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柯玛冷链最新消息:在海尔海容冷链等
澳柯玛冷链最新消息:在海尔海容冷链等然而,时间不等人,被资金危机拖累了近5年的澳柯玛早已错失了发展先机,其“冰柜老大”的地位也不复存在,公司冰柜冰箱产量远低于同行。 来源:公司年报 曾经的“五朵金花”之一 作为国内最早接触工业文明的城市之一,青岛诞生了诸多耳熟能详的企业,其中,澳柯玛与青岛海尔、海信(600060.SH)、青岛啤酒(600600.SH)、双星(000599.SZ)被称为青岛老“五朵金花”。 1987年,澳柯玛以冰柜发家,承载了一波80后(尤其是山东人)的童年记忆。在那个缺少电子产品的年代,夏天吃一根冰棍就是他们快乐的源泉,而澳柯玛主营的冰柜为各大商店存储冰棍提供了条件。
作者@十玖
曾标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制冷专家澳柯玛(600336.SH)在抛弃东一榔锤西一棒头的多元化道路,开始聚焦“互联网 全冷链”业务后,业绩有所改善。
据澳柯玛发布的最新业绩预告,2018年公司净利润预计增加3596万元到4250万元,同比增加110%-130%;扣非净利润预计增加3335万元到3988万元,同比增加4327%-5176%。
澳柯玛在2015年9月28日提出了“互联网 全冷链”战略,试图通过互联网 ,解决冷链的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实现业绩“翻身”。但在格力(000651.SZ)、美的(000333.SZ)、长虹美菱(000521.SZ)、海尔(600690.SH)等家电巨头冷链运输业务的夹击下,“没落”的老牌家电企业澳柯玛能否实现成功突围呢?
曾经的“五朵金花”之一
作为国内最早接触工业文明的城市之一,青岛诞生了诸多耳熟能详的企业,其中,澳柯玛与青岛海尔、海信(600060.SH)、青岛啤酒(600600.SH)、双星(000599.SZ)被称为青岛老“五朵金花”。
1987年,澳柯玛以冰柜发家,承载了一波80后(尤其是山东人)的童年记忆。在那个缺少电子产品的年代,夏天吃一根冰棍就是他们快乐的源泉,而澳柯玛主营的冰柜为各大商店存储冰棍提供了条件。
来源:公司年报
然而,时间不等人,被资金危机拖累了近5年的澳柯玛早已错失了发展先机,其“冰柜老大”的地位也不复存在,公司冰柜冰箱产量远低于同行。
2008年,澳柯玛实现营业收入20.17亿元,其中,冰柜冰箱的产量为30-50万台,冰柜冰箱业务的营业收入13.3亿元,约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65.94%;而同期,青岛海尔实现营业收入304.08亿元,其中,冰柜冰箱的产量为600-700万台,冰柜冰箱业务的营业收入155.38亿元,约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51.03%。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为青岛发家的企业,主营业务都为冰箱(柜),澳柯玛与青岛海尔的差距愈来愈大。
2008-2017年,青岛海尔的业绩暴增至千亿级别,增幅为423.72%;反观澳柯玛,业绩“不紧不慢”,2017年实现总营收仅为46.62亿元,还不及青岛海尔的零头。
来源:公司年报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让澳柯玛“引以为傲”的冰箱(柜)业务也逐渐被市场蚕食,边缘化。
天猫数据显示,2018年双十一期间,美的、海尔、格力三大白色家电企业成交过亿元,上榜亿元俱乐部前十。
日前,中怡康公布了2019年第7周冰箱市场和冷柜市场数据,海尔冰箱零售额份额实现逆势增长2.5%,年累份额达39.3%。在零售额方面,海尔冰箱份额达39%;在增幅方面,海尔冰箱达35.3%,是行业的2.1倍;其份额、增幅均居行业第一。
冷柜市场数据显示,海尔市场份额高达44.36%,同比上升6.2%,环比上升7.6%,以绝对优势稳占行业第一。
在上述行业调查报告中,均未出现澳柯玛的“身影”。这个曾经冰柜连续12年全国产销量第一,冰箱销售量居全国第十的企业已逐渐被后起的浪潮“淹没”。
转型冷链前景不明
近年来,随着主业不振,澳柯玛开始利用自身制冷经验开展“互联网 全冷链”业务。
2017年年报显示,澳柯玛形成了涵盖通用(家用)制冷、商用冷链、生物冷链、超低温设备和装备、冷链物流等的全冷链产业体系,并通过打造智慧冷链、智慧家电、智能制造工厂“三智”工程和 O2O 营销平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推动公司业务模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
然而,财经网注意到,澳柯玛的智慧冷链业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不可观,影响甚微。
2017-2018年6月,公司主营智慧冷链等业务的子公司——青岛澳柯玛超低温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597.81万元、324.97万元,仅占公司净利润的18.68%、6.02%。
据2019年1月31日公司业绩预盈报告显示,由于“互联网 全冷链”战略进一步得到落实、营销效率提升等因素,公司销售收入与利润均实现了良好增长。
来源:公司公告
对此,财经网曾致函澳柯玛询问其“互联网 全冷链”业务具体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润,澳柯玛回复称:鉴于公司2018年报将于2019年4月底披露,因此,上述业务的财务数据内容公司无法提供。
同时,公司表示,目前正在把握当前生鲜冷链历史机遇,全面推进全冷链战略,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澳柯玛全冷链业务正遭受同行的挤压。市场上除了澳柯玛进军全冷链业务,还包括青岛海尔、青岛海信、海容冷链(603187.SH)等家电巨头和新贵。
其中,作为澳柯玛的老乡,同样发家于青岛、主营商用冷链设备的海容冷链于2018年11月登陆资本市场。虽然上市时间短,海容冷链却在冷链领域深耕了12年,客户包括联合利华、雀巢、伊利、蒙牛等知名企业。
根据海容冷链招股书,2017-2018年6月,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7亿元、7.17亿元,相比之下,澳柯玛冷链不足千万元的营业收入并不好看。
(编辑:汪佳蕊,邮箱:news@caij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