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尴尬(揭秘国内音乐节令人不堪入目的混乱现象)
音乐节尴尬(揭秘国内音乐节令人不堪入目的混乱现象)演出现场,垃圾成堆,放浪形骸
选乐队靠关系,排练时间拿来搭舞台
先从邀请乐队开始,能登上草莓、迷笛这样的舞台表演,是所有乐队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国内的邀请机制是不透明的,乐队的水准以及身价,几乎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音乐节在挑选这些乐队的时候,大多是靠关系。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喜欢邀请签约在自己公司的乐队。也正是这样,造就了很多乐队的出场费差距甚大。某唱片公司自己举办的音乐节,请自己唱片公司乐队的钱可能就非常低,而外边请来的大牌,最高一场能达到三十万。收入差距之大,让许多小牌乐队产生了抵触情绪。另外,乐队和主办方的矛盾也集中在调音、排练方面。经纪人王城表示,乐队合理的彩排时间是一到两个小时,在彩排前,一个成熟的乐队要提前给主办方提交乐队的设备清单、通道清单和曲目清单。但现状是大多数音乐节为了节约成本,都压缩甚至取消了排练和调音时间,用来搭建舞台。这次后海大鲨鱼乐队在规定时间到达现场,彩排后却发现舞台并没有搭建好,而为了让另外一个外国大牌乐队排练,主办方不得不牺牲他们的彩排时间。在等了若干个小时后,后海大鲨鱼仅仅取得了半个小时的彩排时间,这也成了后海大鲨鱼打人事件的导火索。
表演乐队整体素质低,纹个纹身就说自己玩儿摇滚
5月1号,女神张曼玉在上海“草莓”的首秀,被描述为难听到让人掉泪。5月3号转场到北京,亮嗓没一会儿老天爷听不下去了,大风狂吹使张曼玉不得不提前终止演出。女神被吐槽也让人开始注意,乐队的现场唱功问题。有人指出,有的人玩乐队只是因为觉得挺酷,看上去挺光鲜,纹个纹身就说自己玩摇滚了。上台表演纯粹是图好玩,这和抱着音乐理想做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也会导致现场观众群体不一样。他们的歌迷不追求他唱功,就是喜欢他们的范儿。但稍微成熟的乐队就会觉得,这类乐队根本没有可听性。
演出现场,垃圾成堆,放浪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