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西关大屋,广府人家
古朴西关大屋,广府人家小画舫斋位于荔枝湾上,建成于1902年(清光绪壬寅年),是一座环形园林式的西关大屋,四周为楼房,中间是花园,楼房精致典雅,花园花木茂盛,整体结构别具浓郁的岭南建筑韵味。正门在三连直街,南向;后门在逢源大街,北向。口额石刻清末书法家苏若湖所书“小画舫斋”四字。小画舫斋整座建筑为白花岗石脚、水磨“东莞青砖”精砌墙壁,平滑洁亮。想去看看吧,目前具有保留价值的有10来间。满洲窗是色彩单一的西关大屋中最艳丽的一笔,这些正方形的窗格用许多五光十色的玻璃镶嵌而成。其工序十分复杂繁琐。光是一个满洲窗就耗掉了15人10天的工时。因为满洲窗的真正工艺早已失传,据说每件窗的玻璃起码要返工三次以上。所以,即使说建这样一座木石瓦房,其工程量相当于建一座九层高楼,相信也不会令人觉得太惊讶。趟栊(lóng)门,是古老的一种防盗门。由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开为趟,合为栊),古人真是聪
看过早年外剧的朋友们一定对康家的西关大屋念念不忘,今天就要从这间承载他们喜怒哀乐的大屋讲起。
首先,何谓西关?
以前的广州人把荔湾区,也就是北到西村、南至珠江、东到人民路、西至小北江这个区域称作“西关”。明清时代这里可是广州的商贸中心,住着不少名门望族。当然现在这里的地价也是相当贵,学位房,千金难求。
西关大屋的结构还是以中原传统的正堂屋形式为基础的,沿纵深方向展开。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之意),其功能有交通、栽种花草、防火排水、晾晒。康家人住的是现代改良的西关大屋,所以是没有两边的青云巷的。
满洲窗是色彩单一的西关大屋中最艳丽的一笔,这些正方形的窗格用许多五光十色的玻璃镶嵌而成。其工序十分复杂繁琐。光是一个满洲窗就耗掉了15人10天的工时。因为满洲窗的真正工艺早已失传,据说每件窗的玻璃起码要返工三次以上。所以,即使说建这样一座木石瓦房,其工程量相当于建一座九层高楼,相信也不会令人觉得太惊讶。
趟栊(lóng)门,是古老的一种防盗门。由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开为趟,合为栊),古人真是聪明,又可以防盗又可以通风。还记得阿婵第一次来康家,就是隔着趟栊门叫阿宗的。
大屋在哪?
想去看看吧,目前具有保留价值的有10来间。
小画舫斋位于荔枝湾上,建成于1902年(清光绪壬寅年),是一座环形园林式的西关大屋,四周为楼房,中间是花园,楼房精致典雅,花园花木茂盛,整体结构别具浓郁的岭南建筑韵味。正门在三连直街,南向;后门在逢源大街,北向。口额石刻清末书法家苏若湖所书“小画舫斋”四字。小画舫斋整座建筑为白花岗石脚、水磨“东莞青砖”精砌墙壁,平滑洁亮。
PS:荔枝湾一定要去,2011年外剧新春特别节目《兔年求良缘》就是在那和东濠涌取的景呦!
龙津西路西关大屋建筑保护区位于荔湾区泮溪酒家南侧,范围东起龙津西路,西至原西关上支涌;北起逢源沙地一巷,南至三连直街。这片建筑包括了各种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建筑。不过随着城市修建,这些存活在老广州记忆中的西关老屋也会慢慢的消失……
怎么样,小伙伴们,拿上拍照神器,悠悠闲闲的来西关畅游一番吧,饿了还有街边的美食,大饱口福。
什么?
康家住在哪呀?呵呵,康家的大屋在环市东路广东广播电视台一楼摄影棚。
想来?
没问题,上微信,答题互动,拿积分,你就有机会亲临拍摄现场。
心动吧?
TV乐园-电视自媒体,本篇内容由《外来媳妇本地郎》剧组提供,精彩视频请点击相关链接,或搜索gdwlxfb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