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

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1949年6月,港督葛洪量在政府宪报中发表了市议会方案这个方案,隐含着形式上撤出,实际上保持着影响力的企图。文的方面叫民主拒共,即通过建设有限度直选的市议会来实现还政于民和非殖民地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使香港社会走向式的自治道路。要不要一鼓作气就此解放香港的问题,已经摆在新中国领导人的办公桌上了。在说新中国决策之前,来看看英国人对此有何应对。早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的194年,港英当局就已经开始考虑他们在香港的命运与前途问题了。为此,他们准备了“文”“武”两策来应付香港问题。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主席庄严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10月14日,广州解放,此时还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门户洞开。

10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邓华所部十五兵团到达这块殖民地的北部边界,勒马深圳河。

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1)

邓华上将

要不要一鼓作气就此解放香港的问题,已经摆在新中国领导人的办公桌上了。

在说新中国决策之前,来看看英国人对此有何应对。

早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的194年,港英当局就已经开始考虑他们在香港的命运与前途问题了。为此,他们准备了“文”“武”两策来应付香港问题。

文的方面叫民主拒共,即通过建设有限度直选的市议会来实现还政于民和非殖民地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使香港社会走向式的自治道路。

1949年6月,港督葛洪量在政府宪报中发表了市议会方案这个方案,隐含着形式上撤出,实际上保持着影响力的企图。

英国人认为,万一香港保持不住,它仍可通过预先布置的英式法律英式政治架构,对香港发生影响。

武的方面叫武装保卫,即阻吓中共不要进军香港。

1949年月,英国防部、殖民地部和外交部联合拟定了绝密文件《香港紧急防卫计划》。

计划里提出:为应付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香港需要4个步兵营、1个皇家炮兵野战团、1个海岸与防空两用重炮团和1个在需要时能立即增援的后备旅。4月至5月,英内阁又多次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增兵香港问题。

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2)

二战时期英军

但是,就在香港的英国人风声鹤唳草木皆之际,他们忽然发现大军压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按兵不动,并无继续南进一举解放香港之意。

英国人纳闷了。全世界似乎都注意到这一难以理解的现象。

1949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前后,毛主席就在考虑如何处理中英两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香港问题。

关于即将诞生的新中国外交政策,毛主席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概括起来就是“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毛主席说:我们采取这种态度,可以使我们在外交上立于主动地位,不受过去任何屈辱的外交传统所束缚,可使新中国的外交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

1949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由周总理起草、毛主席修改的《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指出:

在原则上,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这种立场是坚定不移的。但是,在执行的步骤上,则应按问题的性质及情况,分别处理。凡问题对于中国人民有利而又可能解决者,应提出解决;其尚不可能解决者,则应暂缓解决。凡问题对于中国人民无害或无大害者,即使易于解决,也不必忙于去解决。凡问题尚未研究清楚或解决的时机尚未成熟者,更不可急于去解决。总之,在外交工作方面,我们对于原则性与灵活性应掌握得很恰当,方能站稳立场,灵活机动。

这个指示虽然没有直接谈到香港问题,但实际上为香港问题提供了指导方针。即香港问题当然也是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之一,必须取消。但香港属于解决的时机尚未成熟者,因此不可急于去解决。

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3)

毛主席

1949年2月,毛主席向斯大林特派代表米高扬阐述新中国内外政策时,明确了中共对香港问题的态度:

目前,还有一半的领土尚未解放,大陆上的事情比较好办,把军队开去就行了。海岛上的事情就比较复杂,须要采取另一种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这就要花较多的时间了。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相反,恐怕利用这两地的原来地位,特别是香港,对于我们发展海外关系、进出口贸易更为有利些。总之,要看形势的发展再作最后决定。

大体可以说,我党关于暂时不动香港的决策就是这一时期确立的。

1951年春,周总理对当时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作指示时,就香港政策作了明确说明。他指出:

我们对香港的政策是东西方斗争全局的战略部署的一部分,暂不收回香港,维持其资本主义英国占领不变,是不能用狭隘的领土主权原则来衡量、来作决定的。我们在全国解放以前已决定不去解放香港,在长期的全球战略讲,不是软弱,不是妥协,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进攻和斗争。

首先,从国际方面看,暂时不动香港是为了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的全面封锁,并使香港成为中国通往世界的窗口和了解世界的瞭望站。

同时,把香港暂留在英国手中,可以分化瓦解西方反华势力,使英国不能也不敢对美国的对华政策和远东战略部署跟得太紧、靠得太拢。

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4)

周总理

周总理说:“这样我们就可以扩大和利用英美在远东问题上对华政策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对我们大有好处,大有用处。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支持我们的反美斗争,支持我们的国内经济建设。

新中国成立后,英国政府率先承认中国的事实,即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从国内方面来看,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香港的经济地位。

一个多世纪以来,香港一直是我国货物进出口的转运港,是我国和外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市场信息联系的桥梁。

正如周总理指出的:

香港是我们通往东南亚亚非拉和西方世界的窗口。它将是我们的望台气象台和桥头堡。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香港可以作为我们同国外进行经济联系的基地,可以通过它吸收外资,争取外汇。

由此可见,暂时不动香港是新中国对外整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组成部分。

由于处理香港问题的特殊性,新中国之对香港政策不宜公开宣布,只能以暗示的方式向港英政府传达暂时不动香港的意向。

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邓华所部已勒马深圳河(5)

美丽香港

就在1949年春、夏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段时间里,中共中央通过香港进步报纸《文汇报》和《大公报》曾多次发表社论,阐释对香港前途的析评,以此向英国政府发出了打算长期利用香港的明确信号。

1949年2月9日,香港《文汇报》在《新中国与香港》的社评中指出:

中国正在进行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革命迄目前为止,从没有一言一动牵涉到香港,或在理论上将香港如四大家族一样,列为清算对象……中国人民对国内反动政权,不得已而用战争解决,至于对外关系,除积极支持国民党反动政权且始终不放手者而外,决不至无端与其引起严重的纠纷。即使有应修改调整之处,也会先就外交途径求其解决。

同年10月,毛主席主席致电祝贺英国方面在伦敦召开的英国中国会议,说:中国人民欢迎中英两国人民友谊的努力。

对于我党发出的这一信号,英国人敏感地捕捉到,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此乃维持香港现状的唯一契机,不能错过。

12月9日,香港《华侨日报》以头条位置刊出大标题:毛主席已保证香港地位安全,英国年内承认中共。

1950年1月日,英外交大臣贝文致电周总理:英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法律上之政府,表示愿意同中国在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建立外交关系。

基于暂时不动香港的决策,中国接受了英国政府的建议,在与英国讨论建交问题时,不就香港问题进行交涉。

中英两国之间的这一默契,为新中国其后实施暂时不动香港之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决策铺平了道路。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