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集团最新动态:华泰集团45年成功之路启示录
华泰集团最新动态:华泰集团45年成功之路启示录至今,在华泰集团还保留一个传统。所有新上项目,都首先召开动员大会,观看《英雄儿女》、《上甘岭》等革命战争影片,学习焦裕禄、孔繁森、许振超等先模人物事迹。其次是把党支部建在生产一线,每一名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华泰集团始建于1976年,建厂之初就成立了党支部。当年5月份,当地人民公社党委决定划出100亩撂荒地创办造纸厂。靠着东拼西凑的56万元资产,35名年轻人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没有厂房自己建,没有技术外出学,没有宿舍就搭帐篷,没有食堂就自带窝头,连十七八岁的女职工也跟着拉大锯、做门窗……累计成立党员突击队23支如果将华泰集团45年的嬗变当作一道考题的答案,那么这道考题的题眼则是:如何让党建引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这是企业掌门人李建华的回答。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杨珂 孙娜娜
45年,华泰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及强;45年,华泰集团从一家仅有56万元资产、35名员工、一台破旧的二手纸机、年生产能力不足千吨的小造纸厂,发展成如今拥有固定资产328亿元、职工15000人、年销售收入760亿元,集造纸、化工等十大板块于一体的全国500强企业;45年,华泰集团从无人问津,到荣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改革开放30年山东省功勋企业”等300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华泰集团45年成功之路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近日,记者走进企业车间、党建学院、创新工作室,与一线员工、技术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启示一:党建引领
累计成立党员突击队23支
如果将华泰集团45年的嬗变当作一道考题的答案,那么这道考题的题眼则是:如何让党建引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这是企业掌门人李建华的回答。
华泰集团始建于1976年,建厂之初就成立了党支部。当年5月份,当地人民公社党委决定划出100亩撂荒地创办造纸厂。靠着东拼西凑的56万元资产,35名年轻人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没有厂房自己建,没有技术外出学,没有宿舍就搭帐篷,没有食堂就自带窝头,连十七八岁的女职工也跟着拉大锯、做门窗……
至今,在华泰集团还保留一个传统。所有新上项目,都首先召开动员大会,观看《英雄儿女》、《上甘岭》等革命战争影片,学习焦裕禄、孔繁森、许振超等先模人物事迹。其次是把党支部建在生产一线,每一名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华泰化工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07年之前,那里还是一片荒碱滩涂,无水、无电、无路。2008年年初,华泰集团在这片滩涂上部署建设了50万吨离子膜氯碱生产线。为了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企业首先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发出“三个月不回家”“奉献在滩涂”的号召。结果仅用一年半的时间,项目顺利建成投产,打破了外国专家“这里三年内不适合建项目”的论断。
“十八勇士下江南”“决战九四”“42元的上市‘庆功宴’”“锯断20万元纸辊”……这样的故事在华泰集团的发展史上不枚胜举。
无论是创业之初的筚路蓝缕,还是发展壮大时的一路高歌;无论面临的是波诡云谲的市场形势,亦或是一马平川的竞争格局。华泰集团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归纳起来突出有三点:其一,把党建工作创新与推动企业发展深度融合起来;其二,把党的工作方法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全过程;其三,要把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在关键时刻凸显出来。记者了解到,多年来,集团党委在急难任务的关键节点共成立党员突击队23支,完成重大生产任务45项,攻克各类技术难关17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是共产党改变了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生,所以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共产党的恩情。为政府分忧、为社会谋利,坚决要‘发展不忘本’。”李建华深有感慨地说。
启示二:转型为先
由造纸到化工实现跨越发展
没有传统的行业,只有传统的企业。近年来,在华泰集团的造纸产业链条上,依靠科技创新呈现出“老树发新芽”的喜人景象。
在华泰集团产品陈列室,一款创意纸家具让人眼前一亮。它的形状可以实现由“书”到凳的自由转换,拉伸时像手风琴,而收拢时仅有一本书的厚度。记者亲自坐上去,纸凳丝毫没有变形。在淘宝上,即使是“双11”期间,这种凳子,一个售价也超过了100元。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宣传部部长李海霞告诉记者,这种纸家具用纸就是该公司位于广东的生产基地出品的。
在造纸这方天地中,华泰集团不断拓展着产品边界。“我们目前能生产30多个品种的纸,像三只松鼠的零食包装袋,伊利、蒙牛等全国30%的牛奶盒子、小米手机盒、顺丰快递等知名电商的包装用纸都是日照华泰生产的。”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文光介绍说。
在高档文化纸领域,华泰的地位也同样举足轻重。企业陆续中标成为党章、十九大报告等重大主题出版物专项用纸单位。华泰集团还积极响应“国家统编三科教材共同行动计划”,领先同行业研发并生产出品牌教材专用纸,产品将为全国2.8亿学生换上新书。“用这种纸印刷的图书更省材,能大大减轻学生们的书包重量。”魏文光说,目前华泰已累计申请专利176项,主持或参与制定了26项国家行业标准。“十四五”期间,华泰集团计划投资60多亿元对生产线进行提升改造,向环保制浆、高档印刷、绿色包装、特种纸方向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由造纸到化工,则是华泰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基于东营丰富的矿藏,以及上游年产200万吨盐矿,华泰化工集团已跃居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生产基地。集团总经理王玉康介绍,除了纯碱、氯气、盐酸等化工产品外,华泰生产的食品级双氧水已占据国内市场60%以上份额。
谈及未来的发展,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亮显得信心满满。他表示,下一步在多个产业板块,华泰将实施双百亿投资计划,不断提高产品及产业附加值。“比如,从木浆纤维中提取粘胶纤维用于生产高端服装面料,这种服装面料不起皱、易漂染,关键是可生物降解、更环保。比如,对于可降解无纺布的生产。还比如,高铁、动车的配件,都是华泰集团下一步的行业目标。”
启示三:责任为要
扛起生态担当重任 造福一方社会
“环保”是制约造纸企业发展的瓶颈,造纸企业因环保问题相继倒闭关停屡见不鲜,为何华泰却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了业界的传奇?
走进华泰集团污水处理厂,可见蓄水池内清可见底,鱼儿自由自在地嬉戏。记者了解到,自80年代华泰就开始寻求治污之路。1986年自行设计安装废气回收装置,解决了造纸废气污染问题,并获得山东省“科技成果奖”。进入90年代,李建华更是提出了“产量是钱、环保是命、不能要钱不要命”的理念。华泰从此走出了一条工业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成功之路。
进入新时代,一幅循环经济的画卷已徐徐展开。以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为例,首先,4套世界领先的深度水处理系统,每天处理6万方废水,完全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达到国内行业最高水平;其次,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进行综合利用,每年可制天然气约1.4万标方;最后,提纯后天然气用于生产车间,每年实现节能约1.9万吨标煤,减排二氧化碳4.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2000多吨。如果对这个模式简单加以提炼总结,华泰集团的循环经济就是以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梯次使用为特征,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达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华泰肩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每次到广饶县花官镇李楼村,不少村民都会主动向李建华打招呼,“乡亲们都惦记着您呢,谢谢您帮村里修的路。”得益于华泰的帮扶,这个没有工业企业、没有副业生产的落后村,改变了贫困面貌,有了俏模样。目前,李楼村在华泰上班的员工有近百人,人均年收入6万多元。李楼村在李建华的关注和支持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泰集团从建厂之初就以“产业报国,造福社会”作为自己的使命。先后安置农村劳动力1万多人,带动十几万人增收致富。“十五”以来,集团累计向国家缴纳各类税金60多亿元;对外捐赠捐助1000多万元;投资20亿元参与城市建设;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5年以来,华泰集团的员工数量从35名当地老百姓,发展到目前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15000人。在这里,他们凭才能公平上岗,凭能力享受劳动成果。“水费1元/方、电费0.3元/度、暖气费10元/方,在这里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教育配套资源都跟得上,我们的幸福指数很高。”老家陕西,在华泰集团工作18年的办公室主任任文涛对此很满足。
奋斗45载,青丝换华发,李建华依旧一腔赤诚、孜孜不倦、始终保持着奋斗者的本色。工作40多年来,他每天一早坚持6点钟以前进公司,无论风雨雷电、酷暑寒冬,一辆旧自行车伴他匆匆赶路。晚上坚持用1-2小时做“功课”,读书、思考、记笔记,做明天的工作规划,8开的笔记本摞有足足几人高。他常说:“华泰人不仅要有一身正气,还要有钢铁意志。”
“一张纸”承载了他的追梦路,却永远写不完他的爱党、爱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