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号公告对口罩市场影响:下一个口罩来了
53号公告对口罩市场影响:下一个口罩来了主要是聚碳酸酯材料(PC)、PC/ABS合金材料、碳纤维材料、玻璃钢材料等,聚碳酸酯(PC)和PC/ABS 塑料合金 最常用的两种材料。头盔外壳是头盔的最外层,在撞击时承受和分散冲击,所以外壳材料的选用非常重要。国家政策拉动,一时间安全头盔热度暴涨,短期内将会带动头盔相关化学原料迎来需求高峰。头盔相关化学原料头盔一般包括外壳、缓冲层、内衬层、护颚、系带、镜片等。
近日,公安部下发通知,全国将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其中“一带”是指安全带,“一盔”是指安全头盔。
多地积极推行,自今年6月1日起,为保证民众出行安全,对于骑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开车不使用安全带的违规行为,都将会被严查。
据统计,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但如果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70%。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摩托车保有量在9000万辆左右,电动自动车近3亿辆。还有不少未登记的车辆。但真正佩戴头盔出行仅有30%左右,至少还有70%的头盔需求缺口。如果按照现在头盔100元左右的单价来说,仅头盔的市场就超过百亿。
国家政策拉动,一时间安全头盔热度暴涨,短期内将会带动头盔相关化学原料迎来需求高峰。
头盔相关化学原料
头盔一般包括外壳、缓冲层、内衬层、护颚、系带、镜片等。
头盔外壳是头盔的最外层,在撞击时承受和分散冲击,所以外壳材料的选用非常重要。
主要是聚碳酸酯材料(PC)、PC/ABS合金材料、碳纤维材料、玻璃钢材料等,聚碳酸酯(PC)和PC/ABS 塑料合金 最常用的两种材料。
其中PC/ABS,克服PC的低温脆性,刚韧平衡性最好,但玻璃钢和碳纤维材料安全系数高,成本昂贵,市场占有量少。
头盔缓冲层在遇到外力冲击时起到缓冲效果,通常选用能吸收碰撞能量、无毒、无害、吸汗、透气的材料制成。
多为发泡聚苯乙烯(EPS)、发泡聚丙烯(EPP)和热塑性聚氨酯(PU)材料等。
由于发泡聚丙烯(EPP)材料对人体无毒且没有气味,可循环使用,后续逐步替代发泡聚苯乙烯(EPS)材料。
头盔面镜以保护骑手免受风沙、雨水和飞虫的侵袭,确保行车安全,同时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有效保护骑手面部。PC具有高透明度、高抗冲击性等一系列优点,是头盔面镜的最佳材质。
短期价格走高 长期仍需保持谨慎
据悉头盔的价格已经拉涨,不少在网上买头盔的朋友评论说,太难了!之前三、五十的头盔!现在卖一百多!
下游市场如此火爆,上游ABS和PP塑料也受到影响!苯乙烯/PP期货走强!现货市场也跟随上调!不过此次政策对头盔的实际需求量可能大大低于理论值。
ABS:一个500g左右的头盔中,ABS用量在350-400g区间,占比较大。若按照1亿个头盔的需求量来测算,ABS总用量最多在4万吨,占年产量的0.9%左右,占比整体较小。但在目前市场ABS供应紧张的情况下,不乏商家借助此事件炒涨可能性,且个别型号涨幅已经超千元,普通型号料子涨幅在200-300元/吨左右,建议市场谨慎操盘。据了解,市场可用作头盔外壳原料的ABS牌号有高耐冲ABS,比如709(奇美),749SK(奇美),10np(台化),AE8000(台化),140(LG)等,但通用料121H、0215A、417、757K、15A1等也深受欢迎。
EPS:一个500g左右的头盔中,不考虑发泡倍率的前提下EPS用量在100g左右,占比较小,牌号主要为P303/P401等小颗粒轻料。若按照1亿个头盔的需求来测算,EPS总用量在1.05万吨左右,占年产量的0.34%左右,整体占比较小。在市场炒涨情绪下,短期内价格上浮,但很难支撑长期走高。
PC:在上半年超长探底行情、行业暂无新增产能、且PC与原料价格差极小背景下,消息释放,再度触动市场炒作按钮。目前,华南市场多个型号涨幅近千元,其他多数涨幅超过200元/吨;华东市场暂时相对谨慎,总体波动较为有限,但进口料也一改上周萎靡走势,多数涨幅超过100元/吨,国产料暂时观望厂商报价指引为主。
若按照1亿个头盔的需求来测算,PC总用量最多在1.5万吨,仅占2019年年产量的1.5%左右,影响较小。而2020年国内PC产量预计将超过150万吨,同比增幅近50%,远超头盔面镜带动的PC需求增量,因此也将难以成为扭转未来国内PC行业颓势的 “救命稻草”。近期国内PC市场总体供应保持充裕态势,而下游需求乏善可陈,下半年伴随大型新装置的投产及国产检修季的结束,供需矛盾将继续激化,若无其他重大消费热点的出现,中长线国内PC市场仍存弱势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