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货架能成为新零售战场吗(听说聚美也要做无人货架)
无人货架能成为新零售战场吗(听说聚美也要做无人货架)在这些投资中陈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定位自己是一家“时尚科技公司”。据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聚美优品共花费了9.067亿元用于外部投资。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还有一部电视剧《温暖的弦》,而其旗下的空气净化器业务也单独分出一个小组,创立了一个独立品牌Reemake。陈欧曾在2017年5月初进入共享充电宝领域,曾高调和王思聪打赌的他,面对无人货架这次可不那么高调了。关于地推的业务,聚美曾在2015年涉足过聚美早餐项目,不过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聚美也是有一定的地推经验的。不过越到后面的竞争,优质点位数量可能会成为衡量无人货架企业体量的一个硬性指标。而地推能力强则意味着渗透率高,所获线下流量也更大,更有利于反哺企业的竞争能力。聚美如果此时再进入办公室无人货架,比先进入者晚了1-2年,还能找到优质的点位资源吗?无人货架的决胜点,分别是供应链能力、资金能力、地推能力。供应链
最近,据自媒体“发条橙子”爆料称,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涉足无人货架领域,旗下无人货架品牌为“M美点”。目前已经开始铺设网点,还有关于“美点货架”的图片爆出。
同时,笔者在赶集网搜索到,有人发布了关于招聘“聚美优品无人货架西安站”服务人员的信息。并描述该无人货架服务的项目特色是:“聚美优品”无人货架办公室的便利店,价格比市场便宜30%左右,西安地区免费投放。“美点货架”图片和招聘透露出的信息,聚美应该把目光瞄准到了办公室无人货架,而不是像外界猜测的车载货架的模式。
笔者第一时间向聚美公关证实,目前暂时没有收到肯定的答复。如果这个消息确认,陈欧可能需要回答很多人心中存在的疑问。为什么聚美要做无人货架,聚美有什么优势,以及现在进入无人货架的赛道是不是太晚?
正处在风口上的无人零售,简直一天一个新闻。上个星期苏宁宣布2018年将布局5万台无人货架,1500家苏宁便利店和1万台自助售卖机。紧接着每日优鲜的无人货架宣布今年将投入30万个点位。当然无人零售的洗牌也是非常残酷的,不仅无人货架先行者猩便利北上广业务紧缩,全国三四线城市撤站,铺货低于50人的企业全部撤柜。而且另一家无人货架公司“七只考拉”被曝将裁员90%。无人货架即将进入洗牌期,此时聚美优品希望弯道超车,留给聚美的时间很紧张。
聚美依然存在优势,不过现在进入会不会太晚
无人货架的决胜点,分别是供应链能力、资金能力、地推能力。供应链能力的好坏与否将决定玩家的成本优化能力、前端补货效率、选品丰富度等,而这些将决定玩家最终的命运。供应链的重要意义在于控制物流、商品补给、仓储等,一个优秀的供应链体系能够不断优化成本。同样,淘汰赛背后是高度同质化的竞争,巨头已经入局,无人货架再玩不出新花样最终只能倒闭。聚美也有比较丰富的供应链经验,虽然在商品品质的把控上,曾遇到过消费者的质疑。不过对于无人货架的标准化食品,这一点应该不是问题。
*图源鲸准
资金对于聚美来说也应该是不愁的,2017年12月29日,聚美优品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截止6月30日的6个月)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聚美优品上半年净营收为32亿元,同比减少9.2%;订单总量约为3570万,同比减少了2.8%。归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1.019亿元。新财报显示,截止2017年6月30日,聚美优品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20亿元,短期投资9.067亿元,共计29亿人民币,折合4.5亿美金。
关于地推的业务,聚美曾在2015年涉足过聚美早餐项目,不过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聚美也是有一定的地推经验的。不过越到后面的竞争,优质点位数量可能会成为衡量无人货架企业体量的一个硬性指标。而地推能力强则意味着渗透率高,所获线下流量也更大,更有利于反哺企业的竞争能力。聚美如果此时再进入办公室无人货架,比先进入者晚了1-2年,还能找到优质的点位资源吗?
聚美的投资逻辑
在这些投资中陈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定位自己是一家“时尚科技公司”。据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聚美优品共花费了9.067亿元用于外部投资。除了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共享充电宝品牌街电,还有一部电视剧《温暖的弦》,而其旗下的空气净化器业务也单独分出一个小组,创立了一个独立品牌Reemake。陈欧曾在2017年5月初进入共享充电宝领域,曾高调和王思聪打赌的他,面对无人货架这次可不那么高调了。
垂直电商发展到聚美目前的体量已经几乎逼近天花板,从2017年上半年年报可看出,营收净额和总订单量都在下降,而流量增长也成为了聚美面对的最大难题。另一家美业公司唯品会的选择是与京东、腾讯合作来换取流量,聚美的做法则是,外部投资完成新零售布局,以街电为例,通过街电实现线上与线下场景的融合,获得流量入口和大数据。陈欧曾在新浪微博表示:“有质疑聚美投资影视和街电,不务正业的。事实上,都是为了流量。流量向超级app聚集,越来越贵。通过成本更低廉的方式获取流量,是一个企业运营逻辑。”不过在陈欧投资的几起案例里,充电宝、可能存在的无人货架,能直接带给聚美的有效流量是多少?影视剧、家居、母婴的投资案例是为了回报的考虑,还是为美妆服务形成有效闭环?
在目前知名的无人货架领域,商品多为生鲜和食品的零食,那么这也是毛利非常低的领域,与美妆相比利润差异非常明显。如果聚美切入这块的业务,是不是能有期望中的盈利水平和精细化的运营能力。亿欧网也将会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