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安徽创新驱动增长方案: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安徽创新驱动增长方案: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一是政策机制实现协同联动。印发实施我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实施方案,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正式揭牌,在联合攻关、国际合作、专家共享、成果转化、党建联建等方面与沪苏浙形成了制度政策的有效协同,拓展了创新合作的新空间。近年来,安徽认真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以“科创 产业”为引领,与沪苏浙一道合力将长三角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安徽日报记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近4年来,对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请问,近年来安徽在发挥科创优势,和沪苏浙在协同创新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吴劲松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举行“安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8月12日下午,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科技创新专场举行。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耿晓原到会,介绍安徽这十年科技创新的主要进展和成就。

新闻发布会现场

安徽创新驱动增长方案: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1)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安徽创新驱动增长方案: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2)

发布人: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吴劲松(许梦宇 摄)

安徽创新驱动增长方案: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3)

发布人: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 耿晓原(许梦宇 摄)

一图读懂新闻发布会

安徽创新驱动增长方案: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4)

答记者问

安徽日报记者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近4年来,对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请问,近年来安徽在发挥科创优势,和沪苏浙在协同创新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吴劲松

近年来,安徽认真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以“科创 产业”为引领,与沪苏浙一道合力将长三角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一是政策机制实现协同联动。印发实施我省推动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和G60科创走廊实施方案,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正式揭牌,在联合攻关、国际合作、专家共享、成果转化、党建联建等方面与沪苏浙形成了制度政策的有效协同,拓展了创新合作的新空间。

二是重大平台实现联合共建。与沪苏浙联合共建国家实验室、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沪苏浙高校院所在安徽合作建设淮北陶铝新材料研究院、马鞍山南大研究院、浙大安庆未来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推动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在沪苏浙建立光电子研究院、德清阿尔法创新研究院、先进制造研究中心等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

三是核心技术实现协同攻关。共同落实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沪苏浙皖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项目数和金额超过获批总量的75%。共同推动长三角联合攻关计划布局实施,连续三年实施省级长三角联合攻关项目63项,相关联合研发成果已在郭守敬望远镜、高端微电子封装等领域应用。今年上半年,安徽从沪苏浙吸纳科技成果788项、成交额约92亿元,向沪苏浙输送科技成果713项、成交额约59亿元,成交额占比分别超省外吸纳、输出的40%、50%,同比增长约700%、1400%。

四是创新资源实现共享共用。联合共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目前已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3个,国家级科研基地300余个,大型科学仪器超4万台(套)。推动促成沪苏浙相关市、区与皖北八市开展结对帮扶,共建苏滁产业园、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张江萧县高科技园等。推动促成芜湖、宣城、池州等市在沪建立“科创飞地”。与江苏合作,率先建立南京都市圈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互认制度。

安徽创新驱动增长方案: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5)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央广网记者

据了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已成为安徽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比较突出。请介绍下,安徽在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采取了哪些务实举措,目前进展和成效如何?

吴劲松

为有效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高人力成本、高研发投入、轻资产”融资难题,我们主要采取了三项举措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

一是建立政银担精准服务机制。由科技部门负责科技企业信息和需求采集,政策性科技担保机构负责将科技企业人才、研发等“软信息”转变成信贷的“硬数据”,进而提供担保;银行根据担保提供贷款,并分担风险;政府为担保和银行提供一定政策支持,建立约束机构,强化正向激励,增强银担信心。这是我省政策性科技担保逻辑,据此,我省于2018年底成立全国首家省级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构建了覆盖全省科技融资担保体系,目前体系成员已达133家。截至今年7月末,全省累计开展“科技融资担保”业务770.9亿元、9930户。

二是构筑科技金融服务生态。通过政府信用和财政资金“避险港”,对金融机构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放大财政资金效用,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今年,我省设立了2亿元省级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运用“银行 担保 征信”方式,建立科技金融专区和科技企业信贷模型,分级分类、精准服务。截至7月末,省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入库企业总数20137户,合作银行累计向企业发放贷款4929笔,136.56亿元。

三是科技与金融结合精准发力。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繁、贵问题,我们创新科技贷模式,由科技部门摸排辖区有融资需求的科技企业建立“白名单”库,批量推荐给金融机构,并对金融机构信贷风险给予一定补偿,引导激励其开展针对性精准服务;由省科技担保公司通过与其体系成员分保联保业务(平均担保费率0.89%),实现全省政策性担保机构“一盘棋”服务;银担通过批量贷、简化流程,有效降低银贷利率。目前,“科技贷”模式已在省内22个市县区落地,有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创业。如肥西县实施“科技贷”以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55.9%。

下一步,我们将以科技担保为着力点,结合企业需求,统筹科转基金、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通过科技担保、基金投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业务联动,以“担保 投资”模式、债权股权协同,为科技企业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逐步构建具有我省特色的科技金融模式。

安徽创新驱动增长方案: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6)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记者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体制机制灵活的科研机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创新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请问目前安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情况如何,今后又将如何更好发挥其作用?

吴劲松

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产业创新能力,2018年以来,我们启动开展了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工作,目前已累计认定新型研发机构132家,覆盖了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化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领域。截至2021年底,132家机构共集聚研发人员8500余人,引进高层次人才300余人次,获得发明专利2883件,登记科技成果3685件。2020年实现研发费用支出21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28亿元,服务行业企业8000余家(次)。其成效突出体现在:

一是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创新成果。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研制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在全球首次建成了城市尺度灾害监测实验网。西安电子科大芜湖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金刚石生长设备已正式投入使用。

二是培育了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中科大先研院累计孵化企业27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60家,瞪羚、雏鹰等高成长企业31家。中科院合肥创新院累计培育孵化高科技企业300多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

三是市场化管理改革见成效。通过实践探索,建立的新型研发机构“股权投资 政府基金 社会资本 产业化专项基金 风险投资”的多元化链式科技投融资体系,入选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研究出台《加快发展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实施意见》,组建省产业研究院,运行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专项基金,打造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使之成为体制机制灵活、高端人才集聚、技术水平领先、转化运用高效、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型创新主体。

安徽创新驱动增长方案: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7)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新华财经记者

据了解,扶持高层次人才团队在皖创新创业是安徽首创的突破性政策。前面的发布中也提到“人才团队 科技成果 政府参股 股权激励”模式被国务院发文推广,请介绍一下此模式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

吴劲松

为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2014年以来,我们启动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计划,推行创新创业团队回购地方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所持股权机制,面向海内外招引携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落户我省、扎根创业,目前已累计引进科技团队320个,有效激发了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一是发挥了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省财政资金累计投入14.06亿元,带动市县投入29.29亿元、科技团队及社会股东资金投入91.77亿元。截至2021年底,科技团队企业累计实现产值577.88亿元、营业收入414.94亿元、实缴税收20.93亿元。

二是取得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成果。科技团队将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97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其中有47项成果填补国际国内空白或者实现进口替代,部分解决了“卡脖子”难题。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三是培育了一批优秀科技企业。科技团队把产业创新作为战略重点,以贯通创新链、产业链引领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培育出一批潜在科技领军企业,其中有36家业绩突出的企业获得政策奖励;1家已在科创板上市、2家获上市过会、4家处于辅导备案期,215家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126家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四是创新制度举措已在全省推广。目前,全省16个市均制定了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扶持政策,并以此作为“双招双引”的重要抓手,吸引了800多个科技团队在皖创办企业、转化先进技术成果。

中国网记者

在刚才的发布中提到安徽已建成216家“国字号”创新平台,请介绍一下安徽这十年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主要工作进展及成效。

吴劲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我省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省份。

一是全力支持国家实验室组建运行。安徽省将创建国家实验室作为全省科技创新“一号工程”,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合肥;国家首个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工作推进中,我们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施专项推进行动,制定专项支持政策,全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运行。

二是深入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按照国家总体部署,我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重大科技任务,强化各类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支持优势单位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目前已有1家实验室入选首批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试点。加快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装置、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三是构建省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2018年以来,我省以培育创建国家创新基地“预备队”、省级创新基地“先锋队”为目标,已成功组建省实验室15家、省技术创新中心19家。以省“一室一中心”为引领,围绕影响国家和我省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行业技术领域,建设完善省级创新平台,持续强化战略基础研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8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21家,院士工作站72家。

下一步,我们将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引领,加快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国家、省、地方、行业及企业创新平台多层次联动发展格局,切实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为安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动能。

中安在线记者

2017年2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全国第二个获批建设,标志着安徽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请问,近几年来,安徽在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安徽创新驱动增长方案: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十年位列全国第一方阵(8)

新闻发布会现场(许梦宇 摄)

耿晓原

作为全国目前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北京、上海、大湾区、合肥),合肥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区域创新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获批以来,坚持高标准谋划、高水平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在重大科技攻关、体制机制创新、创新生态优化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合肥国家科学中心框架体系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科创高地雏形渐显,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被国务院通报表扬,助力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0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一是体系化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按照“建成、在建、拟建、谋划”的分类思路系统推进,铸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之重器”。全超导托卡马克等3个已建设施运行良好,性能不断提升,成果不断涌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工程已于今年3月成功交付使用;合肥先进光源可研报告已于7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规划建设19.2平方公里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布局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促进装置集聚发展、协同创新。目前,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在量子科技、核聚变能领域处于世界领跑地位,大装置数量保持全国前列,在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

二是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大装置和前沿技术“沿途下蛋”,在立项时即谋划成果转化路径,建立可转化科技成果清单,加快超导、低温、光栅等大装置衍生技术研发转化,实现一批成果在合肥、阜阳、蚌埠等市转化落地。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原则,强化需求导向和多元参与,有序组建合肥国家科学中心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数据空间、环境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发挥合肥国家科学中心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主阵地作用,组织实施类脑芯片、新药、氨发动机等100余项应用研究和技术攻关项目,推动各研究院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和联合攻关,解决行业技术难题。

三是多元化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作为全省创新改革的“试验田”,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科研组织模式、科技攻关机制、成果转化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先后出台或推动合肥国家科学中心项目建设管理24项制度文件,支持开展大科学装置主体与园区同步审批、多元化投融资等改革探索,部分创新实践举措入选全国推广改革经验。启动建设“科大硅谷”,在资源汇聚、成果转化、人才集聚等方面提出一系列高含金量举措,打造极具活力、引领未来、享誉世界的创新高地和展示窗口。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