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能集团王家岭煤矿主要领导成员:前沿哨兵擦亮矿井
晋能集团王家岭煤矿主要领导成员:前沿哨兵擦亮矿井他爱动脑筋,善于钻研,工作十几年来,他陆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多次被潞安集团评为“优秀员工”和“创新标兵”,也被公司推树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典型。在一次给家里篮球充气时,王慧芳茅塞顿开,可以利用气路内外存在压力差的原理,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上百次的“临床”试验,“新型甲烷传感器调校装置通气嘴”被他设计出来。新型通气嘴可以使传感器的现场调校更加精确,通气时间更短,效率更高,操作简便,减少了气体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长治市2018年“五小”竞赛活动一等奖。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一致呢?他在楼道里踱过来踱过去,等着向同事询问原因。终于同事从井下上来了,当他竖起耳朵等同事解释时,同事却说:“差不多就行了!”满心的期待被泼了一盆冷水。原来同事因为着急上井,最后的精度调校没有认真操作。王慧芳说:“这件事情就像一颗没有吞下的药丸粘在喉咙上一样难受。”眼睛,是人们了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的梦,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潞安集团高河能源公司监控站的王慧芳就是这样一位,拥有中国梦的新时代煤矿职工,他的梦想就是成为矿山真正需要的技术型人才。今天,让我们走近王慧芳,体会他在监控站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擦亮“眼睛”
很多人也许会认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是主业。监控站嘛,换换探头,修修电话,没什么太要紧的事。但作为一名从事监测监控的技术人员,王慧芳并不这么认为。
按照新规程要求,高河能源公司在潞安集团内部率先实现了甲烷传感器在井下设置地点进行现场调校。有一次,王慧芳在监控主机上查看当班调校传感器的数据曲线时,发现有一个测点在调校时达到的峰值为1.49%,而标准气样浓度为1.52%,两者相差0.03%。虽然相差不大,但是按照标准两个数据应该完全一致才对。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不一致呢?他在楼道里踱过来踱过去,等着向同事询问原因。终于同事从井下上来了,当他竖起耳朵等同事解释时,同事却说:“差不多就行了!”满心的期待被泼了一盆冷水。原来同事因为着急上井,最后的精度调校没有认真操作。王慧芳说:“这件事情就像一颗没有吞下的药丸粘在喉咙上一样难受。”
眼睛,是人们了解外部环境最为直观的器官。但是面对工作现场的瓦斯浓度、一氧化碳浓度、温度、风速等环境参数,“监测监控系统”才是矿井的“眼睛”,尽管是枯燥的数据,但面对冰冷的监控设备中跳动的字符,监控站技术人员有百分之百的责任去读懂数字、曲线背后的秘密,擦亮矿井“眼睛”。
此后,王慧芳的心里一直有一种隐忧。后来在日常的巡查中,这种隐忧被他证实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差不多”做法导致矿井的“眼睛”患“白内障”——传感器精度调不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慧芳着实动了番心思。他把调校装置和操作流程重新分解试验。从原先的2步拆成4步,从4步再拆成8步。然后将8个试验结果与真实数据进行对比,并记录误差。他做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但终因不能完全阻止进气孔与外界环境相接触,而以失败告终。
在一次给家里篮球充气时,王慧芳茅塞顿开,可以利用气路内外存在压力差的原理,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经过上百次的“临床”试验,“新型甲烷传感器调校装置通气嘴”被他设计出来。新型通气嘴可以使传感器的现场调校更加精确,通气时间更短,效率更高,操作简便,减少了气体的用量,降低了成本,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长治市2018年“五小”竞赛活动一等奖。
他爱动脑筋,善于钻研,工作十几年来,他陆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多次被潞安集团评为“优秀员工”和“创新标兵”,也被公司推树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典型。
治疗“眼疾”
在W1303工作面初采期间,采煤机由于机载传感器故障,不能正常开机,影响了生产进度。接到调度命令后,王慧芳紧急下井,和技术人员赶到现场,正要更换传感器时,发现携带的备用传感器与故障传感器外观一样,但是输出信号不一样,简单地拆除更换,解决不了问题。
当时生产任务重,他们在井下又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大家心里都很着急。综采队有个老师傅说:“小伙子,行不行?我们这个班还得赶紧出煤,啥时候能开机啊?”王慧芳说:“师傅,不要着急,咱们再试试。”得益于长期主动系统学习监测监控知识,他冷静一想,归根结底是因为采煤机的控制系统与原先的传感器是通过“芝麻开门”的暗号来实现互通互联的。而他带的备用传感器敲门时说的是“天王盖地虎”,暗号不对所以不能互相通讯。王慧芳现在要做的工作就是在采煤机的控制系统里找一道能识别“天王盖地虎”的通道。于是,他调整连接方案,用仪器在采煤机电控箱里一一测量查找,最后找到了能够匹配的控制接点,迅速解决了这个难题。
正常的状态是相似的,故障却各有各的不同。井下设备故障千差万别,正规循环作业要求他们的工作必须“牢固站位、迅速补位”。这次经历,让王慧芳更加坚定夯实监测监控知识系统,不仅要学习系统优化、常见故障排查,更要学习原理性基础知识,并以此来尝试解决疑难杂症,把功夫下在平时,才能够在关键时刻彰显真水平、发挥大作用。钻研多了,能力水平真的有很大提升,出手快、连线准、处理故障“人到病除”,不知不觉,王慧芳成为工友眼中的“大拿”!
不忘初心,用心耕耘,梦想终会开花。这几年,王慧芳在集团监测监控维护工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多次荣获集团“优秀技术能手”称号;代表集团参加全市比赛,理论成绩测试,连续几次都是满分。实操成绩创下了长治市安全仪器监测工的最好记录,获得了长治市第六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煤矿安全仪器监测工个人第一名,被授予长治市五一劳动奖章;后来,他又被推荐代表长治市参加山西省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煤矿安全仪器监测工比赛中,获得个人第一名,被授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和“三晋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由于成绩突出,2018年,他被评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今年5月又被山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山西省劳动模范”。
开启“天眼”
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让许许多多王慧芳式的基层劳动者,有机会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绽放光彩。现在潞安集团大力推进“无人值守”“无人化工作面”等智能管理新模式,支撑对生产过程各环节和环境等进行主动感知、自动分析、快速处理的,是监测监控强大的数据采集能力,它犹如“天眼”一样,能够看得清各环节的实时状态。王慧芳感到,监测监控会在智慧矿山建设中发挥出愈来愈重要、愈来愈核心的作用。
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智慧矿山平台服务器端搭建,并完成了系统底层数据接入工作和3D综合展示界面,完成了井下工业电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等10个子系统数据的接入工作,实现了井下电力监控、井下皮带集控远程控制功能、手机App信息推送功能、井下工业电视视频分析功能等。下一步,他们还要对11个子系统数据进行迁移完善,实现由“监测”向部分“监控”,直至全面“监控”的根本转变,达到“数据准确、控制可靠、处置迅速、监控有效”的终极目标,为矿井集约高效生产“三精”管理,提供智能支持,打造更为出彩的先进产能矿井。
在这个信息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王慧芳认为只有不断突破自我,才能不负企业,不负年华,不负这个万众创新的美好时代,每个人都应当满怀期望地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的中国梦就是展现监测监控魅力,结识更多共同奋进的工友,携起手来,把握国家支持山西省开展能源革命综合试点的重大机遇,在煤炭智能化开采和智慧矿山建设上积极争先,抢占鳌头,为集团全面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能源化工领军企业,再创佳绩、再立新功!”王慧芳坚定地说。
(来源:长治日报)
(责任编辑:张文卫)