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鹤上汉骖鸾腾天:且看东风破晓
驾鹤上汉骖鸾腾天:且看东风破晓但它的成功也历经艰险,凝聚了无数无名英雄的智慧和汗水。仿制的目的是为了独创,必须在仿制中把技术吃透,才能够独创。这枚后来被命名为“东风一号”的导弹,标志着中国在掌握导弹技术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后续航天型号的研制奠定了人才、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基础。9点02分,一声轰鸣刺破戈壁的宁静!“1059”喷着火焰从发射台缓缓升起,越飞越快,消失在天际中。沉默是最强烈的紧张,时间仿佛凝固了一样。像一个世纪一样漫长的8分钟过去了,“成功命中目标”的消息传来,发射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潮水般的欢呼,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激动地和大家抱作一团。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以及解放军指战员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我军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来源: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作者:孔燕松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一层兵器大厅中,矗立着现存唯一的一枚“东风一号”导弹。导弹高17.68米,最大直径
1.65米,翼展3.56米,弹头重1.3吨,飞行时间442秒,最大射程590千米,导弹起飞重量(总重)20.4吨,关闭发动机时导弹最大飞行速度2165米/秒,弹道最大高度168千米。
作为新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地对地导弹,“东风一号”的名字来源于毛主席的那句名言,“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1960年11月5日凌晨,酒泉发射场,夜空如洗,繁星满天。这枚导弹的原型“1059” 就静静地矗立在发射基地,做好了一切准备。
9点02分,一声轰鸣刺破戈壁的宁静!“1059”喷着火焰从发射台缓缓升起,越飞越快,消失在天际中。
沉默是最强烈的紧张,时间仿佛凝固了一样。像一个世纪一样漫长的8分钟过去了,“成功命中目标”的消息传来,发射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潮水般的欢呼,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元帅激动地和大家抱作一团。
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是工人、技术人员、干部以及解放军指战员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我军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仿制的目的是为了独创,必须在仿制中把技术吃透,才能够独创。这枚后来被命名为“东风一号”的导弹,标志着中国在掌握导弹技术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后续航天
型号的研制奠定了人才、技术、管理等各方面的基础。
但它的成功也历经艰险,凝聚了无数无名英雄的智慧和汗水。
正当仿制进入决战阶段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全部在华工作的专家并中断了一切资料和器材设备的供应。有人放言:离开了苏联的帮助,导弹部件就是一堆废铜烂铁。
聂荣臻坚定地说,中国人民是聪明的,并不比别的民族笨,要依靠我国自己的专家和工人搞出自己的导弹。“老大哥”走了,反而更加促使中国航天人憋足干劲儿,立志打好这枚“争气弹”。
在选择发动机试车用的推进剂时,苏联专家说,中国生产的液氧含可燃物质较多,使用中可能会引发爆炸;酒精纯度也不够,要求中方从苏联进口。总设计师梁守槃大胆假设反复论证,最终用国产推进剂证明了苏联专家的判断失误。
苏联运来的资料中缺少了关键的发动机试车台及试车规程方面的资料,发动机总设计师任新民带领团队废寝忘食,用两个月时间自行编制出了试车台设计任务书。
为了争取时间,同时也受制于生产条件,当时许多部件都是在北京以外的工厂协作生产的。全国约有30多个省(区市)、1400多个单位直接和间接参与了工作。在这张全国协作网上,光是主要的承制厂就有60多家,遍及东南西北各地,涉及航空、电子、兵器、冶金、建材、轻工、纺
织等多个领域。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这是一句幽默的调侃,更是一句庄严的承诺!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砺剑征程,大国长剑的龙吟剑鸣声,伴随民族复兴的脚步,担当起维护大国尊严的重任。 ✐
(解放军生活·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