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巴基现在的战力,巴祖卡只能省着用
四皇巴基现在的战力,巴祖卡只能省着用诚如《跨过鸭绿江》电视剧当中所演的那样,到了抗美援朝的中后期,我军的战斗装备水平上来了之后,是可以发起7天攻势的,直接把美军从38线往南打回去很远。当时,我军之所以无法实现7天之上更久的攻势,主要是离国境线太远了,日常补给跟不上了。等到了后期,38线僵持阶段,美军也无法继续向北推进半步。我军作战装备水平上来之后,战斗力水平也有明显提升。这其中,巴祖卡也就是后来的51式火箭筒,也有它的一份功劳。(文/马庆云)到了1951年的时候,巴祖卡太少的问题,就被解决了。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我军后方的兵工厂开始仿制巴祖卡,制造了我军自己的51式火箭筒:以51式火箭筒为主的一系列反坦克武器投入到前线战斗后,志愿军开始构建完整的反坦克体系,从反坦克炮兵师开始,各级反坦克分队开始出现,并投入到战斗中来。有了咱们自己的51式火箭筒的加持,再遇到美军坦克,就打的比较轻松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手中的巴祖卡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正在院线热映。影片当中,我军三炸水门桥,却只有几支巴祖卡,并且还要省着用。在电影内容当中,巴祖卡发射出去的火箭弹确实威力巨大,甚至于可以直接炸穿敌人的水泵房。不少影迷感慨,要是当年水门桥作战的时候,我军多装备一些巴祖卡,也就不会打的这么艰苦了。巴祖卡确实是一个好东西,而这种专门反坦克的武器,在1951年的中国志愿军当中,已经不是只有几支,省着用了,相反,我军开始大面积装备。这里边可能有一些青年影迷们不知道的事情。
电影《水门桥》上映之后,我见某平台上有影迷撰写文章,质疑该片当中,我军战斗人员们为何认识巴祖卡。这种质疑,应该是文章作者的历史和军事知识还有一些不足造成的。巴祖卡确实是美军的装备,而抗美援朝时期,用到我军当中,也是并不奇怪的事情。请允许我讲一讲巴祖卡的历史,和它是如何装备到我军来的。
简单讲,一战末期,便已经有了巴祖卡的原型,这是一种专门对付坦克的火箭炮,质量较为轻便,两人便可以联合操作。但是,当时巴祖卡问世之后不久,一战就结束了。一战参与国们也就没有经费继续研究这个东西了。巴祖卡真正面世,是到了二战时期,德军在欧洲和北非战场上坦克肆虐的时候。美国恢复了巴祖卡的生产,并且迅速装备了北非战场上的同盟国战斗人员。
巴祖卡在反坦克作战当中,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巴祖卡的火箭弹可以穿透130毫米的钢板,德式坦克基本上都能摧毁了。稍后,巴祖卡在美国大面积量产,并且装备了二战时期的国军。主要是西南地区的国军,在我们熟悉的《我的团长我的团》当中,腾冲等处作战的时候,巴祖卡已经装备到了国军的队伍当中。当时,这批军队当中有很多是大学生,作战素养非常高,巴祖卡拿起来就会用。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手中的巴祖卡,在部分战斗当中,也起到了一些作用。但是,诚如《大决战》和《香山叶正红》当中所演的那样,失掉了民心,再强的美式装备,也只能被缴械。国军当中,有很多战士都是成编制地加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当中,并且成为了我军的重要作战力量。也就是这个时候,国民党反动派手中的巴祖卡,也成为我军的作战武器。
长津湖战役,三炸水门桥,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最终在圣诞前夜,把美军赶下了大海。这个时期,我军手中的巴祖卡,基本上都是从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军那里缴获的。而我军战斗人员认识巴祖卡,并且亲切地成为这件武器为巴祖卡,也没什么奇怪的。因为中国人民的军队战斗人员用巴祖卡进攻敌人,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了。只是,这种武器,在长津湖战役的时候,咱们还没有量产。
诚如《水门桥》当中演的那样,巴祖卡这东西太好用了,就是太少了,不能敞开了用。这种武器,主要是对付塔克的。在《水门桥》当中,我军战士炸毁一辆敌军塔克,要付出很多生命。而如果有了大量的巴祖卡,面对敌军的坦克群,也根本不必惧怕了。《水门桥》当中,第二次炸毁水门桥之后,敌军来了一望无际的坦克。当时,咱们就是缺巴祖卡,要是这武器敞开了供应,还真不怕这个坦克群。
到了1951年的时候,巴祖卡太少的问题,就被解决了。为了支援抗美援朝战争,我军后方的兵工厂开始仿制巴祖卡,制造了我军自己的51式火箭筒:以51式火箭筒为主的一系列反坦克武器投入到前线战斗后,志愿军开始构建完整的反坦克体系,从反坦克炮兵师开始,各级反坦克分队开始出现,并投入到战斗中来。有了咱们自己的51式火箭筒的加持,再遇到美军坦克,就打的比较轻松了。
诚如《跨过鸭绿江》电视剧当中所演的那样,到了抗美援朝的中后期,我军的战斗装备水平上来了之后,是可以发起7天攻势的,直接把美军从38线往南打回去很远。当时,我军之所以无法实现7天之上更久的攻势,主要是离国境线太远了,日常补给跟不上了。等到了后期,38线僵持阶段,美军也无法继续向北推进半步。我军作战装备水平上来之后,战斗力水平也有明显提升。这其中,巴祖卡也就是后来的51式火箭筒,也有它的一份功劳。(文/马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