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可以做太绝:凡事勿过度
凡事不可以做太绝:凡事勿过度这些学生,内心里痛恨读书,憎恨书本,甚至怨恨老师!这是教育的成功吗?不是!究其原因,那就是大人的急功近利,通过高压的方式让毫无抵抗力的孩子无条件接受。孩子在没有反抗能力和反抗条件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配合大人把其任务完成好,一旦他们有了反抗能力和反抗条件,他们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非常爱读书的乖孩子,突然叛逆了,不读书了;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突然天不怕地不怕,成了社会上的混混,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大家都相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正因为如此,为培养孩子,大家都在拼尽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努力会有收获,许多孩子在家长的努力下,他们的读书成绩真的非常非常的优秀。这些优秀学生,在高考最后一门功课考好后,他们最迫不及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撕书!一本本书,在孩子们的手下,成了纸屑,成了满天飞舞的“雪花”……在希腊古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这么两句毫无激情的隽语——gnothi seau
——读《哲学的故事》随笔
威尔·杜兰特的《哲学的故事》,确切地说,该书应称之为《哲学家的故事》。它为大家介绍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弗兰西斯·培根、斯宾诺莎、伏尔泰、伊曼纽尔·康德、叔本华、赫伯特·斯宾塞、弗里德里希·尼采、柏格森、克罗齐、伯特兰·罗素、桑塔亚纳、詹姆斯、杜威等15位哲学家的故事。讲述哲学家故事,用人物的故事情节贯穿整部西方哲学史,相当讨巧。比如,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中国历史事件的编年史,读起来往往比较枯燥;而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史实的纪传体史书,大家更乐意接受。这可能是《史记》《三国史》等史书,为什么特别流行的原因之一。
哲学,是有关智慧的学科;哲学家,是人类智慧的集大成者。一则小小的读书随笔,自然容纳不了《哲学的故事》之精彩,为此,我就选择第九章《弗里德里希·尼采》故事,聊一聊自己浮浅的感悟。
有人可能会问,为何本篇随笔要写尼采?理由很简单,那就是2018年10月,我读了《瞧,这个人:尼采自传》,还写过《仰望超人尼采》的读书随笔。那随笔好似有些话没说完,借此机会再写几句,如此而已。
在希腊古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上,刻着这么两句毫无激情的隽语——gnothi seauton (认识你自己)和meden agan(凡事勿过度)。不可否认,尼采是位天才,但我觉得,他违背了“凡事勿过度”的箴言。理由如下:
一、透支信仰:从小牧师到抨击基督教的狂人
《哲学的故事》,在介绍尼采“青年时代”是这样说的:“尼采的父亲是一名牧师。尼采出生于神职之家,不论是他的母系还是父系,其先辈都有好几代人担任过神职,尼采本人也是一名传教士。”尼采的同学叫他“小牧师”,有一位同学还说他像“教堂里的耶稣”。他喜欢一个人读《圣经》,或者读给别人听,他充满感情的诵读,听的人热泪盈眶。然而,到了十八岁的时候,尼采却对其父辈信奉的上帝信心尽失。他开始用余生不停地寻找新的神祇。最终,他认为自己找到了——“超人”就是他的新神。宗教曾是尼采的生命支柱,而今,生活在他眼里空空如也,没有丝毫意义。
大家都相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正因为如此,为培养孩子,大家都在拼尽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努力会有收获,许多孩子在家长的努力下,他们的读书成绩真的非常非常的优秀。这些优秀学生,在高考最后一门功课考好后,他们最迫不及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撕书!一本本书,在孩子们的手下,成了纸屑,成了满天飞舞的“雪花”……
这些学生,内心里痛恨读书,憎恨书本,甚至怨恨老师!这是教育的成功吗?不是!究其原因,那就是大人的急功近利,通过高压的方式让毫无抵抗力的孩子无条件接受。孩子在没有反抗能力和反抗条件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配合大人把其任务完成好,一旦他们有了反抗能力和反抗条件,他们往往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非常爱读书的乖孩子,突然叛逆了,不读书了;非常听话的乖孩子,突然天不怕地不怕,成了社会上的混混,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
尼采,从十八岁开始为什么不再相信上帝?学者自有说法,但我认为,家长过犹不及的宗教教育,过早地透支了孩子的信仰,让原本继承父辈衣钵成为一名“传教士”的尼采,却走上了不再信奉上帝之路。
在《哲学的故事》书里,作者威尔·杜兰特写道:尼采抨击基督教,正是因为他心里积聚了太多基督教的仁义道德;他的哲学学说是通过矫枉过正的否定来平衡基督教过分的温和、仁慈与和平的努力。“尼采,这个积重难返的圣徒,是多么渴望成为一个罪人啊!”
二、自卑与超越:从肉体的脆弱到精神的超人
在《哲学的故事》书里,有关尼采的早期教育,作者威尔·杜兰特写道:“父亲早逝以后,尼采不得不由家中那些圣洁的女人来抚养,这让他深受其害。在她们的影响下,尼采的内心变得女人般脆弱和敏感。他不喜欢邻里那帮掏鸟蛋、偷果子、玩打仗、说鬼话的坏小子。”但是,在尼采心底,却隐藏着一种近乎神经质的坚忍和自豪:如果他的同学怀疑用火烧烤自己的手,而赢得敌人尊重的勇士——穆丘斯·斯凯沃拉故事的真实性,他会在自己的掌上点燃一把火柴,任其在手上燃烧,直到全部熄灭。总之,终其一生,尼采都在不断寻找肉体的和精神的方法来锤炼自己,实践自己理想中的男性形象。
1870年,尼采得知德法开战了,他主动接受祖国召唤参军,为祖国而战!尼采说,“在它发出召唤的时候,我们的灵魂便会骤然忘掉自己;在它血腥的召唤下,广大民众被国家所驱策,鼓起勇气,振奋精神,拥抱英雄主义。”由于视力问题,尼采没能成为真正的士兵,他不得不接受在后方从事护理工作。即使是做护理,尼采也过于脆弱和敏感;一见血便不舒服的他很快病倒了,最后,军人把半死不活的尼采送回家中。此后,他的神经变得像雪莱一样脆弱,脾胃像卡莱尔一样娇弱;在他那战士般的铜盔铁甲下藏着的却是女孩般的灵魂。
成年后的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的嘴说出这样的话:“人类是最残酷的动物,欣赏悲剧的时候、观看斗牛的时候、旁观刑罚的时候,他们能够感受到人间未曾有过的快乐。然后,人类创造了地狱……瞧,地狱就是他的人间天堂。”并坚信,“如果生命是一场唯有最适者才能生存的竞争,那么力量便是最高的美德,柔弱便是唯一的缺陷。能够存活下来的便是善,是胜者;退却的便是恶,是败者。”
正是因为尼采系“战士般的铜盔铁甲下”藏着的,却是“女孩般的灵魂”,他一定要超越自己,成为真正的超人。何为超人?尼采认为,充沛的活力、高超的智力、无限的自豪——这就是造就超人的三要素。尼采认为,只要有一点儿大无畏精神,一切皆有可能。尼采是无畏的,于是他便成了德意志的代言人。
三、德不配位:从上帝已死到超人轮回
有学者认为,“上帝已死”并不能照字面所述而解释,尼采并不是说上帝在形而下的层面已死;相反地,尼采希望表达的是,上帝已经无法成为人类社会道德标准与终极目的。上帝已死是说明人类再不能相信这种宇宙秩序的方法,因为他们已经无法识别这种秩序是否真正存在。比如,民主——“这种热衷于清点人数的制度”——必须尽早铲除。对所有高贵的人而言,废除民主的第一步便是毁灭基督教。
尼采相信,人类没有了上帝,依然可以找到正面的可能性。放弃了对上帝的信仰为人类发展自己的创作能力开了第一道门户。上帝如果死了,就不再对人的存在负责。所以接下来,人必须负责自己的生命。尼采这边就转一个弯,说明人生观必须从此改变。
尼采说了上帝已死,但他掩饰不了内心的矛盾。他说:“如果有上帝,我如何能够忍受自己不是上帝呢?”所以,他反抗上帝是为了取而代之,排除了上帝,自己才能成为上帝。但事实上,如果那个上帝是代表某种权威的话,你把他打倒了,自己变成权威,那个自己是谁呢?是人类吗?“人类”只是一个集合名词,所以尼采就从这里延伸出来,他后面的超人哲学,等于是超人要来取代上帝的位置。
在尼采看来,正如必须重新创造一种新的价值体系以挽救人类道德的堕落一样,也必须呼唤出一种“超人”,来挽救人类自身可悲的退化。“超人”是人类能够而且必须创造的最高价值的人格代表,是英雄道德的载体和人类发展的目标。他说:“目标并不是‘人类’而是超人!”。
尼采歪曲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一切物种都创造出超越自己的东西,人也必然进化到超人。超人高于人犹如人高于动物,人只是超人与动物之间的一条过渡的绳索。人或者走过这条绳索成为超人,或者掉下深渊摔死归于毁灭,或者留在此岸退回动物界,成为超人是光荣的,掉下深渊摔死是可敬的,退回动物界是可耻的。在超人眼里,普通人就像畜牲一样可笑。超人与现代人类的差别甚至比现代人与猿类的差别还要大。
“超人”是天生的统治者,是宇宙的真正精华。
1889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疯了!
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在魏玛与世长辞,享年55岁。
最后,引自《朱子治家格言》里的一句话,为尼采结局作个总结: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附:仰望超人尼采
——读《瞧,这个人》随笔
作者:余世亮
你可以不懂“超人哲学”,但你多多少少要知道有这样一位“超人”——尼采。上世纪八十年代,高校流行阅读西方美学、心理学、哲学等著作,随大流的我也会去读一些自己根本看不懂的书,其中就包括尼采的著作。在书橱里现在还躺着一本周国平老师翻译的尼采著作《悲剧的诞生》。搬了几次家,丢了许多书,《悲剧的诞生》则一直不舍得丢,现在翻开书本,书的《目录》页上还写着购书的日期和书店名:“一九八七、四、一 湖墅”。
本周读了黄敬甫和李柳明共同翻译的《瞧,这个人:尼采自传》。其实,这书也不好读。不好读的原因有三:第一、尼采是天才,是超人,他的思想,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我们觉得懂了他的意思,有可能根本不是这回事;第二、尼采不是中国人,我们读的是译作,这与原作自然有很大的差异,译者能懂,但他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否十分到位也是问题,假如他的理解本身就有瑕疵,那么要理解尼采哲学的本义就更难了;第三、读哲学书需要有一定的哲学素养,况且尼采去世已一百多年(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生于1844年10月15日,死于1900年8月25日)。
虽然下了功夫去阅读尼采的《瞧,这个人》一书,但是现在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天才尼采说了些什么。
一、文无第一,尼采第一
翻开《瞧,这个人》的目录,你会吓一跳:第一部分就是:我为什么这样有智慧;第二部分:我为什么这样聪明;第三部分:我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书。
中国的天才,中国最傲慢的天才,都不敢在《自传》里这样称赞自己,然而,“超人”尼采就是不一样。尼采还是怕后人把他遗忘,故在《自传》里真正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
中国人有句俗话: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简要地说,就是文人都不敢称自己文章是天下第一的;学武之人则是要力争第一,打败他人。要详细解读“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致有以下三层意思:第一、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文人都很谦虚,均不敢说自己的文章是最好的,意思是说没人敢称自己为天下第一,所以说“文无第一”;练武的好勇斗狠,均不肯说自己比别人差,都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所以说“武无第二”。第二、从文武的客观评判标准来说,文人所做文章各有千秋,难分出谁高谁低,所以说“文无第一”;练武的人是可以直接比试,拉出来一较量,便可分出谁高谁低,所以说“武无第二”。第三、从个人修养来说,一个人应该做到文武兼修,真正做到文无第一,追求第一;武无第二,规避第一。人的内在修养,见贤思齐,向一切比自己高明、贤能的人学习,修养无止境,心目的目标就是要追求第一;一个人的外面的能力培养,犹如习武之人的武功,心里可以不服输,追求武无第二,可是一旦真有了外在名头,其他人会来挑战,以后会有很大的麻烦,因此,锋芒不可太露,做人更应圆融。
尼采则不管中国人这一套圆融艺术,他就是要做“超人”,就是要向世界表明,他就是天才,他就是天下第一!
二、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诗经•大雅•文王》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命之不易,无遏尔躬。”其意思是,长久地顺应天命,才能求得多种福分。天命不是不会改变,你自身不要自绝于天。
《老子》告诫世人:“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的名言云:“神欲使之灭亡 必先使之疯狂。”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也强调:“上帝欲其死亡 必先令其疯狂 ”其实,讲的最透彻的还是中国老祖宗的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这话记载在古代最早典籍《尚书》中的《太甲》篇中。
1889年,长期不被人理解的尼采,据说由于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孤独,在都灵大街上抱住一匹正在受马夫虐待的马的脖子,最终失去了理智。数日后,他的朋友奥维贝克赶来都灵,把他带回柏林。尼采进入了他的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先是住进耶拿大学精神病院。1890年5月,母亲把他接到南堡的家中照料。1897年4月,因母亲去世,尼采迁居到位于魏玛的妹妹伊丽莎白·福尔斯特·尼采的家中居住。1900年8月25日,尼采在魏玛去世,得年55岁。
尼采自称天才,自封超人,还自诩为“太阳”,一句话,他不是尘世间的凡人,甚至不是肉体凡胎,基于此,他不孤独谁孤独,他不发疯谁发疯。欲使人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故尼采发疯只是时间问题。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强调顺应天命,力求多种福分,平安就是幸福。然而,哲学家的世界,是奇特的,他们为了自己心 中的“哲学”而献身的。尼采为了创立“超人”哲学,陷入疯狂的境地,可以说,他就是为了自己的哲学理想而献身,从这一点来说,他还是“死得光荣”!
三、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瞧,这个人》一书的《附录:茨威格笔下的尼采》写道:“尼采是语言上的虚无主义者,希特勒是行动上的虚无主义者。两人追求不可获得的东西,他们没有能力控制自我达到能够达到的境界。在这方面两人毁灭自己并毁灭了人类中一大部分被他们引上歧途的人。恶劣的表演结束了,救世主的假面具剥落了,只剩下一堆变态心理、怯懦、无能、虚无和荒唐,矛盾取代了闪光的语言和自我背叛的完美的协调,剩下的是幽灵般的兽性。”
基于此,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尼采的哲学被第三帝国利用,成为法西斯的外衣。强权主义、个性强权论被打造成世界大战德国政策的指导原则,尼采的哲学被许多学者视为“战争哲学”,尼采也就成了“战争鼓动者”。事实上,尼采和希特勒都是这一毁灭性运动的代表人物。而到了新时期,尼采哲学的误读又负向演化成了个人主义,与其说这是对尼采的争议,更恰当的应该是对尼采哲学的争议。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发表讲话,称“以自己为领导的这届政府,是美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政府。”CNN报道,特朗普曾说:“除了伟大的亚伯拉罕•林肯,我比任何担任此职务的人都更有总统样子。”他补充说:“除了一些少有的例外,没有哪个总统能在他任期最初6个月内做出我们所做的成绩,甚至还差得远。”这些言论似乎有了哲学超人尼采特别自信的味道。
佛教《涅盘经》:“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三世因果,循环不失。”
超人尼采疯了!
狂人希特勒自杀了!
类似疯子、狂人,其结局一定好不了多少!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日于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