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可以简单辨别肾虚?辟谣肾虚就是不行
怎么样可以简单辨别肾虚?辟谣肾虚就是不行西方医学里是没有“肾虚”这个概念的,西医所说的肾脏,主要功能就是将我们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以及内分泌功能,不管是肾脏结构和功能这两个层面,都没有什么虚与实之分。怎样科学认识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如为肾气虚在此基础上还兼有少气懒言、易出汗、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沉细等症;肾阴虚者,除前述主症外,还可兼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形体消瘦、性情急躁、梦遗滑精、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之象;肾阳虚又可出现畏寒、面色皖白、肢末欠温、小便清长、夜尿多、下肢水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脉微细或沉细等一派阳虚之象。
什么是肾虚
“肾虚”是一个中医里的名词,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
中医认为,“肾”是一个功能性的概念。肾是先天之本,是人体健康的根本,肾的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和维持其他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主管全身的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这些功能一旦不能正常运转,就会出现如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失眠、早衰等各种“肾虚”症状。
肾虚的主症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如为肾气虚在此基础上还兼有少气懒言、易出汗、阳痿早泄、舌淡苔白、脉细弱或沉细等症;
肾阴虚者,除前述主症外,还可兼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失眠盗汗、形体消瘦、性情急躁、梦遗滑精、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之象;
肾阳虚又可出现畏寒、面色皖白、肢末欠温、小便清长、夜尿多、下肢水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脉微细或沉细等一派阳虚之象。
怎样科学认识肾虚?
西方医学里是没有“肾虚”这个概念的,西医所说的肾脏,主要功能就是将我们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以及内分泌功能,不管是肾脏结构和功能这两个层面,都没有什么虚与实之分。
而中医学中的“肾”主要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说的,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我的理解,就是很重要)。个人觉得:中医所指的”肾”并非单纯是西医解剖学上的肾脏,“肾虚”也与西医的肾脏疾病没有具体的对应关系,所以大家更不能将肾病和肾虚混为一谈。
“肾虚”更像是目前所指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疾病。(不信如果有人说你“肾虚”,你来个全身体检,有可能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
有专家认为:肾虚尤其是肾阳虚代表的机体功能的退化,多见于老年人,但不仅仅限于老年人,由于现代年轻人生活压力大、节奏快、脑力和体力的过劳,以及长期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均可以导致肾虚的发生。
不得不说:4大肾虚误区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古至今人们对肾虚的关注度那是相当的高,但是真正了解肾虚的人并不多,目前对肾虚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1:“肾虚就是肾脏出了问题”。前边讲到过肾虚不同于西医里的肾病,许多被诊断为“肾虚”的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并没有发现肾脏有什么问题。如果您觉得自己可能是“肾虚”,应该去看正儿八经的中医;不然:看西医会被拒;看大师当心被骗。
误区2:“出现腰膝酸软、多汗和尿频等症状就是肾虚”。出现上述症状,并不代表着一定就是肾虚。比如说腰膝酸软,可能是劳累所致,并没有什么特异性;比如多汗也可能只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个应激反应而已;还有就是尿频(小便次数增多),还有可能是你得尿路感染了。
误区3:“肾虚就是阳痿,要补肾壮阳”。我们常说的阳痿,其实是勃起功能障碍,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应该到正规的医院看男科或泌尿外科。如果没有明确病因,而只是一味的服用壮阳补肾药,只会加重病情,甚至是延误治疗。
误区4:“肾功能=性功能”。肾功能和性功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如果非要牵强附会一点,找点联系,可能糖尿病和高血压时间长了容易引发肾脏疾病和性功能障碍,两者便有了某种间接关系,加之某些商家大量不实宣传,两者的误解和误读越来越深,而真相和科学却越走越远。
关注我们,肾脏健康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