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那些事儿,你真给咱赣州长脸
宁都那些事儿,你真给咱赣州长脸宁都新貌。 何敏 摄5月7日起,《赣南日报》连续集中刊发三篇通讯《翠微大地气象新 探析振兴发展的“宁都经验”之理念创新、工作创新篇》《万物竞秀春满园 探析振兴发展的“宁都经验”之统筹协调篇》《踏石留印奏新曲 探析振兴发展的“宁都经验”之实践实效篇》5月4日,《江西领导参考》头条发表《借力电商闯新路 精准扶贫树样板――宁都探索以电商扶贫推动老区振兴发展》,并作封面导读4月30日,《江西日报》刊发《百姓健康的“老区样本”——宁都坚持民生优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还邀请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马雪松对宁都经验进行点评5月6日,《江西新闻联播》播出介绍“宁都经验”的新闻:《宁都,8万人告别用水难》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翻阅中央、省、市各大媒体,“宁都”出现得特别频繁,晃得小编都快睁不开眼了!
不信,看看下面这些↓↓↓
5月8日,人民网刊发《从“点着蜡烛看电视”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宁都县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让群众告别低电生活》
5月8日,人民网刊发《大山深处小别院——宁都县小布敬老院里的故事》
5月4日,《江西领导参考》头条发表《借力电商闯新路 精准扶贫树样板――宁都探索以电商扶贫推动老区振兴发展》,并作封面导读
4月30日,《江西日报》刊发《百姓健康的“老区样本”——宁都坚持民生优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还邀请江西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研究员马雪松对宁都经验进行点评
5月6日,《江西新闻联播》播出介绍“宁都经验”的新闻:《宁都,8万人告别用水难》
5月7日起,《赣南日报》连续集中刊发三篇通讯《翠微大地气象新 探析振兴发展的“宁都经验”之理念创新、工作创新篇》《万物竞秀春满园 探析振兴发展的“宁都经验”之统筹协调篇》《踏石留印奏新曲 探析振兴发展的“宁都经验”之实践实效篇》
宁都新貌。 何敏 摄
②创造了经济建设的“宁都速度”
在宏观经济整体放缓的形势下,这四年宁都的主要经济指标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57.5亿元和25.6亿元,实现三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分别达到9.2亿元和6.8亿元,接近四年翻一番。
易富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在赶制品牌西服。曾嵘峰 摄
③形成了民生改善的“宁都气象”
四年来,宁都让农村5.85万户农民告别了透风漏雨的土坯房,城区近1万户家庭通过保障性住房圆了“住房梦”;解决了3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县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22.1万减少到2014年12.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3630元增加到2014年的5495元……
土坯房改造后的老溪村。 胡冬云 摄
④塑造了同心实干的“宁都形象”
四年来,宁都一年一重点,先后开展“加快宁都发展、重塑宁都形象”大讨论、主题教育、教育实践、深化提升活动,从思想到行动,从干部到群众,不断激活干事创业热情,形成党群干群合力同心的良好局面。
规划整齐的居民小区。曾嵘峰 摄
2.“宁都经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对于“宁都经验”,宁都县委书记王四华说——
宁都在振兴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源于迎难而上的责任和担当,
源于一以贯之的执着和坚守,
源于敢于创新的开拓和进取,
源于统筹协调的方式和方法,
源于注重实效的心态和作风。
宁都在全国这样拉风,网上一片叫好之声。
小编随便摘几条给大家看看:
宁都好青年:从质变到量变,宁都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人品爆发时,挡都挡不住,宁都,加油!
伊非泪眼梦:“宁都样本”蝶变“宁都样板”,这里凝聚了宁都州人多少的心血,政府的多少精力,才有如今腾飞的宁都!为他们点赞!
醉墨:从深圳回到家乡,在这几年中,切实感受到家乡的变化。
匿名:宁都迎来了大发展,地位也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更高,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期望的生活:宁都大地东风满眼、蛹化成蝶,到处是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内心执着:为“宁都经验”宣传报道取得的佳绩点赞,希望宁都的经济快速发展,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满满都是正能量的感觉,有木有!!
翠微峰西丽湖。李传材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