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朱琦的诞生,让这个小家庭在战乱之中也变得温馨许多,因为后继有人,朱德心里十分高兴。看到幼年的朱琦右耳处有一根“栓马柱”,便为他起名叫朱保柱,意为要“保住”。1916年9月,朱琦在四川降生,是朱德与第二任妻子肖菊芳所生,也是朱德这一生中唯一的儿子。此时,朱德才知道,原来这已经是朱琦离世的十天后。朱德抬眼看了看已经哭得泣不成声的儿媳,又低头看了看身边的孙子孙女,喉结滚动间,愣愣地,最终哽咽着说出:“你们不能这样做......”图二

前言

1974年6月20日,朱德平日里的住所里,突然多了几分往日里没有的热闹。许久不见的儿媳赵力平同孙子孙子都来了,朱德看着妻子康克清,想起前几天让妻子给儿子朱琦打电话,却被搪塞过去。

他心里,兀然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

图一

赵力平让孩子去到朱德旁边围着,康克清走到朱德身旁,眼含泪水地说,“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朱琦走了,追悼会已经办好了,孩子们想来看看你。”

此时,朱德才知道,原来这已经是朱琦离世的十天后。

朱德抬眼看了看已经哭得泣不成声的儿媳,又低头看了看身边的孙子孙女,喉结滚动间,愣愣地,最终哽咽着说出:“你们不能这样做......”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2)

图二

父子离散十五年,一朝聚首战人间

1916年9月,朱琦在四川降生,是朱德与第二任妻子肖菊芳所生,也是朱德这一生中唯一的儿子。

朱琦的诞生,让这个小家庭在战乱之中也变得温馨许多,因为后继有人,朱德心里十分高兴。看到幼年的朱琦右耳处有一根“栓马柱”,便为他起名叫朱保柱,意为要“保住”。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这是一位父亲对自己孩子,最朴素的愿望和祝福。

只可惜,“保住”了儿子,没想到爱妻却突然因病撒手人寰。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3)

图三

在朱琦出生仅仅四个月后,肖菊芳就患上了一种类似赤痢的热病,在哪个年代,这种病可以说是药石无医,肖菊芳也没能例外,几个月后就离世了。

不过《朱德年谱》上写着另一个版本,说肖菊芳是在1919年6月24日去世的。但其实无论哪种版本,哪怕是在1919年,朱琦也不过3岁而已。

朱琦幼年丧母,朱德青年丧妻,其中哀痛,不可言语。

朱琦出生后不久,朱德就离家为革命事业而奋斗,肖菊芳的去世,打乱了朱德生活的部署。孩子太小,根本不能随军携带,无奈之下,朱德再婚,迎娶了陈玉珍。

之后,朱德一方面参与革命活动,后又奔赴国外深造学习,与陈玉珍基本聚少离多,两人的婚姻关系几乎名存实亡。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4)

图四

而朱琦在1922年朱德出国后,便再也未见过父亲。但陈玉珍一直将朱琦带在身边,视如己出,悉心照料。

在朱德投身革命,征战沙场时,年幼的朱琦也是听着父亲的事迹成长的,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担任红军总司令……朱琦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在做利国利民,功在万代的大事,他没有埋怨朱德,反而也想追随父亲的脚步,加入红军,建功立业。

而朱德,在羁旅之中,同样思念着远方的儿子,多年不见,他现在都长大了,自己却因为革命而没有陪他成长,甚至不知道他现在多高,什么样子,在什么地方……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5)

图五

就这样,两个人彼此牵挂,却不知对方音讯地过了许多年。

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展开第二次合作事宜,朱德到南京开会时才知道儿子原来被国民党抓了壮丁。

虽然被是抓了,但是如今得知儿子的下落,还很健康地活着,已经让朱德老怀宽慰了。幸好,当时国民党的部队也不知道朱琦是朱德的儿子,朱德不动声色,在到达重庆后,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周恩来。

随后,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朱琦被营救出来,送到了延安朱德的部队中。此时,朱德正担任八路军的总指挥。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6)

图六

父子之间,细算已经十五年未曾见面了,朱德看着自己的儿子,将他抱在了怀里。

因为朱琦少年时生活贫苦,没有什么条件读书学习,朱德便将儿子带在身边学习文化知识。不久,朱德思考再三,将朱琦送往中央党校学习。

并在朱琦入校前,再三教导,“为人民服务,就要有本领,这就需要好好学习,什么都没有,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7)

图七

因为这句话,朱琦在学校里学习的格外刻苦,拼命汲取一切可以学习的知识,终于顺利从学校毕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只是还没过多久,朱德就将朱琦送到了前线上。

做出这个决定时,别人都劝朱德,十几年没见,如今还平安长大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只有一个儿子,不留在身边,要是出了什么差错怎么办。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

图八

朱德却说,“我身为总指挥,前线正在打仗,哪有让我儿子搞特殊的道理,正因为他是我的儿子,他才最应该上前线!”

朱琦对此却一句话都没有说,他十分理解父亲的行为。

收拾完行李,就随部队赶往了华北抗日战场,如同一朵浪花一头扎进大海,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发自己的一份力。更重要的是,他去往部队后,从来没和别人说过自己的身份,而且奋勇作战,一点也没有给朱老总丢人。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9)

图九

奋勇杀敌敢争先,不搞特殊多锤炼

枪弹无眼,战场之上,并不会因为谁是谁的儿子就收到命运偏爱。

朱琦在抵达战场后,就没有因害怕而退缩,拼杀在最前面,当然也更容易受伤。

在一次战斗中,朱琦的小腿被子弹打中,不幸负伤。

听到儿子在前线受伤的消息,朱德心里自认也是难受的,但他更清楚,要革命,就没有不流血牺牲的。

朱德自然也清楚儿子内心的感受,但他要逼自己狠下心来。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0)

图十

因为如果儿子这辈子不经过战火的洗礼,只是缩在自己的身后,安全安稳地过日子,那他一辈子都不会成器。

朱琦证明了自己,负伤回到了延安修养。但即使是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了,朱琦也没有享受到一天的“首长之子”的待遇。

在延安时,朱琦洗衣服时连肥皂都没有,这件事被朱德的参谋看到了,心中动容之际,便拿了两块肥皂送给朱琦,让他使用。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1)

图十一

这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肥皂也并非什么战略物资。但因为这件事,参谋却被朱德训斥了一番,“以后绝不能再拿公家的东西给朱琦用,我儿子没这个权力。”

从此以后,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朱琦都会自己想办法解决,或者自己扛下来,绝对不向国家请求援助。

朱琦养好伤之后,再次参与到前线的战斗中,只是这次却远没有上次时那么幸运了。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2)

图十二

1943年11月,朱琦在战斗中负伤,左腿伤势十分严重,达到了甲等残废的程度。这意味着,朱琦后面即使养好伤,也不可能再重返战场了。

可即使朱琦的伤势如此严重,朱德还特别下达了指示,“不必给朱琦什么优待,当做一般的伤员即可。”

在延安的日子里,朱德一直对朱琦言传身教。其中有一天晚上,延安举办了一场晚会,朱琦跟着父亲一同出席观看演出,等到结束时,已经是深夜了。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3)

图十三

因为知道朱琦的腿有伤,军委总部便打算安排朱琦乘公车,将他送回住处。等朱琦坐上车,就看到了父亲朱德的脸色不太好。

还没等朱琦想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就见朱德指着车上的他说道,“你下来。”朱琦只好自己下了车。

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朱德更加愤怒了。

等朱德坐车回到住处后,竟然看到朱琦也到了,他知道,按照自己的安排,朱琦要回来还要很久才对,这中间一定发生了什么情况。于是,他询问了司机是怎么回事。

问完情况,疑惑解开了,却让朱德更生气了。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4)

图十四

因为朱琦被朱德勒令下车后,警卫员实在不忍心,便让朱琦踩着车外的脚踏板,一路站在车上回来了。

他立刻把朱琦喊来,大声斥责了一番,因为朱琦踩的脚踏板,是给警卫员随车时观察情况用的,今天朱琦踩着脚踏板回来,如果路上车里的首长出事,那就是他无法承担的责任。

父亲在愤怒中隐含的教导之心,关心之意,让朱琦知道了自己今天的错误,他羞愧地低下了头。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5)

图十五

朱德见状,也缓和了不少,他对朱琦说,“孩子,你记住,你不仅是我朱德的儿子,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

朱琦看着父亲,认真地点了点头。从此,他就再也没乘坐过公车。

弃军从工无怨言,踏实敬业尤勤勉

在延安的日子里,朱德虽然对朱琦十分严厉,但也时常陪伴和宽慰他,逐渐让他从腿伤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但朱德依旧告诫儿子,不能因为这个伤势就打算一辈子躺在功劳簿上了,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未来。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6)

图十六

在父亲的谆谆教导下,1943年,朱琦养好伤后,就前往了抗大七分部校,当列队科的科长。也正是在这里,让朱琦人生了陪伴自己一生的爱人,赵力平。

只是因为朱琦的出身,让赵力平有了顾虑,压力很大。

不过后来总算是好事多磨,经过两年的时间,朱琦终于彻底走进了赵力平的心里,在贺龙的主持下,两人举行了婚礼。

儿子婚姻大事的解决,让朱德也十分高兴。只是两人在婚后不久,就参加了邓颖超带队的土改工作团,到河北进行土改工作,这一去就又是两年。

直到1948年土改结束,赵力平才在西柏坡,跟自己的公公婆婆见了第一次面。

朱德夫妻对赵力平是十分满意的,因为她出身简单,踏实肯干。而朱德,康克清的和蔼可亲,也让赵力平一直悬着的那颗心,放了下来。

难得的全家相见,欢乐之余,朱德问起了朱琦在之后的工作打算。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7)

图十七

彼时的朱琦,已经是团级的干部了,如果在军队中发展,肯定是前途无量。但因为国家此刻百废俱兴,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朱琦便对朱德说,希望前往基层,参与国家建设。

不久,朱琦便在组织的安排下,从部队转业,前往石家庄铁路局工作。

朱德知道后,对朱琦交代到,“当工人是好事。但你之前一直在部队工作,不懂铁路技术,不能一去就当领导,要从头干起。”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8)

图十八

然后他还特意去跟铁路部分的领导下达了指示,“朱琦不可担任任何管理岗位,要从基层一步步做起。”

一下子从前途无量的团级干部,变成了一名基层工人,对常人来说这种落差几乎难以忍受。但从小被朱德在身边教导的朱琦,对此却并不在意。

因为他心里明白,父亲要求自己从基层做起,是对国家负责,自己确实对铁路工作一窍不通,而且不管是从事什么岗位,都是为人民服务。

到达工作岗位后,他依旧跟在部队中一样,并不跟别人说起自己的身世,而是埋头苦干,虚心学习。一步步从一名练习生,最终成为了火车司机。

后来因为工作表现优异,朱琦从石家庄铁路局被调往天津铁路局。

有一天,当朱琦正常完成工作,将火车平稳停下,准备去休息时,却被人叫住,说有一位首长要求见他。当时国内的火车采用的还是蒸汽动力,需要不停地烧煤,在驾驶室的朱琦,身上脸上都是黑漆漆的。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19)

图十九

朱琦心中十分奇怪,但面对首长的传唤,也来不及想太多,连身上的工作服都没有更换,就随人前往了车厢之中。

等到见到这位说要见他的首长,朱琦心中的疑惑就变成了兴奋。

而朱德看到这样的儿子,却十分开心,一点不在意朱琦的手全是煤灰,一把握住了儿子的手。

朱德对朱琦说,“没想到啊,今天坐的是你开的车,不错,有工人的样子。”

受到父亲的鼓舞和肯定,朱琦更不觉得累了。

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即使是身处基层,也是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完美地诠释了“为人民服务”这句话。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20)

图二十

就这样,在铁路上一直工作了二十多年,朱琦才被调到北京铁路局车辆管理处,成为了一个处长。而此时他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但朱琦一来不摆身为领导的架子,二来没有倚老卖老炫耀自己的资历,依旧踏踏实实地工作,一心一意只想为人民服务。

而后又过了几年,朱琦在工作上经历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但他没有丝毫的埋怨。在1972年,度过困难之后,朱琦反而将自己的身心更多地投入进工作中去了。

但也由于他太过认真,工作负担太重,不幸换上了心脏病。

本该就此好好休息调养的朱琦,却依旧放心不下自己干了大半辈子的事业,一直思考如何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以至于思虑太多,反而让病情越来越严重。

短短两年,朱琦就因为急速恶化的病情而不得不离开了工作岗位,只能躺在床上接受治疗。

1974年6月10日早上,赵力平在给朱琦喂过饭后,就去上班了。她没想到,这一去就是天人永隔。这天,在工作中的赵力平感到心绪不宁,以为自己生病了,于是请假回家。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21)

图二十一

没想到就看到了已经生机断绝的朱琦,这一年,朱德88岁,朱琦58岁。

结语

得知朱琦死讯后良久,朱德说,“你们不能这么做,这样做的不对,应该早点告诉我,太可惜了,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走的这么早……”

朱琦这一生,实属苦难。他幼年丧母,与父离散,生活穷苦,参军被抓,与父相遇又奔赴前线,身受重创以至残疾。他本该能有更璀璨的人生,而不是在煤烟污渍中作为一个火车司机,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88岁的朱德才被告知(22)

图二十二

朱琦的履历远不如父亲朱德那般耀眼辉煌,但他这一生,我们可以怜惜,却决不能否定。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普通的岗位也可以发光发热,也能为人民服务,他从来不用以朱德之子的身份为自己增加荣耀,他就是他自己的星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