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大相国寺山门。顺便逛一下马道街步行街,这条街的建筑是西方小洋楼风。鼓楼广场靠近一点看资圣阁,高三百尺,五檐滴水,雄丽壮观。汴京八景之一的“资圣熏风”,即是此处。“资圣阁”之名,为宋真宗所题。原阁毁于明末黄河水患,现为近年重修。主体建筑已经完工,现处于内部装修和佛像募捐订制阶段。资圣阁

初闻开封大相国寺之名,望文生义,以为与哪位相国大人有关。后来方知,并非如此。大相国寺原为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故宅。唐初,此地又为歙州司马郑景的宅院,附近有福慧寺。公元711年,僧人释惠云募购郑宅,并改福慧寺为建国寺,扩建寺院。当时,唐睿宗李旦以旧封相王即皇帝位,因而下诏改寺名为大相国寺。北宋时期,大相国寺进入了黄金时代,是当时北宋都城最大的皇家寺院。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闹市中心,集佛寺、庙会、集市于一体。大相国寺多进入文学作品当中,最为有名的自然是《水浒传》。鲁智深在五台山剃度出家,但数次醉酒大闹文殊院,打伤僧人,智真长老修书一封,劝鲁智深去东京大相国寺投奔智清禅师。鲁智深因门外绿杨树上的老鸦哇哇叫,所以将绿杨树连根拔起。大相国寺今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像。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今天的大相国寺依然处于开封的闹市区。鼓楼广场经过一条马道街步行街,即到达相国寺山门。鼓楼上题“无远弗届 ”四字,出自《尚书·大禹谟》:“惟德动天,无远弗届”,四字意为:“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晨钟暮鼓,鼓楼这片也是开封有名的夜市。城墙上有两幅朱仙镇年画,一为宋太祖赵匡胤,一为杨家将的祖先杨衮。鼓楼左后方的建筑应该就是大相国寺的资圣阁了!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2)

鼓楼广场

靠近一点看资圣阁,高三百尺,五檐滴水,雄丽壮观。汴京八景之一的“资圣熏风”,即是此处。“资圣阁”之名,为宋真宗所题。原阁毁于明末黄河水患,现为近年重修。主体建筑已经完工,现处于内部装修和佛像募捐订制阶段。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3)

资圣阁

顺便逛一下马道街步行街,这条街的建筑是西方小洋楼风。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4)

大相国寺山门。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5)

山门

山门另一面的匾额上题“护国佑民”四字,对联:三摩印证人天欢喜,七宝庄严遍诸吉祥。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6)

钟楼。楼内悬挂大钟,钟上刻“皇途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十六字。相传此钟霜天撞击,悠扬深远,传遍全城,即为汴京八景首位:相国霜钟。

楹联:五千言慧典参破禅机,百八杵钟声撞醒痴梦。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7)

大相国寺钟楼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8)

钟楼内的地藏王菩萨塑像

寺内花园,曲径通幽。有一楹联:善恶铭记心头自能成佛,生死置之度外也是参禅。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9)

禅房花木深

大相国寺的佛音梵呗很有名气,这次没有听到,不过看到了佛乐团研究协会楼前的一幅楹联:“妙手空空一弹流水一弹月,余音袅袅半入江风半入云”。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0)

天王殿内的彩塑四大天王像,金刚怒目、降妖除魔。分别是握着蛇的西方广目天王、拿着伞的北方多闻天王、手持宝剑的南方增长天王和抱着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据说象征风(宝剑)调(琵琶)雨伞(雨)蛇(顺),又是奇妙的谐音梗。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1)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2)

万年宝鼎:位于大雄宝殿前方,生铁锻造。底座为香炉,浑圆厚重,炉型底座上方,有三层宝塔,每一层均为六角飞檐。第一层“永镇山门”,第二层“戒香芬郁”,第三层“天地同流”。宝鼎左右侧,各有一座九层石经幢。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3)

大雄宝殿。香火鼎盛,透过袅袅香烟,窥见“佛日增辉”匾额,及“佛教参修振兴古刹人群仰,梵音听澈留得禅房花木深”。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4)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5)

大雄宝殿内供奉三个世界的佛,分别是婆娑世界的释伽牟尼、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世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宝相庄严。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6)

大雄宝殿内还供奉了十八罗汉,像前有介绍。喜庆罗汉的“喜”和“庆,耐人寻味。由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感到的快乐叫“喜”,而不由耳眼口鼻手感到的快乐为“庆”。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7)

三世佛背面为檀香木制成的《海岛观音壁塑图》,中间为海岛观音,观音两旁是她的两位弟子小龙女和善财童子,观音脚底下踩着“鳌鱼”。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8)

宋宫遗石(艮岳遗石)。此石为“瘦、露、透、皱”的太湖石,是当年宋徽宗艮岳花园惟二留存下来的太湖石。

前刻“妙吉祥”:妙者,微妙、和雅、不可思议也,谓佛无上慧,犹如醍醐纯净第一;吉祥,吉事之兆瑞,具众福德因缘义。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19)

妙吉祥

后刻佛教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吘”,具体含义为:

“唵”,表示“佛部心”,谓念此字时,自己的身体要应于佛身,口要应于佛口,意要应于佛意,认为身、口、意与佛成一体,才能获得成就;

“嘛呢”,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据说此宝出白龙王脑中,若得此宝珠,入海能无宝不聚,上山能无珍不得,故又名“聚宝”;

“叭咪”,梵文意为“莲花”,表示“莲花部心”,以此比喻法性如莲花一样纯洁无瑕;

“吘”,表示“金刚部心”,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赖佛的力量,才能得到“正觉”,成就一切,普渡众生,最后达到成佛的愿望。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20)

六字真言

五百罗汉殿,为八角造型,俗称“八角琉璃殿”,最外层的游廊殿供奉五百罗汉像。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21)

八角琉璃殿的中心亭内为相国寺的镇寺之宝——四面千手千眼观世音,为男性观世音形象。

楹联:一色一香供养十方如来华藏庄严无尽愿,千手观音救度众生苦厄婆娑遍满大悲心。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22)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23)

藏经楼。匾额:法轮常转。楹联:古寺庆重光千年来水火兵灾屡经宝坏而成住,法云期广荫四海内闻思修众愿同护念更昌隆。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24)

藏经楼白玉佛。匾额:是寿者相。楹联:此地有八角琉璃宝殿丈室初临观自在,世人历多方灾耀新生霜钟一杵得清凉。

眉开眼笑渡法神常驻翠屏天成寺,红尘隐菩提开封大相国寺(25)

时移势易,寺庙几度毁于水灾兵祸。但拨开历史的风尘,彷佛依然能够看到鲁智深眼中、《水浒传》作者笔下的大相国寺。

《水浒传》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死》后半节写到鲁智深行至东京,见大相国寺,“智深看见东京热闹,市井喧哗,来到城中,赔个小心问人道:“大相国寺在何处?”街坊人答道:“前面州桥便是。”智深提了禅杖便走,早来到寺前。入得山门看时,端的好一座大刹!但见:

“山门高耸,梵宇清幽。当头敕额字分明,两下金刚形势猛。五间大殿,龙鳞瓦砌碧成行;四壁僧房,龟背磨砖花嵌缝。钟楼森立,经阁巍峨。幡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依稀侵碧汉。木鱼横挂,云板高悬。佛前灯烛荧煌,炉内香烟缭绕。幢幡不断,观音殿接祖师堂。宝盖相连,水陆会通罗汉院。时时护法诸天降,岁岁降魔尊者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