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纪录片推荐:这部36年前造成万人空巷的纪录片
日本历史纪录片推荐:这部36年前造成万人空巷的纪录片大部分观众也许都不知道,《话说长江》最初缘起竟是一名日本歌星的音乐纪录片。陈铎向记者回忆,1980年,日本音乐人佐田雅志以一首《男子汉宣言》唱红中国,之后其父所有的佐田企划社与中央电视台决定合拍一部描写长江和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电视纪录片,计划从长江起源的第一滴水拍起,一直拍到江流入海。经外交部批准,双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摄制组。陈铎说,当时跟日方商定的结果是,整个片子拍完由日方制作完一整部纪录片,然后中方翻译过来在中国播出。但是等了将近一年,日方并没有把长江的纪录片制作出来。最后,中央电视台决定将素材要回来自己制作。 再见陈铎,这位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已届杖朝之年,但他风度依旧,不见半点暮色,紧张的工作节奏丝毫不逊于年轻人。当年,陈铎以银发飘逸的哲人形象和情怀古今的诗人风采,与虹云一同《话说长江》,在几代中国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听他再话长江,随着那熟悉的音调淌出,记者仿佛看见淙淙
纪录片
一部纪录片就是一段有声有色的历史。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丝绸之路》《话说长江》《话说运河》《望长城》等一系列经典纪录片作品接连问世,宛若珍珠,点缀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对于当年的人们来说,那是一场场影像的盛宴,更为重要的是,奔腾的大江大河和蜿蜒雄伟的万里长城带给他们澎湃的激情和民族自豪感。那一个个难忘的画面,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时代印记。
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30多年过去,每当这曲脍炙人口的《长江之歌》响起,个中意境依然令人荡气回肠。
△《话说长江》中的陈铎和虹云
1983年8月7日,当顶着一头花白头发的陈铎出现在电视画面中时,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个戴着大方眼镜的中年人和他身后的这万里玉带,会在中国电视史和中国纪录片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晚,《话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首播,长江两岸的旖旎风光,配上翰墨华章的解说词,以及长江从古到今的传奇故事,这新鲜的组合如同向平静的水面投下一颗石子,迅速在电视观众中产生涟漪 直至后来形成滔天巨浪。
再见陈铎,这位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已届杖朝之年,但他风度依旧,不见半点暮色,紧张的工作节奏丝毫不逊于年轻人。当年,陈铎以银发飘逸的哲人形象和情怀古今的诗人风采,与虹云一同《话说长江》,在几代中国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听他再话长江,随着那熟悉的音调淌出,记者仿佛看见淙淙雪水融成无名的溪流,汇聚成川,川流成河,万里奔流,一转弯汇入无边无际的大海。
大部分观众也许都不知道,《话说长江》最初缘起竟是一名日本歌星的音乐纪录片。陈铎向记者回忆,1980年,日本音乐人佐田雅志以一首《男子汉宣言》唱红中国,之后其父所有的佐田企划社与中央电视台决定合拍一部描写长江和长江两岸人民生活的电视纪录片,计划从长江起源的第一滴水拍起,一直拍到江流入海。经外交部批准,双方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摄制组。陈铎说,当时跟日方商定的结果是,整个片子拍完由日方制作完一整部纪录片,然后中方翻译过来在中国播出。但是等了将近一年,日方并没有把长江的纪录片制作出来。最后,中央电视台决定将素材要回来自己制作。
长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凝结着一条浩浩大江的光阴故事。我们看到的《话说长江》向国人展示了长江沿岸的山川地理、名胜古迹、风土人情以及两岸人民的生活,从神奇的长江源头到壮观的入海口,人们在电视机前饱览了长江的整个风貌。后来有人统计,全片介绍和涉及大小河流、湖泊、峡谷49条(个),名山28座,大小名城52座,各项工程25项,历史典故与民间故事27个,风光名胜110处,古今名人104人,可谓是了解长江的百科全书。
《话说长江》之前的中国纪录片,大部分属于政论片和风光片的范畴,画面加解说,适当辅之以音乐。那是因为在手提式摄像机广泛使用之前,纪录片工作者用的是各种型号的16mm电影摄影机和胶片。因为价钱昂贵,后期加工、合成也相当复杂,所以在前期通常只拍画面,不作录音,没有同期声,更没有自然的背景声。尽管同样是在“形象化的政论片”的纪录片的总体模式下,但《话说长江》进行了大胆创新,启用主持人,开创了一种语言风格,开始进行纪实语言的探索。
在《话说长江》之前,中国电视界尚没有主持人这一职业。究竟该如何主持节目,无从模仿,只能暗自琢磨。演员出身的陈铎一开始便想到要“演”主持人,想怎么创造主持人这个人物,对主持人的理解更多的是从人物创造的角度出发。可是“演过”几集后,他觉得越来越不对劲,“我是代表观众去感受长江的,只要把我的真实感受表现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表演。比如到江边捧起一捧水,喝一口,说‘真甜’就没有必要演,把感受真实地传达给观众不就是主持人要完成的任务吗?我跟观众是朋友的关系。你们没有时间、没有条件或者没有机会去长江,我们去了,把我们的感受带到你家里,作为朋友告诉你。”
领悟到这一点,陈铎像突然开了窍。“我把自己放在观众的位置上去看去听去问,也不再对着解说词照本宣科,有时候解说词里没有的,我如果觉得观众有可能想了解到的,也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有人说,因为有了陈铎和虹云两位主持人,《话说长江》才更加有韵味。
《话说长江》播出后引起的反响是空前的,新华社在报道该片引起的“长江热”时,曾经以《中国的〈话说长江〉热》为题,向国外播发了英文电讯稿,说“每到星期天的晚上,数百万中国人便坐到电视机前,收看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
对母亲河的深沉情感
“您可能以为,这是大海,是汪洋吧?不,这是崇明岛外的长江!您可能会联想到长长的飘带、洁白的哈达。是啊!多么美呀,这也是长江……”长江滋养中华文明,见证民族复兴。看长江,也是看中国。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改革开放之初,从“文革”浩劫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开始憧憬着未来,心里充满重塑国家的愿望。在那个阶段,任何体现国家强大的事件都可能变成全民性振奋民族精神的强心剂。《话说长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1983年《话说长江》播出,产生了一个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全国观众的反映以及它被赋予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纪录片本身传达出的信息。通过电视荧屏,中国人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流淌亿万年、养育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母亲河的真实容颜。对于当年的人们来说,这是一次影像的盛宴,更为重要的是,这条巨大的河流带给他们澎湃的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一个个难忘的画面,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时代印记。
从电视纪录片的艺术性角度来讲,《话说长江》是中国纪录片历史上的里程碑,但在当时,人们真正感动的不仅仅是它的艺术感染力,更多是从中读出了一种爱国情怀。在当时的社会氛围和心态下,《话说长江》被赋予了爱国主义层面的意义。
时至今日,陈铎仍然记得当年兰州曾经有位70多岁的老人写信给电视台,说每天都在盼望星期六的到来,“因为周六晚上就可以看《话说长江》了,可以看到陈铎和虹云了。可是好不容易盼到了这天,非常兴奋地看了节目后,一想到还有一个星期才能再看到节目就又非常沮丧”。陈铎说,这是一个情感上的联系,是对长江共同的爱,对长江割舍不断的情结。虽然很多人并不生活在长江边上,并不是喝着长江水长大的,但是对母亲河的深沉的情感,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样的。
观众通过《话说长江》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真切。陈铎记得,他主持前几集《话说长江》时穿的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夹克,这个画面播出以后,有一位地质勘探队员给他写信说,“看到陈铎同志穿的这件衣服,就感觉陈铎好像是风尘仆仆从长江边上赶回到电视台给我们讲述,一下子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就是这种真切,把那个时代的人心中共有的一股爱国情怀释放了出来。
“人们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节目从头到尾不训斥人,不居高临下,而是发自内心带着情感给观众做导游。”陈铎说,尽量用亲切、平实的语言叙述,语言中要有真情,避免空洞、说教式的语言,这是节目创意之初,整个团队就达成的共识。
这得益于我国著名电视艺术家、《话说长江》总撰稿人陈汉元灌输给大家的理念。陈铎记得,在后期编辑的时候,陈汉元反复强调:“这是一部爱国主义的地理教科书,但任何人写稿子都不许出现爱国和爱国主义这些词,而是让观众看完以后自然而然生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陈汉元强调,热爱祖国有几个方面,“一是热爱我们的土地,二是热爱生活在这土地上的人们,三是热爱在这块土地上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尤其要充分表现我们的祖宗和我们现在中国人的智慧”。
陈铎还记得,《话说长江》这个团队当时还得了奖,奖金最后平均每人1元钱,奖品是一台彩色电视机,没有办法分,就上缴给台里了。“那时,团队里每个人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片子上。”陈铎很怀念那个时代。他告诉记者,这部长达25集的系列节目,来自4000多分钟的电影胶片素材。鲜活的画面背后,是历时整整一年的艰辛拍摄。他们的足迹,遍及大江两岸。“大家相互之间很尊重,领导也不过多干预,才会有这部感人的《话说长江》。”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70年,历史中的短暂一瞬,而对于世纪之交的长江,却充满沧海桑田的意味。它的背后,是一个巨变的中国。万里长江,奔腾不息。
记者:王慧峰
编辑:刘聪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