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文物保护片区,人文常山常山江家
常山文物保护片区,人文常山常山江家江氏祠堂的文脉钩沉不仅局限于一方小小的戏台。据县志记载,1921 年,常山县首创的民众教育馆江家试验区就设在江家祠堂内,当年试办的乡村新式小学,将落后的私塾改造为现代教育,不仅增加了算术、历史、地理、音乐、图画、体育等学科,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定期举行体育运动会,而且男生、女生可以同班读书,这在旧中国是个巨大的进步。学校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停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将江家祠堂作为阁底乡中心小学校舍,全乡15个村的高小生都到江家完全小学读书,20世纪70年代新校舍建后,小学才从这里搬走。就像所有的家族祠堂一样,江氏祠堂也建有一个戏台,每到拜祀祖先,以及一些重大节庆之时,江氏族人会邀请戏班到祠堂演戏。江氏祠堂戏台两侧的石柱上,雕刻着一副对联——“千秋善恶双眸内,万里悲欢只步中”,在演绎善恶悲欢故事的同时,也寓意着戏如人生的哲理。文脉钩沉只要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必定有一个祠堂。祠堂,作为
江家村是由一个家族繁衍生息而兴起的村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在这方土地上,有形的历史遗存与无形的文化遗产,共同述说着这个村庄的历史与精彩。
江家起源
只要是一个古老的村庄,肯定有一段传奇。据考证,位于常山港西岸的江家村原来叫栟楮村。当时,村里有二三十个姓氏的人家。江家村的江氏祖先原来居住在衢州石梁镇。元末明初,江氏兄弟俩携妻带子举家迁移到栟楮村,从此在这里扎根落户。到了清乾隆年间,栟楮村渐渐地以江姓人氏居多,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繁衍成大户人家。
相传到了清朝前期,衢州大旱三年,百姓食不果腹,生存难,然而官府却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就在这大灾之年,村里的江姓大户人家大发善心,把库存的粮食全部装船,通过常山港将粮食运到衢州府衙救济灾民。在每只运粮的船头都扯起一面白色的帆布,上面写着“济灾粮食”四个醒目的大字。看到常山江姓大户救济灾民,衢州府太爷亲自到水亭门接收赈灾粮食,尔后上报朝廷。皇上龙颜大悦,不久御赐村名,将栟楮村更名为江家村,并送来皇上御题的“积德慈善”大匾。
文脉钩沉
只要是一个古老的村庄,必定有一个祠堂。祠堂,作为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同时又是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是一个家族最高权力的象征,是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如今,江氏祠堂已经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氏祠堂的建筑风格以徽派为主,黛瓦、粉壁、马头墙朴素淡雅,砖雕、牛腿、雀替等雕刻精美,集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原本为供奉祖宗而建造的江氏祠堂,近百年来,已经成为当地最好的多功能大厅。让江氏子孙至今都津津乐道的是,在祠堂内,找不到一个蜘蛛网。村里的老人相告,这是因为祠堂的材料选择十分讲究,祠堂的结构设计也十分考究,更是因为,祠堂本身透出来的那份神圣与神秘,使得祠堂很少会受到虫蚁的侵扰。
就像所有的家族祠堂一样,江氏祠堂也建有一个戏台,每到拜祀祖先,以及一些重大节庆之时,江氏族人会邀请戏班到祠堂演戏。江氏祠堂戏台两侧的石柱上,雕刻着一副对联——“千秋善恶双眸内,万里悲欢只步中”,在演绎善恶悲欢故事的同时,也寓意着戏如人生的哲理。
江氏祠堂的文脉钩沉不仅局限于一方小小的戏台。据县志记载,1921 年,常山县首创的民众教育馆江家试验区就设在江家祠堂内,当年试办的乡村新式小学,将落后的私塾改造为现代教育,不仅增加了算术、历史、地理、音乐、图画、体育等学科,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定期举行体育运动会,而且男生、女生可以同班读书,这在旧中国是个巨大的进步。学校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停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将江家祠堂作为阁底乡中心小学校舍,全乡15个村的高小生都到江家完全小学读书,20世纪70年代新校舍建后,小学才从这里搬走。
如今,江氏祠堂已成为江家村一道独特的风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当地人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文革”期间,江氏祠堂作为封建残余也遭受过破坏;到了改革开放之初,江氏祠堂变成了既可演古装戏、现代剧又可放映电影的大舞台;但进入新世纪之后,它慢慢地归于沉寂。2017年,江氏祠堂再次焕发生机,经过修缮改造成村中的文化礼堂,如今,俨然成为了村里的文化地标和精神家园。
古老民居
一个古老的村庄,肯定是由古树、祠堂、寺庙、老屋组成。在江家村,有20余幢晚清时期的建筑,白墙青瓦,朴素淡雅,雕梁画栋,造型精巧,冬暖夏凉,通风明亮,富有独特魅力。
位于村西的胡家大院,是江家村一幢最大最好,也最能体现晚清时代江南民居特点的大院。村民胡有根从出生到现在,老胡一直住在这座老屋里。胡有根说,房子是他太爷爷手上造的,他祖父祖母、父亲母亲都生活在这里,虽然儿女多次让他搬到他们的楼房里居住,但他就是不肯,因为在老房子里住着十分舒服。胡家大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工艺精湛,门外有门、院中有院。两侧则是迎客厅。跨过正门高高的门槛,约 20 平方米大的天井既通风采光,又能排集雨水,晨沐朝阳,夜观星斗。天井前后有宽敞明亮的客厅、下客厅,两侧有镶嵌着雕花的厢房。栋梁木柱,用料考究,恢宏壮美,形制规整。墨绿色的泥灰地面平整如镜、冬暖夏凉。所有这些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
一座古老的建筑就是一段历史,也是一首凝固的诗歌,它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在江家村中心,还有一幢被当地人称作“老屋”的晚清建筑。“老屋”又叫“八间头”,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梁、柱、椽等木质构件皆用榫卯铰接成为“框架式”结构,整幢房屋不用一枚铁钉,没有一点水泥。这幢由江顺福老太爷出资建造的至今已有两百余年的房屋风采犹存:斑驳陆离的百年老墙,古色古香的门窗雕花,精致细巧的雕花厢房,凝聚和沉淀着深厚的人文根基。如今,从这幢房屋分离出去的子孙后代已有九代,达400余人。目前,老屋里仍然居住着江姓子孙。
徜徉在江家的街巷里,转一个拐角,跨过一道矮墙,你随时都可能邂逅一座古老的民居。
西山古寺
一个古老的村庄,肯定有一座寺庙。在江家村的西南方向,有一座矮矮的小山包,当地人叫它社公山。山上有座西山寺,寺庙供奉着两尊菩萨。据当地村民介绍,菩萨非常灵验,因此香火很旺,正所谓是“扑朔迷离,万缕香烟飘不尽,名山幽谷,千峰竞秀僧占多,晨钟暮鼓道不尽世
间万般沧桑事,经声朗朗唱不完深邃千端妙禅机”。西山寺里供奉的两尊菩萨,一尊是童子菩萨,另一尊是毛苓公菩萨。说到毛苓公菩萨,还有一个古老的故事。相传古时兰溪有个员外,虽然万贯家财,夫人却得了疑难杂症,遍寻天下名医也难于治愈。一日,有位禅师路过借宿,知道员外夫人的病情后,开了三帖药给员外夫人,想不到她的病就治好了。禅师不肯收员外的银子,留下一首诗:“毛遂自荐治难症,西山苓公出家人;回春手配回春药,济世人传济世方”,尔后不顾员外挽留云游四海。当年冬天,老员外顶风冒雪跑遍了金华府、衢州府境内的庙宇,终于在寒冬腊月的旧历年底赶到江家村西山寺,虔诚叩拜毛苓公活佛。翌年春暖花开时节,员外请能工巧匠铸了一口高5尺4寸、直径 2 尺 4 寸的大钟送到西山寺谢恩还愿。村里几位老人介绍,这口大钟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还挂在一户村民后屋的大梁上,用来当出工时的讯号工具敲打。
农民画家
在江家,谁都知道有几位被誉为“画家”的老人,许金本就是其中一位。这位做泥水匠的70多岁老人,几年前,突然迷上了画画,从此一发不可收,每到农闲时节,就一个人待在房间里用笔墨纸砚勾勒对世事的理解。家人也非常支持许金本画画,因为自从迷上画画后,一直喜欢赌牌的许金本就戒了赌,不仅身体好了,境界也提高了。每当画出一幅作品,许金本就会带上画作请好友江文全、王水善点评。
江文全、王水善也是江家村的农民画家,特别是70来岁的王水善,从小酷爱画画的他将绘画艺术融入油漆工艺中,并靠着这门手艺成了远近闻名的“漆画家”。50 多年来,全县几乎所有的乡村都有他的漆画作品,王水善也因此成为首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随着时尚家具的不断涌现,油漆画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的记忆,但王水善并没有放下自己手中的画笔,原来的谋生手段现在成了自己陶冶情操的爱好。
许金本、王水善、江文全三位都是年过七旬的农民画家,如今只要一有时间,就凑在一起交流画画的心得体会,如果听说衢州、常山有书画展,就会结伴前去学习观摩,每当看到特别喜欢的作品,就用照相机拍下来,回来后反复临摹,从中借鉴别人的技艺。他们的画作有时也会在县里和镇里举办文化活动时展出,他们的作品充分发掘了乡土气息,受到广泛好评,让他们最开心的事情是村里人每当迎亲嫁娶的时候都会向他们讨要一幅作品挂在自家中堂上。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古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虽然在商品经济时代,江家村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但古老村庄的历史是不会湮灭的,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沧桑更不会改变。如今,这个古老的村庄正欣欣向荣,全面发展,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转自:常山新闻网
文字:马朝虎
编辑:陈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