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更无南北与西东。自此不疑诸佛祖,有一天,他陪着高峰大师坐在禅房中,有人牵着一头牛从窗前走,他正要开口说话,高峰举起手中的木棒狠狠地打过去,由于用力过猛,他被打出后门,掉下悬崖,幸亏悬崖上横生的一棵树挂住了他,才免遭粉身碎骨之祸。他的同学僧人明通砍了一根粗藤,将他救了上来,他愤愤不平地对明通说:“我的机缘不在这里,我要到江西去找钦公!”明通说:“你这样做,不是辜负高峰老汉的一棒吗?”于是,他回到天目山的西禅庵,发誓说:“我七天之内不印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一定自杀!”他面对墙壁端直而坐,废寝忘食,夜晚则攀缘树木,在外面一直站到天亮。不到七天之期,豁然大悟。他跑到狮子岩前,高声大喊:“高峰老和尚,现在你不能再骂我了!”呈上偈语四句: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出便无踪。

了 义(当头一棒)

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天目山上有一个行为峻拔不同常人的怪僧,法号了义,人称断崖禅师。要说这了义的出家、赐号与行事,还颇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呢。

了义本是德清人,俗姓杨,元世祖中统四年生,孩提时代十分笨拙,到六岁才会开口说话。他从小跟随母亲张氏诵读《法华经》,对于人世间的事情一无所知。稍长大,姿态凝重,似乎志有所待。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1)

十七岁那年,一个僧人云游时遇见他,跟他提起天目山高峰大师,他心有所感,猛然站了起来,对僧人说:“你能引我去拜见高峰大师吗?”母亲张氏替他准备好行装,他便跟随那位僧人,来到天目山狮子岩,拜谒高峰大师,并以童子的身份在高峰的身边侍候。高峰命他修参“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因而称他为“从一”。

有一天,他陪着高峰大师坐在禅房中,有人牵着一头牛从窗前走,他正要开口说话,高峰举起手中的木棒狠狠地打过去,由于用力过猛,他被打出后门,掉下悬崖,幸亏悬崖上横生的一棵树挂住了他,才免遭粉身碎骨之祸。他的同学僧人明通砍了一根粗藤,将他救了上来,他愤愤不平地对明通说:“我的机缘不在这里,我要到江西去找钦公!”明通说:“你这样做,不是辜负高峰老汉的一棒吗?”于是,他回到天目山的西禅庵,发誓说:“我七天之内不印证‘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一定自杀!”他面对墙壁端直而坐,废寝忘食,夜晚则攀缘树木,在外面一直站到天亮。不到七天之期,豁然大悟。他跑到狮子岩前,高声大喊:“高峰老和尚,现在你不能再骂我了!”呈上偈语四句:

大地山河一片雪,

太阳一出便无踪。

自此不疑诸佛祖,

更无南北与西东。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2)

第二天,高峰大师说:“我漫天撒网,打的是风,罗的是龙,从来没有碰到过一只蛤蟆,没想到今天有一只小螟虫撞到我的网中来了。三十年以后,他会向着孤峰绝顶,扬声大叫,呵励同学,说话一点也不谦逊。”他说:“尽大地只有一个人能发真归源,我全都知道。”高峰大师对他的头脑聪明、省悟快捷十分赞叹,即使参修了很久的僧人也不如他。

不久。他回到故乡德清,他的母亲卖掉陪嫁时的金银首饰作为盘缠,与他一起去了武康的陌山,搭了个茅屋居住。人们见他如此混俗,没有人能理解他的用意,高峰大师听说以后,召他回到天目山,对他说:“大有人道,你拖泥带水。”他回答:“两眼对两眼。”高峰给他剃了发,赐法名为了义。经过了如此多的周折,他终于正式进入佛门,成了高峰大师的弟子。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3)

元贞元年,高峰大师圆寂,了义也隐居山林。他云游四方,孤峭严峻,从不假人辞色。有时他嬉笑怒骂,粗言秽语,令人无法忍受;有时他信口开河,声如奔雷,说法大异常人。他的特拔超逸引起了世人的注意,许多王公贵人,争相迎请,而他对大量的布施与日益响亮的声名看得很淡。

泰定三年,了义主持祖山,天下学士云集。他对大家说:“除了语默动静之道,说一句来。”又说:“一息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回答的人都不能使他满意。了义大师之所以出任住持,只不过是勉强满足众人之望,乃不得已而为之。

至顺年间,文宗听说了义的道行,命宣政院派使者入山宣问。元统二年,赐号“佛慧圆明正觉普及禅师”,经书尚未至,了义大师已经坐化,世寿七十二,藏全身于狮子岩之后。

允 若(泉水再来)

元朝的时候,绍兴府(今浙江绍兴)有座云门寺,寺里有个大和尚叫允若。允若字季蘅,号浮休,又号若耶——这是因为云门寺旁边有条清清浅浅的溪流叫若耶溪,允若和尚来到云门寺出家之后,就借溪流的名字来自称了。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4)

允若和尚是绍兴府相里人。当他还十分童稚的时候,就不时地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令那些年长于他的青年人、甚至是成年人为之倾倒。在他刚刚九岁的时候,居然就能明晓《春秋》大义,这怎能不叫一般人叹服得五体投地呢?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父母就特别地钟爱于他。

可是,大出他父母和一般人的意料之外的是,当允若年纪稍微大了一些的时候,他却修然有绝尘之趣,日渐生出出家之念。父母、乡人苦苦劝解,希望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仕途上春风得意,光宗耀祖。但允若却执着一念,坚持要出家为僧。家人苦劝不听,最后只好听由他自己的选择。于是,允若便辞别家人,来到云门寺,开始了他的僧侣生涯。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5)

允若长大到十五岁的时候,寺庙见他仍然不改初衷,执意出家,这才给他剃度,他也才成为一个真正的和尚。

之后不久,允若和尚便随着其他僧众一起渡过波涛汹涌的钱塘江。北上来到杭州的兴福寺,第一次拜谒了当时颇为知名的大山恢法师。大山恢法师见他年少聪慧,锐意求学,心中欢喜,便慨然传授给他《天台四教仪》、《金錍十不二门指要钞》诸书。出乎大山恢法师意料之外的是,这位年纪轻轻的允若和尚居然只浏览一遍,便悉数尽知这些典籍的要旨!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6)

这时,湛堂法师主持南竺寺。允若听说后,随即辞别大山恢法师,前往拜谒。到了南竺寺,允若和尚一如既往地师尊湛堂法师,广采博学,学识日见精进,凡是法智所结,诸如《立阴观别理》、《随缘六即》、《蛣蜣理毒性具》等等诸多文献,没有不作深入学习、思考、探究的。至于其他一些经籍律论,像思清法师的《兼业》、昭圆法师的,《异说》、齐润法师的《党邪》、仁岳法师的《背正》等等,也都颇用心力,大花功夫,仔细参阅,审察它们的是与非,正与误。正是凭着自己这一腔认真、刻苦的治学、上进的态度与精神,允若和尚竟然以小小年纪、后辈晚学的身份,深得许多大和尚都难以攀援的湛堂法师的特别青睐。由于湛堂法师的器重,允若和尚开始执掌南竺寺支应宾客的重任。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7)

到了元英宗至治初年(公元1321年),湛堂法师奉皇帝之命,北上燕都(今北京),负责校核《大藏经》。于是,他便趁便将允若和尚的特异之行上奏皇上,借以昭示允若和尚的居止、 品行。皇帝一听,也不禁大加赞赏,皇恩浩荡,特别钦赐“慈光圆照”的名号,以示优宠。同时,又钦命允若和尚前往昌源净圣院,出任寺院的住持之职。

允若和尚奉命来到昌源净圣院,四处察看一遍,大出意料,感慨良多:当年香火茂盛的一大名寺,由于长年失修,管理欠当,竟然四处颓弊,破落不堪;尤其是风雨之夜,更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8)

但是,眼前荒芜的院落、颓圮的房舍却没有吓跑允若和尚,反而坚定了他光大寺庙、重振寺庙昔日风采的决心。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允若和尚经过仔细考察和认真分析,决心花大气力重新修整寺院:开垦荒芜了的田地,修葺坍塌了的屋宇,重塑佛像金身,敲响晨钟暮鼓……就这样,在他的努力下,三年之后,这座净圣院重又放射出灿烂的光华,再现昔日的繁荣,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座巨刹!

完成了这一重任后不久,湛堂法师又飞鸿相招,请允若和尚回归京都,位居自己法座下的首座,负责校验、摄正其他僧众的日常规范。这样一直到元泰定帝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允若和尚再次辞别湛堂法师,前往杭州兴化寺,出任住持之职。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9)

当时,钱塘一带,另有三位非常著名的佛学大师,即天岸济、我庵先、玉庭罕三公。允若和尚和他们三位威望相俦,名达远近,世人尊称“钱塘四依”,即钱塘一带佛学四大支柱的意思,可见当时人们对他们的赞赏。

不多久,允若和尚又回到他当年出家的云门寺,退居归隐。却不时与欧江恩、休耕逸二位法师临风吟咏,忘情山水,不知夕阳在树,夜幕降临。当地人将三人并称“云门三高”。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10)

元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允若和尚居停在浙江的圆通寺,后来又来到上竺寺。在这里,有一座山,山上有一眼早已废弃了的缨络泉,已经干涸了许多年。有一天,允若和尚漫游来到这里,便手持锡杖,轻轻地敲打着泉水边上的岩石,一边祝祷说:“如果我的佛缘尚存在的话,那么,泉水啊,你应当为了我再涌现出来;如果我的佛缘已尽了的话,那么,泉水啊,你尽管一如既往地干涸着好了。”

允若和尚祷告完毕,便见泉水汩汩涌出,清彻碧透,一会儿便将干涸多年的泉湖注得满满的。随行的人见了,无不感到十分惊讶。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11)

这事后来让户部尚书贡师泰知道了,也不免十分感慨,便把它比作铁树开花,慈云重荣;又称此泉为“再来泉”。

随后,允若和尚重又退隐云门寺,筑建了一座小小精舍,专门钻习《法华经》、《三昧经》,以此作为自己暮年的净修之业。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12)

这时,已是元末之际,天下大乱,群雄蜂起,干戈纷呈,人民四处逃难,无以为生。云门寺一带久仰允若和尚法心慈容的民众,纷纷前来投奔;却又见佛门净土同样战火烧身,无以活命,因此,大家就好心地劝说允若和尚和大家一起,远避山野,躲逃杀身之祸,待天下平静了,再来还就佛门。没想到允若和尚不仅不听大家的建议,反而怒斥说:“你们谁听说过灾难是可以躲避的呢?我的对敌就要到了,我还是守在这里,等候他们的到来好了——你们别管我,赶紧走吧!”

为家见苦劝不听,只好任由他孤身一人留在云门精舍,纷纷逃避走了。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13)

等到大家都离开之后,允若和尚就独坐精舍之中,等候敌人的到来。果然没过多久,贼寇蜂涌而至。允若和尚兀自端坐,刚毅不屈,辞色俱厉,威摄人心。这群贼寇的头目凭借所见所闻,心知允若和尚一定是一位得道高僧,不觉心有所动,命令手下之人撤退,不得伤害这位高僧。

但是,就在这邦贼寇之中,却有一名贼寇,向来胆大包天,行为蛮野,听了头目前劝告,只是当作过耳边风,不执行命令,举刀向允若和尚劈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刀光一闪,允若和尚便如山一样,颓然倒地……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14)

与众不同的是,允若和和前被杀之时,半点不见血溅地,而是一腔白色乳液,从刀口涌出,沾满了地面……

这一天,是元顺院帝至正十九年(即公元1359年)二月二十九日。允若和尚寿年八十,而僧侣生涯则长达六十五个春秋。

允若和尚在世的时候,风度简远,不苟言笑。因此,赵孟頫敬称之为“僧中御史”。他的弟子很多,其中较有名的有集庆寺友奎、演福寺良瑾、延庆寺如莹、隆德寺法让、净圣寺圆证等。所著《内外集》,是黄瑨替他整理、印行的。

禅宗开悟故事:处处莲花开历代高僧大德故事(15)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