当洪涝灾害发生时,减少洪涝灾害。
而我国从1994年12月14日开始,花费近12年时间,投资954.6亿人民币修建了长3335m、高185米的三峡大坝,正常蓄水位175米。
❷
三峡大坝的高度为什么是185米?其实 当初工程师们在设计三峡大坝工程时提出了三种方案:第一种是160米的低坝;第二种方案是185米的中坝;第三种方案是200米的高坝。
这里面有一个逻辑是大坝的高度决定蓄水位的高度,高蓄水位就意味着下游淹没的面积将会大增,泄洪时就需要迁移更多的人群。
当初修建三峡大坝时,我国的经济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大坝的修建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而移民的安置费用以及就业问题,无疑是另外一笔巨款。
所以为了避免更大规模的移民迁移,同时也尽量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我国的专家最终选择了,折中的建设方案——修建一个185m的中坝。
❸
把三峡再加高十米能一劳永逸解决长江洪水吗?2005年湖北丹江口市政府为了把丹江口大坝加高10米,就曾投资超过24亿,于2009年实现了工程的竣工,丹江口水库蓄水水位从原水位的157米提高到了175米,同时库容也增加至290.5亿立方米。
但这不代表丹江口水库加高的经验可以复制粘贴到三峡大坝上,我们来算一笔账,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么说了。
长江每年的径流量是9300亿立方米,而长江汛期流量占据了全年的70%以上,也就是6510亿立方米以上,但是目前三峡170米蓄水位下的库容又是多少呢?
答案是393亿立方米,所以即便只与汛期流量比较,库容也只是它的6%。
然而三峡的防洪库容则更小了,大约只有221.5亿立方米。根据以往的经验,在长江汛期降水量达到巅峰的时期,三峡所在的长江断面汛期平均径流量会飙升至3000亿立方米。
这221.5亿立方米的防洪库容无异于杯水车薪,所以想通过将大坝加高10米,来拦下全部洪水显然是没有一点可能的。
自三峡大坝修建以来,长江下游地区每年仍旧有多地发生洪涝灾害,很多人就说: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其实也就那样。
但在视频的开头我们就已经讲过,洪灾频发是天然的地理因素造成的。事实上,如果没有三峡大坝,洪灾的影响范围会更大,损失会更严重。
就拿2020年7月2号,三峡大坝的“1号洪水”来说,从形成后的十天内三峡水库共拦截约30亿立方米的洪水,这相当于210个西湖的水量,如果没有三峡大坝,那么长江下游地区受程度将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