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患者适合吃什么?高血糖人群请注意
高血糖患者适合吃什么?高血糖人群请注意2.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要充分。高纤维素食物对碳水化合物分解吸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血糖的平衡,建议固定主食量,主食量大约是每顿2两,每天的量是不超过5-6两,建议粗细搭配,能吃干的,尽量不要吃稀的,尽量减少稀饭、面条、馄饨、疙瘩汤等流食的摄入量,可以用蔬菜汤、鸡蛋汤、低脂牛奶、纯牛奶、豆浆等代替。1.控制总热量。这个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确定总热量,一般来说,使患者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之内。参照原来的生活习惯计算每天所需要的总热量,成人卧床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30千卡,轻体力劳动30-35千卡,中体力劳动35-40千卡,重体力劳动40千卡以上,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女性、营养不良和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患者要酌减。何冰:不能耐受二甲双胍的患者,可选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或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酰脲类和格列奈类);磺酰脲
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较大的一类疾病,近4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增加。目前推荐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饮食控制、患者教育、运动疗法、自我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包括胰岛素注射液和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有哪些种类呢?什么情况下需要服用?要注意哪些问题?为此,安安网特邀广东药科大学何冰教授为我们解答关于降糖药的科普知识。
老师照片
安安网:除了上期我们提到的二甲双胍肠溶片、二甲双胍缓释片之外还有哪些常见的效果好的降糖药?
何冰:不能耐受二甲双胍的患者,可选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或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酰脲类和格列奈类);磺酰脲类和格列奈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都可导致体重增加,两类药物一般不联用;消渴丸是含有格列本脲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固定剂量复方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西格列汀)和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也在最新的糖尿病治疗指南中提出。联合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安安网:血糖值高的老人家在日常饮食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何冰:高血糖老年人在日常饮食中主要牢记以下5个要点。
1.控制总热量。这个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确定总热量,一般来说,使患者体重略低于或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之内。参照原来的生活习惯计算每天所需要的总热量,成人卧床休息状态下,每日每千克理想体重给予热量25-30千卡,轻体力劳动30-35千卡,中体力劳动35-40千卡,重体力劳动40千卡以上,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女性、营养不良和伴有消耗性疾病者应酌情增加,肥胖患者要酌减。
2.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要充分。高纤维素食物对碳水化合物分解吸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有利于血糖的平衡,建议固定主食量,主食量大约是每顿2两,每天的量是不超过5-6两,建议粗细搭配,能吃干的,尽量不要吃稀的,尽量减少稀饭、面条、馄饨、疙瘩汤等流食的摄入量,可以用蔬菜汤、鸡蛋汤、低脂牛奶、纯牛奶、豆浆等代替。
食量减少可能会引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所以应该多吃些新鲜蔬菜,蔬菜每天可以吃到一斤以上,以绿叶青菜、菌菇类、藻类为主,如果摄入土豆、山药、芋头等高淀粉的蔬菜,按1/4的比例减少主食量。
关于肉类,可以吃瘦猪肉、牛肉、羊肉、去皮的鸡肉、鱼虾类,但是每天不超过二两生肉。鸡蛋建议每天可以吃1个,每周不要超过5个,高脂血症患者每周不要超过4个。
水果含果糖比较多,所以最好不要吃含糖量高的水果(荔枝、榴莲、婆罗蜜等),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可以在两餐之间摄入二两左右的水果,血糖不稳定的时候可以吃黄瓜和西红柿进行代替。
食盐建议每天3-6g,做饭的时候要少放油。
关于坚果类,血糖不平稳的时候尽量不要吃瓜子、核桃、芝麻、开心果等坚果,如果食用要注意适量,如核桃不要超过3个,瓜子不要超过一小把。每日可以喝牛奶或者豆浆,大约250ml,如果出现肾脏损害的时候尽量不要吃豆制品。家中煲的糖水也最好不要喝。
3.千万不要限制喝水。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千万不要限制喝水。如果水分缺少的话,有可能会引起血液浓缩、血栓形成、水盐代谢紊乱等不良后果,每天喝水大约1500-2000ml。
4.三大营养比例要适当。在控制总热量的情况下,糖、蛋白质以及脂肪这三者占总热量的比重分别为50%-60%,25%-35%,10%-15%。
5.因人控制饮食。每个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利用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有些数据仅供参考。在实际生活中主食需固定,用副食来调节体重。超重的话,减少副食量,体重偏轻,则可以增加副食量,当达到标准体重,吃副食的量就保持原状。
安安网:血糖高的老人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不舒服的症状,但是在常规体检中发现血糖偏高,这种情况下,除了按时服用降糖药之外,还需注意哪些?如何避开潜藏的糖尿病风险?
何冰:高血糖这种疾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杀手,根据最新的流调数据,依WHO诊断标准,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上升至11.2%。不少中老年人以为血糖高而已,不去治疗干预,其实严重者可能致死,所以得引起重视。
除了科学规范的治疗和血糖的监测之外,在平时的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控制高血糖的关键。同时,需要注意锻炼,大约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生活方式的干预始终贯穿在整个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中,使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方可避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附:糖尿病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