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精美文物鉴赏:台北博物馆亿元文物频繁破损
台北故宫博物院精美文物鉴赏:台北博物馆亿元文物频繁破损图为“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盘”至于另一件“清代乾隆青花花卉盘”,吴密察坦言,今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时,台北博物院人员在工作台上作业过程中,不慎让文物从工作台掉到地上,导致文物破碎。但毁损文物破片都有保留。他说:“文物未来是可以修复的”。图为“明 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而在2022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时,由于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疏忽,再次导致“清乾隆青花花卉盘”掉落破损。前两件文物在台北博物院工作人员打开包裹时,就发现文物已经破损,事后观看监控录像、展开调查,确认非人为疏失。
中国台北博物院近日被爆出因为工作人员“疏失”,摔破了价值5.6亿元人民币的明清时期的3件文物。这三件文物分别是“清乾隆青花花卉盘”、“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清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让人气愤的是,这3件文物总价值高达5.6亿人民币。文物摔破事件还被爆出,竟然被台北博物院人员隐藏起来一直未报。
有网友评论:“去年就已经摔破了。现在才说,凭什么当文物院长”。
还有网友评论:“重要文物应该妥善安置。不应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问题。博物院有失职的行为。应该就此次事件负全责。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而台北博物院院长吴密察表示,该院器物处瓷器科人员于去年2月和今年4月打开文物包裹后发现“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和“清 康熙款 暗龙白里小黄瓷碗”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事件发生后,院方此后绝无隐匿,相关调查进行中以密件程序处理并无不当,密件保存都是依规定办理,并无所谓的隐瞒问题。
图为“明 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
而在2022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时,由于人员在作业过程中疏忽,再次导致“清乾隆青花花卉盘”掉落破损。
前两件文物在台北博物院工作人员打开包裹时,就发现文物已经破损,事后观看监控录像、展开调查,确认非人为疏失。
至于另一件“清代乾隆青花花卉盘”,吴密察坦言,今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时,台北博物院人员在工作台上作业过程中,不慎让文物从工作台掉到地上,导致文物破碎。但毁损文物破片都有保留。他说:“文物未来是可以修复的”。
图为“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盘”
事件发生后,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其中一件破损文物“明 弘治款 娇黄绿彩双龙小碗”还被标错为清代。对此,吴密察坦承是院方的疏失,后澄清该文物的确是明朝弘治年间的。
吴密察还说:“因为这3件文物都没有展出过,所以才会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还有就是台北博物院的瓷器包装方式已经相当落伍,还是按照多物一盒、多盒一箱来储存。日后将改箱为柜,以一件文物作为储存单位,明年预算中也特别编列了瓷器库房包装改善计划,同时建置信息计算机管理系纪录计算机化纪录文物提取、状态等归类管理”。
图为“清 康熙款 暗龙白里小黄瓷碗”
虽然说后续这三件文物修复还原度的效果非常高,但博物院对待文物的保护措施,如此疏忽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10月28日下午,台湾“名嘴”赵少康表示:“这是世界级笑话,台北博物院院长吴密察应拿身家财产出来赔。他称过去抗日时期,为防止日本人盗窃国宝,曾经将这些国宝运来运去都完好无损。怎么现在放在台北博物院反而被打破、真是不可思议!而且吴密察非常清楚知道怎么保护这些国宝,如今打破了当然要负责,还要负赔偿责任”!
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疑点。这些国宝文物当初经历了诸多磨难,辗转多地,最终完好无损。这些文物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都使得台北博物院对它们一定会采取非常严密的保护措施,最后怎么会突然被打破呢?这非常令人生疑。
这些文物躲过战火,却躲不过人为的疏忽!这让人感到十分的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