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录取条件:获剑桥面邀爱丁堡
英国剑桥录取条件:获剑桥面邀爱丁堡我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成都外国语学校就读。但初中时,我从来没有想过或者规划过将来要做什么,凭借着较为出色的化学学科,我有幸参加过成外化学“竞赛班”的培训,但是我渐渐发现,擅长的学科并不能决定将来要走的路。在培训结束的几天后我坐上了去英国的飞机,开启了我的初中研学毕业旅行。和法国女孩的一次交流,让我坚定国际教育这条路获爱丁堡大学录取(QS英国大学排名TOP5)获曼彻斯特大学录取(QS英国大学排名TOP6)01
成外国际部【我的申请之路】系列栏目,带你一起走进高三学子在国际部一路走来的历程以及申请背后的故事。
欧阳同学
高三A-Level班学生
获剑桥大学面试邀请(QS英国大学排名TOP3)
获爱丁堡大学录取(QS英国大学排名TOP5)
获曼彻斯特大学录取(QS英国大学排名TOP6)
01
和法国女孩的一次交流,让我坚定国际教育这条路
我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成都外国语学校就读。但初中时,我从来没有想过或者规划过将来要做什么,凭借着较为出色的化学学科,我有幸参加过成外化学“竞赛班”的培训,但是我渐渐发现,擅长的学科并不能决定将来要走的路。在培训结束的几天后我坐上了去英国的飞机,开启了我的初中研学毕业旅行。
这次旅行虽然也没有特别与众不同的经历,但却决定了我的未来方向。我坐在KCL(伦敦国王学院)的一间教室中,和外国的同龄伙伴围成圈讨论宇宙,讨论历史,交流完全不一样的学校生活。一个14岁法国女孩告诉我,她们每天3点下课后都可以有自己的时间。我好奇地想要深究下去,便问道:有什么样的活动呢?田径、画画、钢琴,还是合唱团?她说了一个令我有些意外的活动,一个我好像只在电视屏幕上见到过的运动——花样游泳。我们坐在食堂的圆桌旁吃成片的披萨,坐在教室外的草坪上讨论着今天的课题,坐地铁去离学校几十米外的泰晤士河游玩。不知不觉中我的脑海冒出了一个想法:也许我可以尝试选择一条不平常的路,不同于常规高中的路。
我的英国研学之旅
回到成都后,我和父母认真地进行了商量,几番沟通后我顺利来到了成外国际部A-Level课程就读,由于初中时成绩还算不错,因此我也得到了国际部的特等奖学金。自此,开启了我的国际教育之旅。
02
探寻适合自己的方向和专业是一条复杂而又曲折的道路
刚开始接触国际教育,我还是十分迷茫的。我并不清楚自己以后想要从事的方向,凭借着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我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地探索。
我参加了USAD(美国学术十项全能)这类全科竞赛,试图去发现自己真正擅长的学科,最后虽然也收获了“音乐”的区域一等奖,“艺术”二等奖和“科学”二等奖,但似乎也还没有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方向。而后,在同学的引荐下,我也加入了一个国际学校组织,并且幸运地在成立初期选上了媒介部部长。我通过自己的美术知识和语言功底,胜任了部分图文撰写的工作。在几个月的练习和不断的成长中,我们的公众号也收获不少的粉丝。我好像第一次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了自己可以努力的方向——艺术。
我的部分奖项
随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开始了更深层次的艺术学习。4个月后,我完成了自己第一个作品集,但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原来艺术和我想象中的画画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制做作品集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我的思考,不是我的意识,而是一篇篇PPT,一篇篇调查,一篇篇赏析。想到要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爱好变成最繁琐的工作,我再一次放弃了。而前几次的否定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我到底想要什么?什么才是最适合我的呢?
这个时候,我决定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我又去参加了FBLA(全美经济领袖)竞赛,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国际上的经济竞赛和A-Level课程的内容重合比较少,因此我得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拿到了近千题的题册,一遍一遍打破自己的思维去接受新的知识点,新的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我占据了经济老师所有的课间,反反复复向她请教,我也很感激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回复我。
比赛当天,面对几百人同台竞技的大场面,我虽然内心很紧张但还是想着尽力把它做到最好,在同组同学的激励下,我带着忐忑却又坚定的心走上了展演台。最后当我得知我们组拿到了总分全国第五名的好成绩时,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激动和自豪,在我从未登上过的舞台和高度,在我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里,收获了极大的肯定。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天听到我名字时的那份激动和欣喜。
在此之后,我好像感受到了经济对我的吸引力。我也开始尝试了经济领域的其他比赛和活动,慢慢地我也开始坚定自己对经济学科的选择。
当然,在选择经济学科的过程中,我也没有放弃其他科目的探索和对于自己兴趣爱好的开发。我还参加生物、化学、数学、物理等相关的竞赛,也收获了一些成绩;对于画画的热情,我也学习制作海报设计,为国际部不同社团和校园活动做海报,在校园墙绘大赛中斩获第一名,我的作品张贴在国际部楼梯口。
我的墙绘作品
在不断探索,和平衡不同科目的学习过程中,我最终选择了一个文理结合的专业:数学与经济。
03
从“社恐”到“融入”,我很感谢我的良师益友们
在国际部的这三年,我认为最幸运事情就是能遇见我们班的同学们。
在来国际部之前,我是一个非常“社恐”的人:在各大场面都没有发过言,没有做过演讲,也从来没有参加过什么大型活动,在见到陌生人的时候也不会主动发起话题。记得入学后,第一次被邀请给初三的学弟学妹们做分享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吓懵了,我不知道怎样演讲,不知道什么样的内容适合什么人去听,不知道怎样和台下的一双双眼睛互动,不知道什么样的手势,什么样的停顿是最合适的。是我的同学们一遍遍鼓励我,告诉我怎样去写一篇演讲稿,怎样让台上的自己镇定和冷静下来,我才较为平稳地完成了第一次演讲。
当我一次次因为没有拿到好成绩而哭泣,一次次因为不如意的事情难过的时候,也是同学们用欢声笑语让我抹去不悦。我也非常愿意用讲题,一起复习来一起和她们进步,互相理解,互相促进。
我和我的部分小伙伴们
当然,国际部的老师们也特别让我惊喜。我从未想过可以和老师相处成朋友一般的关系。也许是一次次活动中的感情升温,也许是一次次讨教时的欢声笑语,也许是一次次沉寂时的暖言安慰,抛开课堂的严肃,私下里的老师从未“真正”的把她们自己当作老师,而是真真正正地成为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04
写在最后的话
很荣幸能够被邀请来记叙自己的整个国际部之旅,因为我也许并不是国际部最优秀的学生,但我仍觉得我的这段有趣的经历值得被分享,也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下慰藉和鼓励。
在回忆整个过程时,过去的一帧一幕都好似电影一般映在眼前,忽而间又如洪水猛兽般涌进我的回忆。如果能够再来一次,我想我会在刚来到国际部时就提前做好自己未来的规划。
首先,如果没有找到自己擅长的或者想要学习的专业,就尽量多参加一些竞赛,找到自己擅长的科目。在竞赛中就算没有拿奖,也是对自己的阶段性学习的总结和提升,也能锻炼自己的演讲,辩论,做PPT,社交等能力。
当过程中成绩没有明显提升,活动背景也没有明显改善的时候,不要气馁。我记得有一位老师曾跟我说过“好好学习,好好做学问,成绩只是顺手带走的事情。”我一直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所有事情只要认真去做,做好每一个细节,结果自然不会失望。
现在,我也慢慢明白和感悟到:对于英国大学的申请来说,拥有丰富的活动和出彩的竞赛并非最重要的因素,而更多的是你对学科的理解是否深刻,是否能从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有所创新。对于海外大学招生官来说,你的能力水平是否与大学相匹配,你能为大学带来什么,比起你的“活动优秀”,更能让招生官眼前一亮。
希望我的分享能对一部分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能够帮助他们在迷茫时可以拨开云雾看见阳光。希望国际部的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在新的学期都能万事胜意,更上一层楼。我相信,彼方尚有荣光在!
供稿 | 欧阳同学
编辑 | Annie
审核 | Linva/Grace
重磅预告
3月26日,跟最懂留学的人一起畅聊最全的留学知识,轻松get国际高中学习建议,留学申请规划,如何快速适应国外大学学习生活,海归如何做职业发展规划,留学带来的改变,选课专业及职业的关系,如何在大学拓宽职业人脉等干货。
请带着与留学、国际教育相关的所有疑问,
3月26日,各路留学大咖等你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