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育0-1岁:看01岁发育判断宝贝是正常or异常
宝宝发育0-1岁:看01岁发育判断宝贝是正常or异常注视物体2个月~4个月发展诊断项目BABY发展重点与注意事项宝宝的第1次体检通常是在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时一并检查,时间大概是满1个月的时候。除了身体检查与发展诊断,第1次体检通常会一并确认新生儿筛检及听力筛检是否正常,是否有项目需要追踪或隔断时间再复诊。仍有明显黄疸的宝宝也需抽血检查、做彩超看是否胆道闭锁、是否有肝胆疾病以致黄疸不退。3个月以下的宝宝很容易感冒发烧,但家长往往会忽略正确测量体温的重要性。不少父母都会选择替宝宝量耳温,认为耳温枪快又方便,但耳温与身体核心温度其实有一定的落差,相较之下,肛温更贴近身体核心温度,替宝宝量体温最好以肛温为主。
翻身、爬行、扶站、会叫爸爸妈妈、会自己拿玩具…宝宝在长大的过程中会发展出各式各样的能力,想知道北鼻在不同阶段应该发展出哪些能力?
0~2个月发展诊断项目
惊吓反射
检查方式:托住宝宝头颈将其抱起,再迅速往后倾斜模拟掉落的状态,正常孩子会将手脚张开呈现大字型,并做出抓握的动作,若宝宝只张开一只手,另一手有可能神经异常或臂神经丛受损,若宝宝两只手都没有张开,则可能是中枢神经的问题。惊吓反射通常会在4、5个月自然消失。
BABY发展重点与注意事项
宝宝的第1次体检通常是在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时一并检查,时间大概是满1个月的时候。除了身体检查与发展诊断,第1次体检通常会一并确认新生儿筛检及听力筛检是否正常,是否有项目需要追踪或隔断时间再复诊。仍有明显黄疸的宝宝也需抽血检查、做彩超看是否胆道闭锁、是否有肝胆疾病以致黄疸不退。
3个月以下的宝宝很容易感冒发烧,但家长往往会忽略正确测量体温的重要性。不少父母都会选择替宝宝量耳温,认为耳温枪快又方便,但耳温与身体核心温度其实有一定的落差,相较之下,肛温更贴近身体核心温度,替宝宝量体温最好以肛温为主。
2个月~4个月发展诊断项目
注视物体
检查方式:2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察觉距离30公分以内的光线变化,此时在宝宝前方挥手,宝宝的眼睛会跟着光线移动,对宝宝说话,宝宝会看向发话人所在的位置。
社交性微笑
检查方式:和宝宝面对面做出逗弄宝宝的动作,观察宝宝是否会对人微笑。若宝宝没有微笑,表情漠然,有可能患神经方面的疾病,如先天性癫痫或先天脑部发展异常。
肌肉张力
检查方式:肌肉张力正常的宝宝可以在2个月左右将头部抬离地面45度,如果宝宝无法抬头、头部持续低垂,代表肌肉张力过低,日后有可能发展迟缓,若宝宝持续将头往后仰(大于60度)且手脚动作异常,通常是脑瘫的征兆,需要进一步检查治疗。
BABY发展重点与注意事项
宝宝的第2次体检通常会在2~3个月接种预防针时一并检查。这个阶段必须特别注意宝宝的睡眠安全,最好不要在床周遭放置枕头或玩偶,也不要让宝宝趴睡,以免宝宝窒息。未满3个月的孩子可能会有鼻泪管阻塞的问题,产生较多眼泪及眼屎,此时可以帮宝宝按摩眼头到鼻梁两侧的鼻泪管促进眼泪排出。除此之外,这个阶段宝宝从母体带来的抗体逐渐下降,发烧或感染呼吸道病毒的机率大幅增加,必须随时留意宝宝的状况,及时带宝宝就医治疗。
4个月~10个月发展诊断项目
翻身
检查方式:让宝宝躺在床上,观察宝宝是否会自主翻身。如果宝宝无法顺利翻身,有可能是脑部受损导致大脑无法控制肌肉动作,也可能是肌肉控制不协调或是肌肉张力过高/过低。
主动拿取物品
检查方式:将奶嘴或玩具放在宝宝眼前,观察宝宝是否会主动伸手拿取,若宝宝没有做出任何动作,有可能是手部动作发育不佳、视力不良、瞳孔无法对焦、臂神经丛受损或是脑部受损导致大脑无法控制手部动作。
声音反应
检查方式:在周围叫宝宝的名字或摇晃有声玩具,观察宝宝是否会看向声音来源,若宝宝没有反应,可能是听力受损。由于孩子想睡觉时反应会比较迟钝,测验前须确认宝宝精神状态良好。
盖脸试验
检查方式:将一条小毛巾或纱布巾盖在宝宝脸上,观察宝宝是否会主动将毛巾扯下,若宝宝没有反应,可能是脑部受损或神经发展有问题。
肌肉张力
检查方式:让宝宝躺在床上,抓紧宝宝的两只手将宝宝从床上拉起来,观察宝宝被拉起时颈部肌肉是否会用力向前,若宝宝颈部肌肉无力、持续将头往后倒,代表肌肉张力过低。
BABY发展重点与注意事项
4个月以后宝宝很容易因为缺铁而贫血,尤其是全母乳的宝宝特别容易缺铁,最好提早开始为宝宝添加辅食,让宝宝从食物中补充铁质。
这个阶段的疾病以湿疹最常见,平常应该让宝宝穿着透气通风的衣服,不要让宝宝穿太多,洗完澡最好替宝宝擦上乳液,让宝宝的皮肤保持湿润,住家环境也要保持清洁,以免让宝宝湿疹上身。
此时母乳宝宝和配方奶宝宝的排便次数仍会有明显落差,母乳宝宝通常一天会解好几次便,配方奶宝宝则可能数天才解一次便,这是正常现象,除非宝宝出现食欲不佳、因粪便过硬而排便困难的表现,否则不需要太担心。
10个月~1岁半发展诊断项目
爬行
检查方式:正常发育的孩子通常会在8、9个月开始做出爬行的动作,有的宝宝会先用肚子匍匐前进,再慢慢伸出手脚撑地,有的宝宝则会跳过这个阶段,直接用手撑起身体往前爬,无论如何,大多数宝宝在10个月以后都可以爬得很好。
扶站
检查方式:10个月以后,大部分宝宝都有能力用手抓住物品撑起身体短暂站立,1岁的宝宝扶着站的能力已经发展得很成熟,有些宝宝可以扶着物品走几步,发展较快的宝宝甚至可以放手站立、走路。
用手势表达需求
检查方式:将宝宝感兴趣的物品放在宝宝眼前,观察宝宝是否会用手指物品;或在宝宝眼前作势离开,观察宝宝是否会挥手表达再见,评估宝宝能否用动作、手势表达需求。
叫爸爸、妈妈
检查方式:宝宝在6个月左右就可以发出da的声音,10个月以后宝宝发出的‘爸、妈’音会更清楚,1岁~1岁半的孩子已经可以说出有意义的单字,此时可以观察宝宝发出的‘爸、妈’音是否为有意义的表达。
理解简单单字
检查方式:和宝宝面对面,问宝宝“熊熊在哪里?”(可任意代换成宝宝常玩的玩具)“爸爸在哪里?”“妈妈在哪里?”观察宝宝是否可以理解字词意思,进而做出寻找该物品/人物的动作。
用拇指和任一指拿取物品
检查方式:将宝宝喜爱的玩具或物品放在宝宝眼前,观察宝宝是否可以用大拇指和任一手指拿取物品;发展较快的宝宝此时已经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拿葡萄干或贴纸等较小的物品。
BABY发展重点与注意事项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生长曲线虽然会趋缓,但仍会维持在正常区间,如果宝宝连续几次身长、体重、头围都低于第3百分位,有可能是基因遗传或是内分泌异常。如果爸爸妈妈本身偏矮偏瘦,即可合理推断宝宝是遗传父母基因。
1岁开始 可将固体食物当作主食
许多父母在宝宝满1岁以后仍持续喂宝宝吃磨碎的辅食,其实宝宝满1岁就可以将固体食物当作主食,此时可以让宝宝尝试深绿色蔬菜、海鲜、肉类等各式各样的食物,补充多元营养。除了正餐,早、晚可以让宝宝各喝一次奶,奶也可以做为正餐以外的点心。许多孩子会因为不吃蔬果或肉类出现便秘的状况,平常一定要让宝宝均衡摄取6大类食物,宝宝才能健康发展。
替宝宝洁牙 挑软毛小头牙刷
临床门诊常见到宝宝已经长牙,但家长却没有替宝宝清洁牙齿,结果宝宝的齿缝塞了一堆食物残渣,其实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就应该开始为宝宝清洁牙齿。宝宝刚萌牙时可以用硅胶指套牙刷,等牙齿长得越来越多、开始有2、3颗牙并在一起,再改用儿童牙刷。儿童牙刷最好选择软毛小头的款式,三餐饭后都要替宝宝刷牙,每天至少要用牙线清洁齿列一次,半年涂氟一次。
一般来说,宝宝满1岁以后就可以稳稳地扶着站,最晚1岁3个月应该要会放手走路,如果宝宝直到1岁3个月仍无法放手走路,要到儿科检查是否有神经肌肉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