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小常识,冷知识关于中秋
中秋节的小常识,冷知识关于中秋在这花好月圆时,你可吃月饼了?和家人团圆了?愿月圆人团圆,事事皆如意。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秋的冷、知、识、中秋当天也一样“珠圆玉润”。月亮最圆时刻将出现在14日12时33分。不过天文专家也表示,就肉眼观测来说,
中秋佳节来了,
又到一年赏月时。
由于今年农历八月“望”的时刻出现在农历十六,
又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月亮最圆时刻将出现在14日12时33分。
不过天文专家也表示,
就肉眼观测来说,
中秋当天也一样“珠圆玉润”。
在这花好月圆时,你可吃月饼了?和家人团圆了?愿月圆人团圆,事事皆如意。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秋的冷、知、识、
你知道吗?中秋节是受保护的
中秋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受保护的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直至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则始于宋朝。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仁月饼到底是哪五仁?
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月饼新标准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表示: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等五种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可称为“五仁月饼”。
中秋假期不是现代人独享?
唐代时,中秋被定为全国性的节日,要放专门的中秋假,唐开元年间的《唐六典》中就有记载,八月十五有三天假期。南宋宋宁宗时,法典《庆元条法事类》“假宁格”规定,中秋有一天假。而元明清基本上中秋都不放假。
古人过中秋节不仅要熬夜,还要偷葱偷菜?
民间相传,中秋夜越晚睡越长寿。所以有人以此祈求长寿。但更多年轻人借此机会玩个通宵。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
中秋节有多少个别称呢?
至少10个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为它的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为“八月节”“八月半”;又因圆月是“女主角”,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团圆节”等等。
中秋的起源之谜
和考试有关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
传说,月饼是杨贵妃命名
史料记载,月饼的鼻祖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海淘鼻祖张骞出使西域,从国外带回来芝麻(当时叫“胡麻”)。当地人用胡桃仁做馅,做出一种圆形饼,就叫胡饼。
实际上,唐代就出现了月饼,宋时已有荷叶、金花、芙蓉等品种。诗人苏东坡曾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赞誉月饼。传说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开启了高调的秀恩爱模式——
从此,胡饼就改叫月饼了。到了明代,月饼才成为中秋的必备食物。《西湖游览志余》记载有“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
月饼原来要分着吃?
按照传统习俗,吃月饼时,要将象征圆月的月饼按人切块,在家的、外地的,都要算在内,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没有回来的亲人,家长要把属于他的那一份月饼保管起来,待他们回来时品尝,才算圆满。
借明月,传祝福,
祝花好、月圆、人团圆。
来源:人民网河南(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诸葛家教授课范围:家教一对一、作业辅导、家庭教育、快速记忆、思维导图,文化课全科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