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心理健康的社会公益组织:手天使公益组织

心理健康的社会公益组织:手天使公益组织原因总结来,有如下几点:这个公益组织的初衷,无疑是博爱的、是无私的,但是理想终是理想,在我看来,它的前途却并不美好。但是,因为重度残障患者的照顾者往往都是他的至亲,和至亲尤其是父母谈生理需求就是一件很羞辱甚至会受到鄙视的事,要知道在不少家人的眼中,一个残障人员,能照顾着你活着就不错了,还要什么生理需求?而“手天使”,就是因为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发起的,毕竟懂这个群体最深的莫过于自己人。在他的发起下,一些响应的志愿者都加入到这个组织中,想为残联人士献上一份爱心,但因为志愿者人数有限,导致无法大面积展开。“手天使”对申请人的资格也很严格,更是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免费获得三次被服务的机会。而它的服务内容,就是通过“手部服务”来让被服务的重度残障人员获得身体满足,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的味道。

“手天使”这个公益组织初见媒体的时候,老实说,我并不吃惊。毕竟据我所说,国外的一部分公益组织已经“以身侍残”了,“手天使”相比起前者来说,则显得内敛含蓄了很多。

但无论方法如何,它们要表达的意思倒是一致的:关爱重度残障人员的生理需求,虽然他们的身体可能不能动弹,可他们作为一个人,也是有着最基本的欲望的。

记得以前学心理学的时候,就提过曾经的欧洲,把精神病人当成动物一样的囚禁起来直到终老,其实,这些病人也是有着自己作为人类的需要的,而他们和这些重度残障人员,只因为对他人没有贡献甚至是给他人添乱,就成为了被自动忽略的角色。

心理健康的社会公益组织:手天使公益组织(1)

从这点来说,作为一个人类,他的需求理应得到尊重。

但是,因为重度残障患者的照顾者往往都是他的至亲,和至亲尤其是父母谈生理需求就是一件很羞辱甚至会受到鄙视的事,要知道在不少家人的眼中,一个残障人员,能照顾着你活着就不错了,还要什么生理需求?

而“手天使”,就是因为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残疾人发起的,毕竟懂这个群体最深的莫过于自己人。在他的发起下,一些响应的志愿者都加入到这个组织中,想为残联人士献上一份爱心,但因为志愿者人数有限,导致无法大面积展开。

心理健康的社会公益组织:手天使公益组织(2)

“手天使”对申请人的资格也很严格,更是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免费获得三次被服务的机会。而它的服务内容,就是通过“手部服务”来让被服务的重度残障人员获得身体满足,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的味道。

这个公益组织的初衷,无疑是博爱的、是无私的,但是理想终是理想,在我看来,它的前途却并不美好。

原因总结来,有如下几点:

心理健康的社会公益组织:手天使公益组织(3)

和传统文化相违背

“手天使”的服务内容,本来就很敏感,台湾的文化氛围也没有宽松到对这种公益行为大开绿灯,那么义工必然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

其实关爱残联人士有很多种方法,包括语言沟通,肢体正常接触,或是心理疏导,刻意强调这项服务内容,也不免让人怀疑在故意制造噱头。

至于让残障人士享受一次身体满足就可以让他重新唤发活下去的勇气,我倒觉得这有点以偏概全了,精神上的沟通远比身体上的满足重要多了。残障人员最需要的,其实只是不把他当残障人员,把他当成一个正常的人,给予他接纳和关爱。

最重要的是,这种关爱是长期的,能够给他建立信赖关系的,而不是走秀似的来探望一会就走。

心理健康的社会公益组织:手天使公益组织(4)

打开的“潘多拉的魔盒”要如何关上

人的欲望就如同“潘多拉的魔盒”,如果不打开可能会想里面是什么样的,可当打开后,你觉得它还能轻易合上么?

身体上的欲望同样如此,一旦被服务了一次,所谓食髓知味,如果他从此天天念着,又恼怒于自己的身不由己,反而会给他带来更大的痛苦。

如果是一个正常的人,他还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可是他却是一个重度残障人员,活活困在这副身体里再也不能满足欲望,这不是福,这绝对是祸!

心理健康的社会公益组织:手天使公益组织(5)

免费之后的再思考

这个公益组织说得很明确,一个残障人士最多一生只能享受三次机会,如果刚好这个残障人员既食髓知味,又家庭条件不错,那他是不是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得到第三次以外的服务?

一旦这个口子打开了,很有可能公益服务会因为一些私下的交易,变成了一次打着公益外衣的合法色情交易。

可是作为一个民间公益组织,没有机构支持,没有盈利收入,也就意味着没有专业的管控,如何能做到始终保持初心,一心一意做公益?

靠自制力么?难!

心理健康的社会公益组织:手天使公益组织(6)

结尾

在我看来,与其过于关注残障人员的生理需求上面,试图通过怂恿一些女大学生“无私爱的奉献”来达到让这个公益组织出名的目的,倒不如踏踏实实做好对残障人士的心理关爱、心理疏导和正向赋能,引导他们寻找生活的美和勇气。

别忘了,残障人员最大的心愿,就是要你们把他们当成正常人,而不是带着可怜和同情的态度低看他们一等。

你可以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学会欣赏他们认可他们,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学习,而不是说,你没有办法解决生理需求,真可怜啊,就让我来帮助你吧。

试问,这不是可怜不是同情,又是什么?#情感#

心理健康的社会公益组织:手天使公益组织(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