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

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以后,又有2.0版的“同态复仇”(同价复仇)一说。行对等原则,杀个草民就拿一个草民赔命,杀个村长就拿一个村长赔命。数量质量兼顾。《周礼》称西周时,朝廷曾设一个叫“朝士”的机构,如果自己的父兄被人所杀,到这机构报备一下仇人的名字,此后就可以杀死仇人而无罪。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从意大利西西里岛族群到高加索车臣、印古什民族,都曾有这一习俗。车臣人“人死仇不灭”世代复仇。他们都是大家庭,每个村庄有作战高塔(类似藏区的碉楼),每个人都是战士。中国古代,由于“政权不下县”,管理基层的乡绅以千年习俗为准绳,众议公论,乡镇村也曾流行这一恩怨自我了断的风气。万千民事纠纷消弭于底层,减轻了统治成本。

点击标题下面蓝字,轻松关注我

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1)

俗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论小人报仇日思夜想,以君子论十年为限,颇见心量。

血亲复仇比君子报仇厉害之处,在于它二十年、三十年也不晚,在于它当事人一辈无法偿还时,下一辈也要偿还这笔债。

由于古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家族关系,家族利益高于一切。对某个人的伤害,意味着对他所属的整个家族的伤害。

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从意大利西西里岛族群到高加索车臣、印古什民族,都曾有这一习俗。车臣人“人死仇不灭”世代复仇。他们都是大家庭,每个村庄有作战高塔(类似藏区的碉楼),每个人都是战士。

中国古代,由于“政权不下县”,管理基层的乡绅以千年习俗为准绳,众议公论,乡镇村也曾流行这一恩怨自我了断的风气。万千民事纠纷消弭于底层,减轻了统治成本。

《周礼》称西周时,朝廷曾设一个叫“朝士”的机构,如果自己的父兄被人所杀,到这机构报备一下仇人的名字,此后就可以杀死仇人而无罪。

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2)

以后,又有2.0版的“同态复仇”(同价复仇)一说。行对等原则,杀个草民就拿一个草民赔命,杀个村长就拿一个村长赔命。数量质量兼顾。

随着文明进步,又有3.0版的“血金”(血酬)一说。多了一条选择,以钱财消灾作赔偿。如同润格,血酬也格例分明,贫富贵贱各得其价。

这类习俗亚欧种族间非常相似,如《圣经》亦言: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如谚语所说“要么接受刀剑,要么收买刀剑”。

在藏区,我听闻了当地“血亲复仇”的传说,十分震憾!

在昌都有个叫贡觉县的地方下面有个三岩乡,进出交通十分不便,不足二万人囗。“帕错”(父系)社会,穷乡僻壤,地处金沙江畔。江对面是四川的白玉县。

这两个地方很早以前因为边远贫困,是远近闻名的土匪窝。他们大都属康巴藏人。令人奇怪的是,三岩和白玉之间原有一座索桥,后来白玉人要求拆了这座桥,理由是对岸人太凶 了,不准他们过来。

凶悍了几百年的白玉人埋怨对岸的三岩人太恶霸,这也令人醉了。可见强中自有强中手。

三岩人也信藏传佛教也转经筒挂经幡,但教义仪规的束缚对他们似乎不存在。他们从小就信奉“不偷不抢不是男人”这句话。强梁飙悍,没有理由也无须解释。

人生自信千年,会当击水万里。


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3)

康区到处有碉楼。别的地方是有事时全村人住进碉楼以自保,但这里的碉楼却成为日常住处,人们天天住在碉楼里,仿佛备勤备战一般。

“血亲复仇”特别之处在于,一旦结下梁子,一代一代人会寻仇追杀对方。如施害的当事人死了,继续追杀他下一代。那怕家里只剩下最后一个男孩,全族妇女有责任抚育他长大。在他们眼中,复仇是不遗余力的。

早先这里太穷,男人下地耕作穿不起裤子,就用绳子把生殖器一圈一圈绕起来,表示他不会性侵犯。虽极贫却极其高尚,这极端反差也极罕见。或许,归功于藏传佛教的日积月累的长期浸染。

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4)

这里的女人地位高,没有男性藏人敢持刀捅女性藏人。在夜深的路上,一个女藏人敢对男人吼滚。这和各个藏区重女轻男的大传统有关。

如果外面的人来到这里,和当地女人发生性关系,男人们是不管的,但必须娶了这女人。如果你不负责任跑了,那将遭到三岩人追杀。

现在,三岩人读书读到初中为止,全由政府包了,个人不用出一分钱。但有些人居然情愿自己出钱叫别的小孩去替代自家孩子上课,有些不可思议。

据说,多年前,曾计划将该乡人迁往有高原江南之称的林芝地区。在迁了一千余人后,林芝出现了不大太平的状况,计划立即终止。

据闻,这习俗至今仍存威慑力。一些藏族精英对这还是心有畏惧。

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血亲复仇这一古老习俗(5)

血亲复仇这事很多民族都曾存在,许多作家也在作品中描述过这一古老习俗。汉族作家藏族作家,多有涉及。比如著名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

由于进入三岩道路极其艰险,据悉十几年前刘伟(人民日报西藏记者站站长)和女作家马丽华曾进去过。刘伟回拉萨后写过三篇文章。听说,中山大学受托进行过田野调查,调查报告不曾公开。

秦汉之时,血亲复仇盛行于中原大地。三岩乡,仿佛时间的回音壁,历史的广陵绝响。这是一种历史的回声,也是历史的生命所在。

习俗从来都是文化的基因。而文化从来都是生命的密码。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转发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