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从四德高情商的人,男人别再轻信毒鸡汤了
三从四德高情商的人,男人别再轻信毒鸡汤了《礼记·郊特牲》中也有关于的“三从”记载: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都是从礼仪的角度考虑,但我觉得应该还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在古代参加丧礼,是要根据关系的远近准备“帛金”的,在这样的标准下,女人就不用在另外准备一份,减少了开支。首先从“三从”说起,在《仪礼·丧服·子夏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在古时候阶层之间的划分比较明确,丧礼又是比较重要的礼仪之一,在丧礼中根据亲疏远近、嫡庶,会有不同的规定和标准。“无专用之道”的意思是,在服丧方面女人没有特定的要求,出嫁前和父亲一样服丧,出嫁后和丈夫一样服丧,丈夫去世之后和儿子一样服丧。
我是晨梦夕拾,有温度,有态度。点击“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婚姻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管是婚前的准备,还是婚后的经营,都会消耗男女双方大量的精力。
对此,一部分男人觉得现在的婚姻男人的付出太多了,不如古代,丈夫可以用“三从四德”约束妻子,这样在经营婚姻方面男人会轻松的多。
实际上,有这种想法可能并不是太了解什么是三从四德,古代的三从四德,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首先从“三从”说起,在《仪礼·丧服·子夏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在古时候阶层之间的划分比较明确,丧礼又是比较重要的礼仪之一,在丧礼中根据亲疏远近、嫡庶,会有不同的规定和标准。
“无专用之道”的意思是,在服丧方面女人没有特定的要求,出嫁前和父亲一样服丧,出嫁后和丈夫一样服丧,丈夫去世之后和儿子一样服丧。
在这一点上,大多数人都是从礼仪的角度考虑,但我觉得应该还有经济方面的考虑。在古代参加丧礼,是要根据关系的远近准备“帛金”的,在这样的标准下,女人就不用在另外准备一份,减少了开支。
《礼记·郊特牲》中也有关于的“三从”记载: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嫁从夫,夫死从子。
很多人觉得“三从”是服从就是出自于此,其实这里“三从”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古时候最重孝道,怎么会要求母亲服从儿子呢?
古人对于“礼”的认识从来都不是刻板的,反而是强调“礼时为大”和“礼以义起”。某一种做法或者说法,不符当下的道义或者时宜的时候,是可以更改或者摒弃的。
所以这里的“三从”应该是,女人在未嫁的时候听从父母的教诲,出嫁之后理解丈夫的想法,丈夫去世之后尊重儿子的选择,不是单纯的服从。
说完 “三从”,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四德”。“四德”出自《周礼·天官·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工。
“四德”也叫“四行”原本起源于宫廷,后来流传到民间,它其实不是对女人的约束,反而更像是当时的一种教育。
妇德,要求女人要有一定的品德,这很容易理解,不仅是女人,男人也被要求有一个好的品德。
妇言,指说话得体有修养,言辞恰当。
妇容,妇容不单指容貌,端庄稳重衣着得体,也在其范围之内。
妇工,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女人在婚姻中都有分工,在当时女人的主要任务是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家庭劳动(抽丝、织布、缝纫等)。
三从四德的出发点不是男人对女人的约束,更不是丈夫对妻子的约束,它更像是一种普遍遵守的行为准则。
三从四德也并没有完全的离开我们的现代生活,像孝顺父母、理解丈夫、和孩子平等交流、衣着得体、女性求学工作等都是很普遍的现象。
而且古时候的妻子家庭地位并不低,在《说文解字》中对“妻”有这样的解释:妻,妇与夫齐者也。
丈夫做错事,妻子可以提出异议甚至可以管教丈夫,甚至在一些家庭里,丈夫还很“惧内”。
有这样一个例子,西晋重臣王衍是一个清明俊秀、风姿安详文雅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男神”,可他的妻子郭氏却强悍的很,经常对他实行家法,有一次弟弟王澄实在看不过去,为自己的哥哥说了几句话,结果却被郭氏教训了一顿。
男人别再轻信“毒鸡汤了”,一味的追求所谓的“三从四德”想通过让妻子服从的方式来达成家庭和睦,是不对的。
不管在古代还是现在男人想要婚后幸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好丈夫。
婚姻幸福不是有一个好妻子就能做到的,在婚姻中,男人要承担起丈夫的责任,理解妻,体贴妻子。
其次现代婚姻是男女双方自主的选择,女人可以挑丈夫,男人也可以挑妻子。只要你的要求合理,和自身的条件对等,那么就可选择一个与自己合适的女人结婚。
当然女人也要明白,“男人负责赚钱养家,女人负责貌美如花”也是“毒鸡汤”,婚姻是靠两个人共同经营的,丈夫不能要求“妻子”对他服从,妻子也不能在婚姻中只享受不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